(Project-H1.0)星芒問題真實比較


馬騎鴨 wrote:
鴨其把, 小小小!我...(恕刪)


口氣差 又愛嗆人 這位愛騎鴨的新朋友
別鬧了吧
大胖3388 wrote:
這兩年來 小弟也幫親...(恕刪)

100度與120度放在一起不能比較?
看到這我整個人都傻了
建議大胖兄可先研究鏡頭<角度>如何定義?

可以提示一下,DS系列也可能有機會可以調成跟V747W一樣的角度(120度)
但調出來的角度,勢必得降低左右兩側的辨識率,跟現在V747W遇到的問題一樣=>變形

至於為什麼要研究鏡頭角度定義
因為研究完便能一同解答您覺得兩台到底能不能比較XD

至於討論價格的問題,觀點很簡單,立場只有一個=>消費者、買家、使用者
所以要站在商人立場,我甚至覺得不應該在01談? 為何?
因為無意間也會透露了一些不該說的事,例如RD間的話題、PM間的話題
這些話題也往往有可能讓任何一間公司或是公司人員被迫無故牽連
扯遠了
我仍不解...為何我買東西需要站在商人立場還幫他合理化價格算毛利???
但我卻不能代表所有消費者、買家、使用者
僅能以追求(C/P)把錢花在刀口上的觀點來研究

====================================================
1800cc的車子跟3000cc的車子競速客觀嗎?(720 vs 1080)
但如果是<不同廠牌>不同調校、卻同樣是3000cc的車子,競速會不客觀嗎?(所謂的100度 VS 120度)




hortin wrote:
可以提示一下,DS系列的鏡頭,也可能有機會可以調成跟V747W一樣的角度(120度)
但調出來的角度,勢必得降低左右兩側的辨識率,跟現在V747W遇到的問題一樣=>變形
nono,DS1、DS2的角度是受限自他所選擇的CMOS,而非鏡頭

我這樣講好了,DS1與747W的鏡頭(僅光學部分)交換後,你會發現747W一樣是120度,而DS依然會是100度
鴨奇馬 wrote:
nono,DS1、D...(恕刪)

文不對題
描述在思考一下

或是一樣.........先想想所有廠牌的記錄器商,怎麼定義角度幾度
以前X霸品(非安霸晶片公司)牌甚至還推過150度的廣角
這些標準哪來?

扯到CMOS有點偏了

可能鴨大看到我寫DS鏡頭,讓您誤以為我是強調更換鏡頭?

hortin wrote:
文不對題
描述在思考一下

或是一樣.........先想想所有廠牌的記錄器商,怎麼定義角度幾度
以前X霸品牌甚至還推過150度的廣角
這些標準哪來?

扯到CMOS有點偏了
你誤解我的意思了,我是要告訴你,為何同樣規格的鏡頭,套上去卻會發生兩種情形

一種情形是1080P 120度 720P 100度
另一種卻是1080P 100度 720P卻有120度

我能告訴你,DS與747的角度差別,有受CMOS影響,那你願不願意聽我講解呢:)
鴨奇馬 wrote:
你誤解我的意思了,我...(恕刪)

個人想法=>上篇是為了解釋說明針對大胖兄提及100度跟120度不適合比較的疑問
沒想到又會扯到CMOS來,在下還很不足,讓鴨大費心了
如果是技術分享,當然感謝鴨大費心打字說明,虛心受教
不過在您準備說明之前,是否也可先講講角度制定的方式呢?

另外則是(畫面中)看到的左右兩側或四個角落的多或少,只有鏡頭跟CMOS感光元件能決定? 別無他法或其他要件?
這才是我上面的意思!

PS: 我同意鏡頭跟感光元件也是決定角度的(主要元件)
hortin wrote:
個人想法=>上篇是為了解釋說明針對大胖兄提及100度跟120度不適合比較的疑問
沒想到又會扯到CMOS來,在下還很不足,讓鴨大費心了
如果是技術分享,當然感謝鴨大費心打字說明,虛心受教
不過在您準備說明之前,是否也可先講講角度制定的方式呢?

另外則是(畫面中)看到的左右兩側或四個角落的多或少,只有鏡頭跟CMOS感光元件能決定? 別無他法或其他要件?
這才是我上面的意思!

