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河太急 wrote:期限應該是2030...(恕刪) 個人認為雖然他曾經是台灣經濟奇蹟的推手(??)之一但事過境遷,現在台灣根本不應該有這麼多摩托車在路上帶來安全或環境(空氣與噪音)的負面影響我自己也騎過機車但是現在真心覺得機車應該要限制生產或是發牌
dsp9999 wrote:乾...不說還好.....(恕刪) 大陸目前的發電主力依舊是火力,未來將增設三十多座核電廠,他們跟美國都在積極開發核融合反應爐發電機組做為下一代清潔能源另外,那些高汙染產業雖然已經展開設備及製程更新,但這種事並非一蹴可幾重點是,中美已經啟動新一批核電廠的建設計劃準備全面淘汰火力發電並做為核融合發電廠商業運轉前的墊檔,台灣在幹什麼?工業萎縮,商業自閉,服務業畸形,旅遊業媽寶,台灣到底在幹什麼?
我覺得拿空污當理由來對機車下刀很扯,先不說電池製造和淘汰的汙染,請問那機車用不到的汽油還不是用在其他用途上,汙染還不是一樣有,因為少了機車反而供過於求造成汽油價格下跌,反而圖利到其他相關產業,而且臺灣電都搞不定了還想那麼多???去年燃煤發電36.9%燃氣36%核能13.5%再生能源5.1%燃油4.4%汽電共生2.6%水力1.5%,光燃氣加燃煤就72.9政府敢說電是0汙染的?光上次大停電各大廠就損失了好幾億,環評也讓想來臺設廠的公司都卻步,環保很多都是講好聽,只是圖利到的是誰我們小老百姓是很難知道的,汙染該開刀的也不該是機車,臺灣機車以125cc為大宗,你一臺汽車就可以抵不只10幾臺的機車了,跟我說那什麼鬼政策,而且說真的電動汽車的技術目前都比電機車來的成熟,這種政策真的然人很無言,只能說官商勾結弱肉強食就是這社會的現實。
marc_li wrote:個人認為雖然他曾經是台灣經濟奇蹟的推手(??)之一但事過境遷,現在台灣根本不應該有這麼多摩托車在路上帶來安全或環境(空氣與噪音)的負面影響我自己也騎過機車但是現在真心覺得機車應該要限制生產或是發牌...(恕刪) 乘載率幾乎只有1/5的四輪汽車才該限制生產和發牌吧
真是吵鬧,不管油車電車 生產過程或是使用中都會產生大量的汙染.最環保的還是單車 只有生產會有汙染買了以後 保養耗材少 而且耗材 幾乎都可回收, 政府因該 大量補助. 而不是 補助電動車或是 電動機車(基本上這2種都是有錢人玩的以不補助的情況 有幾個人會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