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而告之 ‧ Vico-TF2+ Premium 實測簡報


ZETAFERA wrote:
我發現我每次讀你的文章我都直接跳過文字只看畫面了 (難道我有閱讀障礙?XD)...(恕刪)



▽Google圖片,相片版權屬karlcpc先生所有▽


enz♂ wrote:
謝謝 !...(恕刪)



enz♂兄.. 好奇一問,為什麼您能打「謝謝!」,Frank回文只打「客氣!」二字.. 會出現下圖?


難道在下長得醜?已經關了攝像Cam.. 都不行~
阿加哥 wrote:
花了些許時間來拜讀....(恕刪)



阿加哥兄,首先非常感謝您留言鼓勵!

在回答{還請您把尚未完成的內容,加緊補上吧!}前.. 想先說幾句肺腑之言。

無意中曾經看過您有關另一品牌產品的評論,見解精闢;阿加哥是“初學者”.. Frank實在難以置信。

2013年05月17日下午,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1. 是否害怕被論壇上某品牌“巡邏艇”掃射?
2. 是否曾經被恐嚇說已查出您的底細,會令您飯碗不保?
3. 是否收過某些論壇大佬勸告..“不要惹事”?
4. 是否收到E-Mail警告,說要令您身敗名裂?
5. 是否擔心一眾打手群起而攻(抹黑),百辭莫辯?

這些.. 在下曾經親身體會,亦能明白您的心情。

交友貴乎『誠』,如果不方便在版上說出來,請您以私訊賜覆。Thanks!
之前在網路上做功課時,就拜讀過Frank_HK大大的文章,雖然最後還是沒下手,不過倒是長了不少知識...
現在01酸民跟打手這麼多,還有人願意花時間寫圖文並茂的使用心得,實在難得啊,不得不佩服您的熱情!

使用心得本來就是主觀分享,不認同,按上一頁跳出不是挺容易的嗎?
只負責潑冷水的話,要討論區作什麼?

君不見現在置頂的文章,只剩廣告文跟廠商試用活動了嗎?


Frank_HK wrote:
皮姊辛苦了~ 很高興...(恕刪)


果然又是另一個高深的境界→此杯奉給FRANK老師

雖然曾在與旅遊時跟朋友借過G11來照相,但卻要路人提醒我可以調ISO值....實在是

照FRANK大大的講法,5G就是basically最好的選擇囉!

但是片上普遍行車紀錄器(小女子買之前有小小研究了幾家),似乎都是6G(也看到7G,加了偏光鏡的鏡頭)
第六片難道隱藏了甚麼厲害的秘密?


大大給的故事我讀了,

就是"有心","無心"的意思的吧(希望小女子沒有理解錯誤)

皮老闆娘 wrote:
但是片上普遍行車紀錄器(小女子買之前有小小研究了幾家),似乎都是6G(也看到7G,加了偏光鏡的鏡頭)
第六片難道隱藏了甚麼厲害的秘密?

理論上在相同的成像品質下鏡片是越少越好, 鏡片越多, 衰減越大.
但是為了變形, 色散等因素才會不得不多加額外的鏡片來補償.
神祕知識學會的成員們,有時會想要體驗塵世間的樂趣,而他們從不愁無人雇用。
說真的~看FRANK的發言真的很痛苦,發文不能口語化一點嗎?

好像一直在賣弄他wording很強似的。

BenjaminT wrote:
之前在網路上做功課時...(恕刪)



BenjaminT兄 好!

本文,如果沒有霖將卡哇依、knifeparty、koko329、戳戳小老頭、deweylu、lanp、issey5868、皮老闆娘、MUTSUMI、sky1107、synbios、newxpapa、路克社長、優雅的惡魔、enz♂、阿加哥及BenjaminT.. 這17位「白武士」出現,Frank繼續寫下去還有意思嗎?

也許在下真的是退步了,寫不出行車版jrfrog、Mullsmain、自掛東南枝、ZETAFERA、alantw80這5人喜歡的“好文章”。M01是商業網站,廣編文置頂、品牌打手出沒,不足為奇。至於那些沒有切身利益的“酸民”,在論壇上張牙舞爪..也許只是想掩飾現實中的不如意,希望以網絡論壇「身份虛擬」這塊“遮醜布”,盡情演繹論壇“檸檬”這調味角色;翻帖、推文不遺餘力。

BenjaminT兄請放心,打手、酸民..任何詆譭或挑釁,Frank會平衡好體內“PH值”。過去,在下是一再容忍(退讓);今後,也許該考慮換個方式。

衷心感謝仗義執言!您對坊間行車記錄器有何疑問,請留言;Frank一定會盡力解答!..^-^
皮老闆娘 wrote:
果然又是另一個高深的...(恕刪)



