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還沒有這樣的比較文章
我使用過的機種 VGA 模式, 一小時約吃掉 4G

有看過網路電影的都知道
720p 也有整部電影 100 分鐘才占用 1G 左右大小
重點是畫質還超棒

市場上有哪一款標榜檔案最小, 壓縮率最高, 畫質依然很棒的行車紀錄器呢?
視連科 DS2 5分鐘 324MB AVI
愛國者 T-7W 5分鐘 433MB MP4
任E行 SX72C 5分鐘 468MB MOV
以上1080P 30張/秒 1920*1080

飛來訊FDV-808雙鏡頭 5分鐘251MB 1440*1280 30張/秒 MOV
不考慮畫質差異的話是視連科好一點

pdh wrote:
好像還沒有這樣的比較...(恕刪)


H264就已經是壓縮率最高,失真率最少了
amf0933 wrote:
H264就已經是壓縮...(恕刪)


那... 請問很多高清影片使用的 RMVB 呢?
隨便一個行車紀錄器動不動超過 5000 元, 不會是成本因素吧?
為什麼沒有廠商使用?
感謝~
pdh wrote:
那... 請問很多高清影片使用的 RMVB 呢?
隨便一個行車紀錄器動不動超過 5000 元, 不會是成本因素吧?
為什麼沒有廠商使用?
感謝~

你也幫幫忙,網路上那些高壓縮比又有不錯效果的影片是用電腦慢慢去壓出來的呀

現在一般的桌上型電腦去壓某些格式,都不一定能夠以一比一的時間去作轉檔了

更何況是小小的行車記錄器

一顆CPU就比你整個行車紀錄器還要貴了,運算能力怎麼能比的上

要作到即時錄影又要有桌機轉檔的效果

沒有這麼簡單好不好

pdh wrote:
那... 請問很多高清影片使用的 RMVB 呢?
隨便一個行車紀錄器動不動超過 5000 元, 不會是成本因素吧?
為什麼沒有廠商使用?
感謝~


哪個年代的高清影片還在用RMVB的...

連大陸人都不想用了, 都知道要用mp4或mkv檔, 裏面一樣是h.264壓縮.
相容性高, 很多設備都支援硬體解壓縮播放影片.

另外RMVB是RealNetwork公司的獨家格式, 要用可以, 要授權金...
有一說是RMVB不太能做到即時壓縮.

行車紀錄器用的都是現成的晶片解決方案, 壓縮方式是內建在晶片裏的,
也不是行車紀錄器的廠商去寫的. 沒有晶片廠商要付錢給RealNetwork,
用這個封閉也不再流行(就算是流行的時候, 也都是中國那邊在用的)的格式,
都是用開放格式的h.264. 而且高清時代, RMVB其實在畫質上佔不了便宜,
也沒有明顯地比h.264小.

因為影片流量愈高通常愈清楚, 所以只是一種trade-off而已. 影片小,
畫質必然好不了, 除非不用即時的方式去壓, 這不是用在行車記錄器的方法.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pdh wrote:
好像還沒有這樣的比較...(恕刪)


現在主流為 H.264, 或許將來會有 H.265 壓縮格式的行車記錄器,

壓縮格式只是一種格式, 幫你把視訊畫面數位化

壓縮碼率 frame rate才是要注意的!!

越高越好當然檔案會越大








比如說這張畫面
影片長 96'49"
1280x720 23fps
檔案大小 891M

話面左邊有清楚可分辨的 Go Metro 文字
行車紀錄器如果有這樣的畫質可能算很高檔了
如果 fps 提高到 30, 檔案大小可能變多大呢?
anyway, 如果一個小時 1G 應該也算非常具有競爭力了

很期待有這樣的產品出現呢!

pdh wrote:
比如說這張畫面
影片長 96'49"
1280x720 23fps
檔案大小 891M

話面左邊有清楚可分辨的 Go Metro 文字
行車紀錄器如果有這樣的畫質可能算很高檔了
如果 fps 提高到 30, 檔案大小可能變多大呢?
anyway, 如果一個小時 1G 應該也算非常具有競爭力了

很期待有這樣的產品出現呢!

1. 你那張截圖畫質一點都不好,RMVB的影片在高清的世界根本就放不上檯面

2. 你要搞懂這個邏輯,行車紀錄器不可能賣多貴代表硬體必然有所限制,現行的晶片可以達成不錯的效果只是每小時要4GB左右,但是現在的記憶卡便宜到不行,隨便一張16GB就可以錄將近四個小時,北高行車都OK了,32GB就更不用講,請問在台灣你需要如此高的壓縮率幹嘛?你一年單程開超過4小時、6小時以上的時間有幾次?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