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電信公司丟幾百億標頻譜蓋基地台,就是為了每個月幾百到幾千的門號收入,
第四台的收入,萬惡的房東也是屬於這一種,以一般的油車來說,車子賣了之後,
生產的公司就幾乎賺不到錢,頂多就是損壞零件更換,但這還會有副廠零件的競爭,
因此市面上一千多萬輛油車對生產商來說幾乎不具有任何意義,
他們主要的收入來源還是每個月賣了多少新車。
但gogoro打破了這種賺錢方式,市面上有15萬輛機車,
代表他可以每個月從這些車收取幾百元的電池月租費,而且基數不斷的再擴大,
電池交換站的建立,是一筆很龐大的投資,但是這幾年下來也讓gogoro可以用很克難的方式環島,
在過幾年我相信環島是越來越輕鬆了,而現在這些電池交換站就像是萬里長城一樣,
阻擋了第二名電車業者的逼近,從今年以來的電車市占比97%對上3%就可以得知。
油車業者發展電動車,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是品牌知名度高現金充足,壞處是油車市占率太高,容易忽略電車的收入,
gogoro1 剛推出時,叫好不叫座,陸學森說他在會議上哭了2個多鐘頭,
過了幾個月gogoro2上市了,開始大賣,Ionex賣得這麼慘,不知道帥董有沒有掉過2滴淚,
經營者的態度決定了目前電車的市場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