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電動機車(gogoro)大家的思考迷思...

erictaco wrote:
最近剛好有台Aeon...(恕刪)

你敢向消費者保證以後這台車不會曲軸斷裂?
或不會有其他故障?

別把已經賣出幾百台車,其中一台有問題就拿來比較

那我是不是也要引用其他HTC使用不好觀感的消費案例也拿出來講?

要護航一家把消費者當盤子的廠商,
真的不必護航到如此
這麼多人討論代表有其市場,而且是台灣的產品大家也想相挺,我看訂價12萬,實售價8萬應該還有些人會買
參考這篇國產機車0-50km/h測試

Fighter 150
0~50km/h 4.28 s

Racing 150
0~50km/h 4.34 s

RACING 125
0~50km/h 5.23 s

G5 125 Fi (10吋)
0~50km 4.11sec,

YAMAHA CYGNUS X Fi 125(四汽門,噴射)
0~50km/h 5.49 s

GTR AERO 125(4V噴射)
0~50km/h 5.00 s

SYM RX 110FI(2V噴射)
0~50km/h 5.16 s

address Z 125
0~50km/h 4.45 s

SUZUKI GSR 125(二汽門)
0~50km/h 4.92 s

SUZUKI NEX GSR 125(噴射)
0~50km/h 4.51 s

GMAX200
0~50km/h 4.43 s

X-hot125
0~50km/h 5.28 s

BW'S
0~50km/h 4.96 s

對比gogoro 0-50km/h 4.2~4.5秒
其實gogoro就是打平一般125油車的水準而已
和我試騎的感覺差不多
可能是對動力期待過大,實際上路加速反而覺得一般般(我騎的是四期Address 125G)
有達到125油車的水準,但是要超過應該是不至於

避震不錯,讓人印象深刻

如果要賣12萬8,我對他的期待至少會有
LCD液晶螢幕(手機那種液晶螢幕),可以搭備手機導航
電動架中柱
GPS、電子羅盤(gogoro的方向燈自動歸復不知道是用傾斜計還是什麼,不是很好用)
行車紀錄器

vtec2 wrote:
電動車的政策就是“價...(恕刪)



大大突破盲點了...反觀對岸的小牛...
台灣真得差太遠了, 到底是要環保, 還是要生產精品, 開始以為是傾向環保節能的電動機車
但是整個銷售策略卻是精品銷售, 我真的想要支持台灣製造, 但是, 這種景氣下, 我只能說, gogoro ... RIP

小牛你就來台灣吧....
bomg wrote:
大大突破盲點了......(恕刪)


其實 12W 要說貴也沒很貴

但我只想問,月租 899 的電錢是要誰買單 = =
akinv wrote:
其實 12W 要說...(恕刪)

128k真的很貴......
二年後899也很貴
吸引不了我一台白牌和一台黃牌來換這台騎....
要環保,還有其他電動車品牌可以選擇,價格更親民,而符合代步車(不是精品車或競速車)的基本需求。
不明白為什麼很多人把 gogoro 看成是唯一選擇?而且必須任由該廠商制定遊戲規則?
期待更多、更有競爭力的"台灣"廠商與電動車出現在市場上。
bayata wrote:
要環保,還有其他電...(恕刪)

也不是說GOGORO是唯一選擇啦...
你有沒想過..為何這家企業他要這樣做?他為何不做一台"一般的"平價性能又好的電動機車",這其中原因在那?
我想他們一定有一種時代的使命感.如果要做一樣的不如不做?
如果今天GOGORO做一台一樣性能但外觀設計"一般"的電動機車來便宜賣?大家會怎麼說?甚麼年代了還作這樣的電動機車?沒甚麼不一樣嘛?沒特色怎麼競爭?這不像是HTC哦?是HTC嗎?
為何GOGORO要吃力不討好的完全重新研發?
這一台如果是從日本紅回台灣會不會大家搶?
這一台品牌如果YAMAHA是吃油的GOGORO一台12萬會不會大家搶?
如果當初政府秘密跟HTC合作由工研院掛名推出一台賣6萬大家會不會買?
以上真的是想問大家所以是?句
GTGT wrote:
真的要跟電動車比....(恕刪)

拿傳統電動車比也太好笑了吧
Gogoro光是前後懸吊全新的設計就跟傳統電動車差遠了
更不用說鋁合金車台了
我認為Gogoro就跟iphone當初一樣(當初手機售價普遍沒現在高)
他是要給消費者知道要甚麼
而不是給消費者想要的
換個思維來思考一下

其實12.8萬很值得阿

不要再拿那些輪殼馬達的電動車來比了
輪殼馬達那種設計在台灣的路面耐用性根本就很有待觀察

簧下重量, 操控性更是天差地遠

整天只想要廠商端出牛肉
端出了又只會拿不同級的產品在那邊嫌貴

難怪很多廠商都往國外發展
.
如影隨行 wrote:
我不懂為何大家會把...(恕刪)


當然你隨便找一個不了解GOGORO的人來看

【這電動車要12萬?每月還要8百多元燃料費?】

【你怎麼不去搶銀行?】

【這價格都可以買黃牌了,還是買燃油車巴】

諸如此類的回應也是理所當然


今天GOGORO推出這台12萬的電動車,以用料來看(全鋁合金車架、外殼...),價格名符其實,定價完全符合他的高貴用料

但是今天跟政府合作要推廣電動車,首先就重金打造一台讓普遍有購買意願的人卻步甚至唱衰的人出現,這樣對嗎?

GOGORO推出這台高價車感覺就是假借推廣電動車,找政府補助,實際在向國際展示造車技術,目的是日後國際的合作訂單

國內賣不好也沒關係,反正補助都拿到了,意思意思一下,被罵翻剛好而已

怎麼看都很不合理,少數人力挺真的很好笑



少數人為了支持說價錢很不錯真的不必這樣盲從,好好想想推廣電動車的本質才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