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機車 在台灣到底有沒有市場? (4/19應 交通部邀請...).

我覺得外型和蓄電量是首要加強目標
儀表的話外型可以年輕一點(簡單就好,不然也會吃電)

蓄電量的話我覺得或許可以雙電池?
一顆容量大跑長途
一顆容量小可快充攜帶方便這樣 @@

外觀的話由於蓄電量不太夠
或許可以朝輕量化前進?

或是可以年輕一點
攻大學生通勤車
雲傑 wrote:
那就加強電壓...(恕刪)


然後還要拆開重新繞漆包線...


請勿購買韓國品牌,買伊索比亞的產品人家還會和您說謝謝,買韓國產品他們只會笑你笨再桶你一刀
外型、電池cp值
這兩樣搞定就行了吧

1.你車外型適合賣給不願接受新電動車的族群(這族群一買都是騎5~10年以上),還是您願意等這族群把他們的機車騎爛了再換?(零件可以一直換,怎麼要騎爛?我也不知道)這點就打槍了,若真不想討論,我就期待您的"第二代"電動車吧。

2.電池消耗、正常維修、更換,若能算出騎個3、5年比一般汽油機車便宜,或是賺回一台車? 那比一般機車貴些又何仿,如果電池搬來搬去可以讓我,賺回機車,我怎麼不搬?

我今年36歲,我有房車,Jog 90機車已經13年,只是代步用,最近也想買電動車,但考慮以上兩點,我就繼續撐吧,單純提供給業主參考

這車理論上符合我老婆的需求
但是她連手機都經常忘記充電

掛綠牌的車,輪胎應該用90/90-10就好了吧
不過因為零件大多比照125,用350-10也無不可就是了
cchan wrote:
據車主表示她停在大樓騎樓下,停的好好的,
水退後去樓下看發現自己的車子已經傾倒。

好像有位01網友分享過
BWS125在地下停車場滅頂(有圖)
但是ECU電腦沒壞
金黃白蘭地 wrote:
外型的問題 見仁見智 恕我就.. 不再回應 ...(畢竟 已定型 販售中)

期待下一次的造型
嘯狼:不要因為年冬歹,就來搞我 (嗯,這年冬不是普通的歹)
話說..........能推動減少部分環保污染的產品用意很好

但....前提是要沒有其他商業考量,尤其是在這個論壇裡,只是純討論的話,個人是很認同!!

(只是個人的感觀,不想要間接的被商業利用,只想單純的討論/分享大眾的意見,若有誤解,先跟你說聲抱歉)



言歸正傳

老實說......

一件產品若是真的好

新推出就會造成熱銷

不會到現在還默默無聲

消費者一定是有其他的衡量比較

據了解....電動機車推出已快十年了

在這期間雖進步很快很多,但在實用性及便利性

實在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而不考慮的原因是,商品的可取代性高

為什麼不要一台可近程可遠程,而要一台只有近程的可使用???

當然!每個人的考量點及需求不同

在不含方便/普及性的考量下

個人是想花同樣的錢,而有複數的功能






好奇車行怎麼看電動車銷售
零件太有問題跟沒有問題
對車行老闆來說都不是好事
架構要走機車的模式
銷售跟保修應該有更多可以考量的眉角
感覺以目前看來,市場非常小!

原因是充電8小時只能走50KM,雖然很省錢,但是花費的時間卻太過攏長!

加油1L也差不多可以跑30KM,但是補充所花費的時間大概不到1分鐘吧!?換句話說,只是把省下來的錢用"時間"去取代而已!

其次是使用上的定位問題!

車子是交通工具,並非娛樂性產品,或是不一定每天會用的到的數位產品/特定範圍內的代步工具,那麼:“長的待機&使用時間+快速的補充能量”,應該是必然要做到的!

而且一顆5KG重的電池,若不是住在一樓,每天要拿上拿下的,以人類懶惰的天性來說(要是人類不懶惰就不會有科技...),這個辦法絕對不是權宜之計!(5KG約為10P,不是有人天天想練臂力...)

如果再住宅一樓設立電池集中充電區,那偷竊或是錯拿,一定又是個無解的問題!

且,雖然每個人家都有插座,但是半路沒電,難道隨便找個人家就會借您充電嗎?(還是從電線桿上拏插頭來插@@?)

而電池的替換也會牽涉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電池的新舊程度+使用壽命的問題!

若我今天是新買的車子,使用的是全新的電池,然候因為沒電去更換站換電池卻換個舊電池,或是已經換來一個快"葛屁"的電池回來...這是怎樣的感受!?

再來那顆電池可以用多久?更換的費用會不會像印表機的原廠墨水那般,換個兩三次就可以買一台新車?

接著是出力的問題,50KM續航力應該是在平路,但是台灣的地形絕大多數是山區,那麼在有坡度的區域行駛也是50KM嗎?

而且50KM的出力是定速30~40公里巡航嗎?

那能爬上的坡度可達多少呢?

那夜間燈組全開的情況之下,巡航的續航力一樣是50KM嗎?

而且極速50雖然是可以滿足一般道路速限,但是遇到緊急狀況需要超車或是閃避加速,綜合台灣道路使用的實際狀況來說,這個速度配合如此龐大的車體上路,只會成為"移動路障"!

充電問題是否有可能在前後輪上裝置電磁鐵的充電設備,在移動的同時進行有效率的充電?

還有外觀,以大大PO的圖片那種外觀,大概是90年代初期速克達(類似豪邁、迪爵)的外觀,也比較像是外銷大陸市場的那種車輛外觀的感覺,似乎不太切合台灣消費者的口味,就連現在的買菜車都已經是流線形+銳利化的車體了...!(不符合消費者口味=賣不了錢)

也許可以考慮改變一下外觀&市場區隔!

我的IT邦: https://ppt.cc/ 我的痞客邦: https://ppt.cc/fmIZ

神戶齊 wrote:
然後還要拆開重新...(恕刪)


纏金字塔...加強力磁鐵
如果是純粹就交通工具來說,電動車的環保來自於目前使用人口數少,消耗的能源可以是發電廠的過剩供電.
但假如有朝一日電動車能普及到像目前市售汽油車的情況,那麼總用電量絕不止一兩座核能發電廠能支撐的.且電池的製造回收又是另一個大環保問題.
在更進步的電能推動技術發明之前,我覺得電動車在台灣沒辦法取代汽油車....

另外就休閒用品來講,少了引擎聲浪...就算飆到300km...也只有風切聲吧..
對長久以來習慣了排氣引擎咆哮的人類,總是少了那麼一點快感.
個人覺得賣給租車的市場會比較大.

遊客在某觀光點,東跑西跑也不會用到50KM .

充電就給店家發煩吧, 最少遊客不用煩惱這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