PS: 我同意鏡頭跟感光元件也是決定角度的(主要元件)
業界大多以斜角來定義角度,因為畫質類別太多,1280*720、1920*1080、1440*1080,在開規格時斜角角度可以避免許多爭議,因為這是一個畫面的最大值,這也是為何螢幕都以斜向幾吋來制定

但在消費者端,我認為大家期望的應該是橫向(水平)角度,以前我無法接受這個看法,像大家常講的120度,在我看來應該稱為135度廣角,但後來我發現,消費者真正care的確實是橫向,所以我沒辦法決定哪個才是正確定義

角度的定義其實帶給我個人滿多困擾就是,這是一個習慣問題XD
鴨奇馬 wrote:
業界大多以斜角來定義...(恕刪)

壓大業界應該是RD跟RD間的世界?

我直接說,台灣的行車記錄器<角度>根本沒按規矩來定
另外就像您說的,角度跟Resolution有部分關係,不同情形有不同定義
但為什麼我說台灣廠商沒按規矩來??

大約2~3年前,約GV6330那時代,當時市面上產品有90度、100度、110度、120度甚至到150度
已經不可考究竟誰是<第一台>行車記錄器
但之後的記錄器卻不斷用<橫向>比較來斷定角度,也就是說畫面中左右兩側能看到更多,角度就比對方廣可以多寫個10~20度
同理,150度也是那樣來的!
也有部分山寨貼牌的品牌,連測都沒測,看別人寫多少就寫多少!
========以上是前因=========
在熱賣一時的山寨翻蓋機,曾有幾間台灣商貼牌賣,為了標榜更廣角,於是透過調校方式把畫面拉寬,同時看起來畫面也更圓弧,但機器拆開確定用料都一樣,怎麼辦到的? 同樣,那台150度也是那樣來的!
========這就是後果=========

而DS系列,也為了取得<平衡>,包括遠近問題、圓弧及方框比例...等所以犧牲切掉了部分左右兩側
但我並不是要誇大,DS機種可以把角度弄得比V747W還廣,這樣就模糊跟轉移討論問題了

謝謝鴨大又費心協助上了一課,長知識了...
也希望有回答到大胖兄的觀點

目前整理今晚測試三台機器的影片中
所以,饒了我吧!

我會晚點回文,但絕對會用心看完鴨大的知識分享
再看看hortin大後續的說法
小弟只能勸hortin心中不要放著這麼多的"商業"觀點

鏡頭的角度如何定義?
您舉的例子是視覺得角度 而不是鏡頭的角度!!!!!


僅用hortin大舉例的的DS1與V747W的硬體規格來作比較
A.DS1規格(取自官網)
500萬畫素 F/2.5


比較兄弟機 天瀚 X1可得細部規格
CMOS 500萬CMOS 1/2.5吋 解析度2592X1944
鏡頭F/2.5 f=3.69mm

B.V747W規格
APTINA 1/3 310萬低照度COMS
水平100度 對角120度 垂直86度


比較APTINA官網 3.1M感測器 解析度2048X1536
參考 www.bavono.com/chn/lens.htm 與cctv.yaba.com.tw 鏡頭焦距選購DIY
估計V737W 使用f=2.4mm左右的鏡頭 光圈不知

由於這兩台機器使用的鏡頭焦距不同
縱使畫面上同樣相素大小的車牌 在白天夠亮的時刻
DS1的車牌就是會比較清楚
WDR不是萬能 它只是一項還沒有很普遍的畫值提升技術

視覺的角度還有一個影響因素
就是2592X1944與2048X1536如何變成 1920X1280
這個部分暫不討論
因各家處理方法也無法從業務端得到足夠資訊

以上是小弟10多年來在通路上擔任採購職位
對"硬體規格"的一點小小堅持

若純要比車牌辨識
個人估計與 V737W 90度或許表現會更佳

由這裡衍伸過來 目前01上大家畫值評價較高的機種
V系列採用 低照度COMS+WDR
DS系列採用 大尺寸COMS (含V30)
V31使用 BSICMOS
都是在COMS這個關鍵零組件上"投資"較多的資源

小小心得 若有錯誤 還請各位先進指點
大胖3388 wrote:
由於這兩台機器使用的鏡頭焦距不同
縱使畫面上同樣相素大小的車牌 在白天夠亮的時刻
DS1的車牌就是會比較清楚
WDR不是萬能 它只是一項還沒有很普遍的畫值提升技術

若純要比車牌辨識
個人估計與 V737W 90度或許表現會更佳

V系列採用 低照度COMS+WDR
DS系列採用 大尺寸COMS (含V30)
V31使用 BSICMOS
都是在COMS這個關鍵零組件上"投資"較多的資源



很同意這幾段胖兄說的, 最近很多產品比較的文章, 似乎都可以發現 : 在規格 越追越高 之後, 似乎都也帶來了一些副作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