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goro 改變台灣速可達生態之後,初期共有三廠宣布與其結盟生產電動速可達,作為今年最遲推出 Powered by Gogoro Network 電動速可達的 PGO 電動車,Ur1 的確有著其餘兩廠沒有的歐風樣貌,外觀與自家 J-Bubu 車系有所連結,並秉持除電機系統外全自製生產組裝,讓車輛外觀有最大設計彈性,另外前後 12 吋輪組、低座高設計以及省力中柱,對於女性有著更友善的整體舒適度,也許 PGO Ur1 看似 Gogoro 2 Delight 換殼,Ur1 變得更像普通車款,卻也讓消費者更容易接納電動車。

電機:GOGORO G2 鋁合金水冷永磁同步馬達
功率:6400 W @ 3000rpm
最大軸馬力:8.58 hp @ 3,000rpm
最大軸扭力:25 Nm @ 0-2,500rpm
最大輪扭力:205 Nm @ 0-2,500rpm
電門控制:電子油門 / 電子倒車鍵
變速系統:MOSFET 水冷馬達控制器 / 模組化齒輪組
傳動方式:428 規格高強度油封鏈條
車台:高張力鋼管
前避震:正立潛望鏡式前叉
後避震:雙槍預載可調後避震
前輪煞車:單向雙活塞浮動卡鉗,碟盤直徑 220mm
後輪煞車:對向雙活塞固定卡鉗,碟盤直徑 180mm
前輪尺寸:MAXXIS MA-EV,規格 100/90-12(59J)
後輪尺寸:MAXXIS MA-EV,規格 110/70-12(56M)
長度x寬度x高度:1,880mm x 710mm x 1,100mm
軸距:1308mm
座高:750mm
裝備重量:121kg (含兩顆電池)
|
|
- 左側

- 右側

- 車頭

- 車尾

- 比例側面

- 比例正面

- Ur1

- 車頭

- LED大燈

- 斜板

- 飾蓋

- 前方向燈

- 前土除

- 大燈關閉

- 近燈

- 遠燈

- 騎士視角

- 後照鏡

- 鏡殼

- 左把手

- 倒車鍵

- 儀錶板

- 右把手

- 解鎖

- 待機

- 啟動

- 行駛中

- 時速

- 總里程

- 單趟里程

- 預估里程

- 隱藏燈號

- 內裝空間

- 飲料杯架

- 寶特瓶試擺

- 掛勾組

- PGO 標誌

- KeyFob 鑰匙

- 腳踏空間

- 內裝造型

- 鎖點未遮蔽

- 坐墊組

- 側殼

- 車箱

- 電池

- 預留位置

- 預留充電埠

- 絞鏈組

- 車箱燈 + USB

- 可充手機

- 側邊

- PBGN

- 後座腳踏

- 腳踏伸出

- 尾燈組

- Ur1 字樣

- 車牌架

- 牌架左側

|
|

經過大眾付費公測後的 Gogoro Network 其實已經把問題解得差不多,不論是由 Gogoro 官方自行解決,又或者交給改裝車行代為解決,Gogoro Network 已經累積許多經驗,因此 PGO 選擇與 Gogoro 合作推出電動車 Ur1,相信能避走許多冤枉路;Ur1 採用 G2 水冷永磁同步馬達,加上 33mm 前叉與雙槍可調預載後避震,並且採用前後雙碟與 CBS 連動煞車系統,前後配胎也都是 12 吋規格,配備看似 Gogoro 2 Delight,其實卻有著 PGO 獨特風格,趕緊來看看 PGO Ur1 為何如此特別吧!
- 前輪組

- 前輪框

- 前輪制動

- 前輪卡鉗


前輪這次配胎使用 MAXXIS 瑪吉斯專為電動車開發的 MA-EV 電動車配胎,規格為 100/90-12,胎紋可以參考右側,MAXXIS 考量大家非常注重濕地抓地力,因此在與競品輪胎相比 40km/h > 0km/h 且路面摩擦係數 μ 值為 0.4 的煞停效果時,可縮短 6 公尺的煞車距離。

前輪後方為水箱散熱進氣空間,當然這個進氣口也已有設計排塵口,不再會於水冷排前卡大量砂石。
- 中柱

- 中柱伸出

- 側柱

- 後搖臂蓋

- 傳動組

- 搖臂右側

- 馬達

- 後輪懸吊

- 雙槍避震

- 預載調整

- 後輪制動

- 後輪卡鉗

- 對二設計


後輪配胎也是使用 MAXXIS 瑪吉斯輪胎的 MA-EV 電動車專用胎,後輪規格為 110/70-12,胎紋可以參考右側,也是多排水紋的溼地加強胎。
|
|

今年第三輛發表的 Powered by Gogoro Network 合作車款,也是三款中唯一一款僅用上 G2 馬達而非 G2S 馬達的 Ur1 究竟騎起來如何呢?其實小編要說 PGO 這次產品定位非常準確,因為相信許多等待 Ur1 的準車主們,要的並不是每一個路口都挑戰道路冠軍的加速,而是想要歐風典雅與安靜行駛為主,所以 Ur1 在加速的表現就是 Gogoro 該有的水準,不會太多不會太少。

