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x135cb750 wrote:

我這邊40-50歲...(恕刪)

看地區吧,我在高雄換電站算密集,
這幾年明顯比感受到換新車的人,
選擇Gogoro的比例真的不少,
講白了身邊考慮這台的,
多半是「扣掉輔助後比油車便宜」,
每個買的最關心的就是輔助新聞動態,
其次才是年輕人喜歡科技炫感的。

普遍的抱怨是里程比想像短很多,
保養預約要等一個月後,
再來是鏈條不耐,或是連手機不穩,
至於月租比過去騎油車錢還貴,
他們總是有自我合理的理由就是了,
可能年輕人對支出比較不敏感。

總之從穩定性上、後勤以及維修價格,
目前來看還不及格,
跟電粉講的電車超耐用低維修,
一台才上市幾年,沒經過驗證的產品,
真的不知道哪來的自信可以打包票。
delenatii wrote: 
很明顯現在充電必然是未來的趨勢,各家業者也陸續積極推動充電汽機車. GOGORO為何不積極推充電?
答案都一樣 : GOGORO跟光陽一樣,都沉溺在過去的成功中,死...(恕刪)

哈哈😄
明顯充電是未來趨勢??

你腦袋的資訊,是不是太老舊了?

而且
Gogoro可以買充電器,在家自己充電,也算是另一類充電車。
只是
換電方便,很少人買充電器。
Bosch 子公司 COUP 終止歐洲的 Gogoro 機車共享服務

COUP 聲明說,儘管 COUP 在歐洲已經是知名品牌,但共享機車市場競爭激烈,電池交換、客戶服務、平台維護的支出都很高,導致經營不敷成本,因此決定在下月中結束在柏林的服務,近日也將終止在巴黎和馬德里的業務。




換電不是趨勢

講很久了是台灣剛好地小/騎士多可行...

國外地大物博去玩看看,就是這樣子

國外土地大,點要密集=更多的換電

國外騎士少,代表回收不了更多的換電站

Bosch這麼龐大的子公司都退出這遊戲了
CcCManCcC wrote:
Bosch 子4公司 COUP...(恕刪)
換電不是趨勢

??
拿COUP說換電不是趨勢
COUP又沒有在當地
建設換電網絡
成本過高是因為
只在營業所設GoStation
把GoStation當充電器
然後雇人人工換電池

反正你不是裝死就是裝傻
也不是第一天了
chanp wrote:
??拿COUP說換電...(恕刪)




有建了兩座測試阿,他本身也只進了200台狗肉

如果廣建換電站就能快速回收,你想這種BOSCH旗下的子公司會怕沒錢建嗎?

就是算過看不到未來


國外地多大,騎車人口多分散,我想大家用想的就知道....有台灣此等條件???



是因為你們聽了不高興。
才說我裝死裝傻。
面對現實吧。
CcCManCcC wrote:
有建了兩座測試阿,他本身也只進了200台狗肉笑
如果廣建換電站就能快速回收,你想這種BOSCH旗下的子公司會怕沒錢建嗎?
就是算過看不到未來笑

油車先生
人家進了6000台
而且成本過高的主因
是人工維護&換電
chanp wrote:
油車先生人家進了6000...(恕刪)


歐歐,原來是2016年進了200輛

現在擴充到5000輛,我還以為那5000輛是他自有的租賃車

新聞沒寫清楚阿



都丟了兩台換電站去測試了

1.本來是人工換電,代表人工換電不合
2.丟了兩台換電站去測試代表本身有思考過換電站
3.最終還是放棄這5000輛,那代表就是連換電站的成本也不合
CcCManCcC wrote:
新聞沒寫清楚阿

拿2016的資料
說2019的新聞沒寫清楚

這樣子是不行的
丁丁蔡蔡是你的好朋友
問他們就行了

丁=丁學文
蔡=蔡至兼

說自己吃飽太閒
還真的吃飽太閒
一天到晚常駐電車版發廢文

2.設了兩台換電站是要測什麼
一般租車用戶會換嗎?
這個邏輯果然一如以往
chanp wrote:
拿2016的資料說2019...(恕刪)


奇怪,2019年的新聞,沒去詳細介紹經歷,有很奇怪嗎?

難道我看一篇新聞我還要去翻過去總總的歷史?吃飽太閒

來這邊打狗粉就不是太閒了,是消遣

其實現實話是
打到你們愛的才說是廢文,今天打你們討厭的品牌就什麼文都不廢了(選我正解)



1.本來是人工換電,代表人工換電不合
2.丟了兩台換電站去測試代表本身有思考過換電站
3.最終還是放棄這5000輛,那代表就是連換電站的成本也不合,願意賠掉這5000輛也不容易


2台人家會不會換,你放心Bosch子公司甚至母公司的會計那些算的比你還仔細,一定是算過就算裝3台裝4台裝個100台也回不了本。

真有利可圖還怕人家不燒錢??斷腕這5000台幹嗎?一台算5萬台幣,2.5億多耶

真不知道是我的邏輯差,還是Bosch子公司的高層邏輯差?
反正選擇不繼續擴充換電站,放棄的是他們不是我。

不用挺拉,挺了也難看
歐洲的環境自己想也知道和台灣差多少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看地區吧,我在高雄換電站算密集,
這幾年明顯比感受到換新車的人,
選擇Gogoro的比例真的不少,
講白了身邊考慮這台的,
多半是「扣掉輔助後比油車便宜」,
每個買的最關心的就是輔助新聞動態,
其次才是年輕人喜歡科技炫感的。..(恕刪)


我這邊還好,因為換車雖有補助也沒這麼多人換
同事間2000年左右的車還是通勤主力
有風光,奔騰G3,豪邁如意,8-10萬公里的車整理(最多換缸而已)後騎的
也是有,其中奔騰G3數量最多,難道是當年賣的最好的關係嗎?

蘆洲到中和區通勤車潮中,噴射車大概佔50-60%以上
GOGORO放眼往去還沒這麼多,車潮可能看的到50輛且以GOGOR2為主
還有一種是賣菜短程用,這被換掉的機會還沒這麼多
主要是二行程被換掉居多,但風100/高手100/得意100
換掉的還沒很多,畢竟有些人是以捷運為主
買菜車里程數沒很高,還不需要花大錢換
甚至要換也有車行在賣中古車,一般買菜車價格約1.5萬以下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一台才上市幾年,沒經過驗證的產品,
真的不知道哪來的自信可以打包票。
..(恕刪)

同感,一般我驗證期是抓6-7年,7-8萬公里
希望電車車友到時多分享5萬公里後的保養狀況
尤其是ECU和馬達狀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