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305漳泉 wrote:怎麼不知道呢?下圖不正確嗎? 所以,才說很愛扯!但是卻無知!先去查查,為何要 限速 在45公里以下 吧!?只要可以消滅 油車的,都是好車。鋰電池電動車,氫燃料車,都是消滅油車 好東西!沒能力的油車廠,像樣的鋰電池電動車 做不出來,氫燃料車 也做不出來!這些不爭氣的 油車廠,遲早要被 鋰電池電動車,氫燃料車 消滅的!
别人的看法,關我屁事?跟本没什麽好打臉的。如果你知道,為何要 限速 在45公里以下 ?就知道,自己説的 是瞎址 很好笑了。油車廠,的確就是 該死。這不是我説的,是全世界 2035 都要 油車廠 去死。反正,你也改變不了。油車廠 遲早要被 鋰電池電動車,氫燃料車 消滅的!尤其是 台灣這些 完全没能力的油車廠,死期將至,還不知死活。
當今政府為了選票 不敢得罪油車廠解除禁售油車大限 反而是害了這些油車廠讓他們更不想離開油車繼續爽爽賣的舒適圈但是油車銷量卻持續在衰退為了對抗電車潮流 只能祭出低價油車對抗到最後就是啃蝕老本以前躲在保護傘下賺的 慢慢都要吐回來了crazybirdyman wrote:尤其是 台灣這些 完全没能力的油車廠,死期將至,還不知死活。
298305漳泉 wrote:...氫燃料電池我一直提...(恕刪) 就月經文一再跳針~氫燃料車在 2016 MIT 的研究中顯示,他並沒有比 油車 (或油電車) 環保.主要是氫怎麼來的, 目前工業化大量製造氫的排汙並不少於油車(或油電車)燃燒燃油的排汙.等到某一天人類可以更低的排汙(當然最好0排汙) 工業化大量製造儲存氫,大家再來換氫燃料車, 有遠見, 認為未來此科技有井噴機會的研發團隊可以選擇繼續氫燃料車的研發,而現成市場上就有低排汙的其他選擇可以讓消費者選擇.那些石化能源業或油車業為何一再反對電車, 扯氫燃料車?"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 "拉攏次要敵人, 打擊主要敵人".早在 2002 年石化能源業的保守派謠言農場製造假消息的打手就提出了 如何宣傳的 "教戰手冊",其中就包括了 一再跳針的 "宣揚創新" (innovation).(有注意國際新聞的, 可以看到這陣子 "創新" 這詞在美國國會就相當於台灣 "發大財" 這詞一樣一再跳針)在這個例子中, "氫燃料車" 就是 "教戰手冊" 中的 "創新".(在綠能發電的例子 "創新" 就是一再跳針扯 核融合, 第4代反應爐 等)."創新" 說白話就是未來才有, 現在還沒有, 還不行, 支持他可以扯到現在真正造成威脅可達到低排汙的後腿, 而不會打擊到石化能源業或油車業的利益,"氫燃料車" 被謠言農場吹捧還有個優勢, 就是現在工業化大量製造氫要靠石化能源業生產的副產品.
09142001 wrote:維基百科就有寫了 ...(恕刪) 你可以去查台灣哪一家企業是沒有銀行借款的一堆建築公司蓋新建案也都有跟銀行借一定成數蓋好後再賣掉或出租後還貸款你說他們有沒有足夠的現金蓋建案?一定有。只是呆子才全拿自己現金蓋。製造業蓋新廠房的操作其實也差不多。蓋新廠房也都會貸款。要不要貸款其實跟公司賺不賺錢、有沒有現金沒有必然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