皮同學 好乖啊~ ^O^

查了一下G11的資料,是否指Canon PowerShot自動數碼相機?假如是,ISO值設[自動(Auto)]會比較方便。因為設低了(例如80、100),雖然噪點較少,但光線不足容易因快門速度太慢,新手攝影容易因手部抖動,相片出現模糊。設太高了(例如1600、3200),又可能出現噪點或相片曝光過度。有時間可慢慢試,攝影可陶冶性情。

嚴格來說,光學攝影一支鏡頭,很少用“多少G”來形容。正常情況下,鏡頭規格會注明[組/片],例如11組14片。皮姊回文提及{照FRANK大大的講法,5G就是basically最好的選擇囉!}..不可忘記前提是:

1. 來自同一工廠標準
2. 原材料一致(全是玻璃,不含塑料;因為一片塑膠「非球面鏡片」,也許就可代替2~3片玻璃「球面鏡片」了)
3. 鏡距(或可理解為「拍攝角度」)
4. 光圈規格相同

Frank再以Canon兩支50mm標準鏡頭為例,EF 50mm f/1.2L USM屬玻璃鏡片,6組8片(含一片非球面鏡片);EF 50mm f/1.8 II含塑膠鏡片,5組 6片(含2片高折射鏡片及哥斯型鏡片).. 皮姊是否覺得同一品牌(Canon),又同是50mm,視角 (對角) 46度,後者比前者鏡片少了兩片,應該效果比前者好?答案是:No. 攝影效果以前者(f/1.2L USM)為佳。前者(6組8片)香港售價約為新台幣53,300元,後者(5組 6片)非常便宜只售新台幣3,000元;兩者差價17.8倍。

行車記錄器行業,部份“禮義廉”品牌商很喜歡欺騙消費者,特愛誇張宣傳。鏡頭多少G或光圈多大,只是一個「客觀參考」,機子是否穩定可靠、影片畫質是否如人意、造型自己能否接受及售後服務安不安心,同樣是選購的關鍵。

目前常見的6G全玻鏡頭,視連科應該算是率先採用的品牌商之一;Vico-DS2已經在用了。好多個月前,在下和shaou-ching兄開玩笑說Vico將引領時尚(因為台灣不少品牌商都吝惜投入產品研發經費),6G全玻鏡頭也許會成為〝公版〞(照抄沿用,省錢),沒想到果然如此。

#46樓 戳戳小老頭兄的見解Frank完全同意,皮姊不妨參考。『色散』一詞也許您會感覺陌生,詳細說明可能要好幾千字.. 色散現象主要是光線透過玻璃鏡片(氧化矽),有可能會產生“不必要的彩虹般色彩”造成「拍攝困擾」..Canon的高階鏡頭,是透過用「螢石鏡片(氟化鈣,天然珍稀)」(第一貴,鏡頭售價可達新台幣350,000/支..沒錯,是新台幣35萬..)、「超級UD超低色散鏡片」(第二貴)或「UD超低色散鏡片」(第三貴)作光學色散現象修正..

聽起來很頭痛吧?.. 好嘛~ 簡而言之,『色散』就是 →「不漂亮」!..囧rz

{就是"有心","無心"的意思的吧(希望小女子沒有理解錯誤)}.. 故事裡天使為何會有Bias?原因是她一開始就誤解了那位盲者的「心」。論壇上,大部份版友不可能像天使般和藹.. 所以,沒必要拿對方的誤解,來懲罰自己(生氣)。呵呵~
alantw80 wrote:
說真的~看FRANK的發言真的很痛苦,發文不能口語化一點嗎?


誰拿著槍逼你進來看“FRANK的發言”?你去某家餐廳吃東西,口味不合就可以“隨地大小便”?

{發文不能口語化一點嗎?}.. 你是哪位大LP?我怎樣寫你管得著?台灣的口語化我不懂,送你一句香港論壇“口語”:「講就凶狠,做就碌撚!」有閒情說三道四,有沒本事在行車版寫一篇萬人讚好的“口語化”分享文?

alantw80 wrote:
好像一直在賣弄他wording很強似的。


道不同,你太Naive!


~~~~~~~~~~ 說真的分隔線 ~~~~~~~~~~

alantw80兄,在下非常尊重您的「言論自由」,希望您亦理解一位作者辛辛苦苦寫分享文,換來冷嘲熱諷會有什麼感受。有「因」才有「果」,如果您覺得在下頁首回文“囂張”,有沒想過是自己先留言“無禮”?

入此文者,無論「動機」或「目的」如何,Frank都視為貴賓,第一篇回覆不敢怠慢。您的“酸言”(或可稱為意見)在下已知道了。為免日後不小心再點進本文,可否把[Frank_HK]直接列入【黑名單】?這樣,劣文就永遠不會再令您痛苦了。在下時間與精力所限,實在沒有閒情逸緻與任何人作口舌之爭。

放我一馬,好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