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包o wrote:可能是技術問題吧 價...(恕刪) 說對了發展重點中的重點幾年前特斯拉擠下apple、google躍升為哈佛畢業生的第一志願公司,吸引全球前1%最聰明的人才進入研發電池科技,無非是想搞出技術上的突破。只是現在仍是進展緩慢…雖然偶有新材料出現,但仍不到實用階段。也許有人會酸,但看事情的高度不一樣,未來成就的事也會不一樣。個人是希望特斯拉堅持繼續燒錢下去,也許有天會出現影響人類生活的重大發現。
ming131 wrote:大包o wrote:...(恕刪) 其實,前面已經有網友提出關鍵:電車系統的重點在於多元發電與供電方式只要對動力系統(馬達)的能源供應是統一用電力驅動不管將來是「新材料、新技術的高效能充電電池」、「氫燃料電池」,或者是在發電方式有所改善(火力發電、水力發電、核能、光、風、潮汐....)這才是電動車存在的的最大價值睿能要繼續經營下去,就要分辨出自己的核心價值,並且正視目前實際遇到的技術困境。不要堅持以大量資源去獨佔換電系統市佔率來成就品牌,而是將資源投入在關鍵的核心(比方說高效能馬達、能源控制系統)
JasonQ wrote:不要堅持以大量資源去獨佔換電系統市佔率來成就品牌,而是將資源投入在關鍵的核心(比方說高效能馬達、能源控制系統) 馬達及控制器的技術,目前市售的電動車所遇到的問題。就是在高轉速時耗電量特別大。無法處理。如果要達到高轉速耗電量少。就必須採用弱電處理。但是採用此方法,扭力不足。重載時耗電量也特別大。無法兩全其美。
曾輕有智障在轉發牛放屁會產生溫室效應但事實上 地球在還沒有人類之前牛的數量比現在還多而近百年的紀錄也顯示地球的周期海洋溫度才是改變大氣中二氧化碳的主因而從南北二極的冰岩鑽探的證據也顯示地球萬年來溫室效應最深層的主因是那二片嘴燦蓮化的粉紅色蛋白質
JasonQ wrote:資源投入在關鍵的核心(比方說高效能馬達、能源控制系統) 目前特斯拉及比亞迪以及各家的電動車的馬達控制。都還沒有突破,在高速時還是非常耗電。我朋友買了3台特斯拉。増程行的,還是跑不到400公里。因他喜歡開快車。電動機車也是一樣。喜歡滿把油門,續航里程一樣跑不到4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