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ggychang wrote:
文章Title剛好...(恕刪)


大大說得好,省了在下的時間!
不過關於AOC艾德蒙這部份有點出入,
那個是被買去的品牌商標而已,詳細的已經記不清楚了。
確定的是現在的AOC艾德蒙和當初的並非同一家公司,
泰瑞電子和青雲電子(後來的青雲科技)是那個時期新成立的,
好像是青雲買下艾德蒙的商標、公司和廠房生產線所以它們一開始只有電視機。
原本的艾德蒙是美商公司的台灣分公司,
母公司叫做海軍上將(艾德蒙就是Admiral 取其音來的),
台灣分公司的名字是海軍上將海外公司Admirl Overseas Corporation (英文縮寫AOC,新北市中和還是土城有一站牌"海外公司"就是這麼來的;那一帶是當年的廠區範圍之大就可想見公司規模不過如今好像只剩下是台松的廠房了)主要業務是生產家用電視機和監視用螢幕,
它的電視機在當時是名牌的高檔貨,
80's它們實施了美國本土常見的胡亂裁員重創公司實力自此開始走下坡最終結束營業資產轉售。
不確定現在的艾德蒙是當時買下資產的那方還是有再轉手過但總之從那之後它就是台商而不是美商公司了。

retsiger wrote:
大大說得好,省了在...(恕刪)

其實看到這文章Title剛好勾起了一些小時侯的回憶,
光陽和普騰其實不能比,畢竟普騰當實真的有花錢再研發,
只是配套都還沒跑完他就在做最終的商品。

至於分支出來的品牌,其實也是可以洋洋灑灑介紹一大篇出來,
不過那屬於另外一部份就不適合在這而討論。

倒是二陽真的應該要振作一點了,
最近我買的機車都是進口貨的輕型型機車,
國產的價值實在是太低了。

魯拉拉拉 wrote:
像大陸是因為卡在法...(恕刪)

之前就有大陸網友分享DIY的高功率電動車,續航還沒破100,電池也還是陸製電池,光零件成本就超過7萬台幣了。

nickmail1971 wrote:
10幾20多年前普...(恕刪)


其實以光陽機車的獲利來看想要它倒都還很難,
並且對於您我這些小車主的意見它其實不在乎(它會聽進去的只有大客戶的話,例如KEN)...
所以哪天它要真的倒了只能說是它自找的(這點是所有把自己玩垮的大廠或品牌都一樣的),
如果您夠有錢到時可以無條件送它讓它別倒!

至於普騰的衰敗那真的是不一樣的問題並不適合拿來類比。
抱歉,
在下真的有照您建議的去引言原PO的那一層樓回文解釋電池和電車方面他弄錯的地方,
只是不知道是否因為打的時間太久還是文章太長在經過幾個小時的奮鬥後就快要打完之際網站突然這麼一閃造成頁面重新載入以致全部完蛋(試過載入草稿無效,大概是沒存到吧?)。
真的提不起勁再重打一遍了,
您應當也看得出來原PO應該只是抒發情感,
大約是當年光陽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或是完美的印象所以即便後來未再持續關注(不然總會知道光陽有出電車類的產品)但見狗肉2大賣擔心光陽會倒才有那些文字,
可能他也對電車沒啥興趣所以才有相關的地方發生認知錯誤。

就這樣算了吧?
謝謝您!

shaggychang wrote:
其實看到這文章Title...(恕刪)


其實這些所謂的國內N大廠家們的產品從價格和品質的變化來說這幾年看下來真的都是價值偏低的(不是指它們被低估喔!),
所以在下換車的考量眼光確實也看向了進口車的普重(白牌,您新買的輕型機車們說的應該也是白牌普重吧?因為01這邊的分類法有點怪它不是綠、白、黃、紅這樣分而是二百五的一刀切...)。

另外說到兩陽倒是讓人想到同樣是喝本田奶水長大的,
光陽先跟母廠翻臉現在混得反而比較好,
三陽一直委曲求全做個乖寶寶結果到大重開放了不但機車代理權沒拿到連原本的汽車代理和產製銷權都被收走,
後來的福斯商用車代理以及產製銷權也是一個下場(現在去經營韓國車品牌的類似業務不知未來會不會...),
這樣算是遇人不淑嗎?
沒看光陽最近拼了命的加工生產,要趁市佔率被瓜分之前趕快再撈一筆啊~~
retsiger wrote:



其實這些所謂的...(恕刪)

紅牌暫不列入討論範圍,畢竟重車的市場它們還算剛出生。
雖然目前上下班是騎老婆的Mii,但我自己二台白牌一台是幾年前買的義大利偉士(現在好像都是越南)、一台則是最近剛入手的本田小狼。
對國產開始放棄應該是這幾年的電噴BWS,每次騎到緊繃熄火就發不動,每次都要在路邊抽30分鐘的煙等待。
從此,就開始告訴自己「要嘛不買、要嘛就買進口」,搞死自己一點意義都沒有。
是說
如果:光陽現在恐怕也要步入普騰的後路 ?
解答:
也是讓人非常欣慰的一件事

一天到晚拿一些庫存來促銷確實不是很合理
(含政府補助+廠商補助+ 消費者補助)?這樣?
補助後...全車鼓煞22800是比較合理的庫存促銷方式

單一邊.前後.碟煞銷售不出去? 只能寄望全鼓煞車種?
或許鼓煞被0元回收
單邊碟煞成本外加3000-12000元(黑科技)?

再來電動機車的部份
關於月租費.....
騎不到那些公里數何不退月費
不會改天來個種花1999吃到飽吧!?

公規零件未明朗化之前
雷田的價格不妨討論一下

在台灣有很獨特畸形現象
不管是食衣住行任一行業
只要是自認為領頭羊
想涨就涨
反正二段班隨後會跟進

什麼都不缺 家裡就缺個盤子

kvciu wrote:
gogoro連1%...(恕刪)


很多公司經營就是輸在你這句話...
太自大...

NOKIA/MOTO/放映管電視/CD等等...
多少科技日新月異,別再只會著眼眼前的光景,到時候怎麼消失的都不知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