操控性與 Gogoro 那種過於靈敏神經的車身動態大不相同,Ur1 整體給予非常穩定的前輪懸吊感受,同時後輪支撐力道也能讓騎士安心的騎乘,試駕當日遇到下雨的情況,PGO 在 Ur1 搭配的 MA-EV 感受也較能讓騎士放心,一方面是 12 吋配胎與較平緩的胎面,另一方面就是 MA-EV 的濕地優勢。

騎士的騎乘三角也與 Gogoro 2 Delight 有明顯差異,首先就是坐墊的角度更舒適,前座下方雖然依然是雙電池的寬度,但坐墊的前端不像是 Gogoro 2 會有種把腿往外推擠,反倒是比較貼近普通車款,因此騎士在舒適度以及車輛轉換上面會更迅速,僅需花更少時間就能重新熟悉車輛。

不過試駕過程中有一樣與操控感比較沒有直接關連,但會讓整體感受降低的非戰之罪,那就是儀錶板的背光設計,由於 Ur1 使用高反差液晶顯示,再加上儀錶板上方的弧形保護外蓋,白天情況下儀錶板的時速辨認度還可以再加強些,同時若騎士有戴手套,儀錶板的啟動鍵也不一定每次都能完成啟動,部份情況需要脫手套才能啟動車輛,不過若是有觸碰功能的手套就不會有這問題,若選擇 Ur1 作為愛車,手套的選擇也需要多番比較。

以代步車的角度而言,PGO Ur1 騎乘舒適,加速度又有 Gogoro 2 的 G2 馬達帶來高扭力優勢,加上 SPORT 選配性能方案之後加速更驚人,制動效果也優於 Gogoro 的 Gogoro 2 Delight,因此若是想找輛與現行 12 吋車款操控接近,卻又是使用電能系統的速可達,PGO Ur1 是值得體驗的好選擇。
|
|
本次 Ur1 試駕不斷提到「歐風」兩字,儘管大家會覺得歐風不外乎就是 Vespa,但小編倒是覺得 PGO 將 Vespa 以及 Lambretta 等車款的外觀造型結合,並且從近期 J-Bubu 車系、AlphaMax 以及 TIGRA 125/150、TIGRA 200 車款,都能看到 PGO 獨特設計風格。Ur1 也是如此,不論外觀造型設計,或者是配色採用莫蘭迪色系打造亮眼的三色車款,都能打到許多喜愛與眾不同的消費者,而 Ur1 的車輛命名更是呼應著「獨特性」而來,雖然沒有 Gogoro 本身推出的車款如此與眾不同,Ur1 的確在 PBGN 車系中走出自己的產品風格。再加上 Gogoro Network 交換式電池優勢,以及 PGO 展間數量大幅增加,對於現在還在決定要購買什麼電動車款的準車主們來說,Ur1 加入可選擇的車款之中,無疑是多了一輛歐風美型電動車款,若品味或者生活穿著對應,那麼就直上 Ur1 吧!

▌回文抽獎活動
又是大家最期待的回文抽獎時間囉!小編本次當然也有準備 PGO 的限量抽獎贈品,那就是 PGO Ur1 限量 T-Shirt,這套 T-Shirt 在發表會當日才會送給貴賓,不過小編替大家爭取到三組,快參加回文抽獎來分享對 PGO Ur1 的看法或感受!
● 活動規則:
看完本篇文章後,回覆文章留下對於 PGO Ur1 之看法,任何想法都可以,就符合抽獎資格喔!但複製貼上別人的回覆內容,會直接喪失抽獎資格,請務必發表自己的內容。
● 獎品是「PGO Ur1 T-Shirt 不挑尺寸」,共3個名額,抽獎回文活動截止時間至 2019 年 12 月 09 日 12:00 為止,之後會抽出得獎人並在本篇文章內文更新得獎名單,請把握時機參加!!
延伸閱讀:【採訪】歐風來襲!PGO x Gogoro 合作電動車款 Ur 1 正式發表!
◆獲獎名單暨抽獎影片公佈:
獲獎名單(站內ID):
PGO Ur1 T-Shirt得獎者: 小Ya~
PGO Ur1 T-Shirt得獎者: corratec
PGO Ur1 T-Shirt得獎者: Ref100
抽獎實況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