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是油車車主願意改騎電車,那換電與加油之間二者就要畫上等號,有人說油車續航力高,若換電站跟便利商店一樣遍地開花,那換電的續航力就不是問題了。
台灣需要的是具有前瞻性的企業家,不是那些依老賣老的老企業,台灣很需要多幾家台積電。
jay850757 wrote:
我說的未來是指什麼...(恕刪)
你的想法很好啊!
在GOGORO出來之前,
中華電動車的銷量也不怎樣,
主要原因不是充電的問題,
是綠牌車性能不夠,
跟125CC白牌不能比,
電池因為是買斷,
老化更新費用太高,
一顆電池都是至少一萬多元,
而且電池會隨著時間老化,
續航力會遞減,
所以中華電動車完全不是白牌油車的對手
GOGORO出來後它就在電動車市場勝出獨大,
原因就是性能等同白牌125CC,
付月租費就不用承擔電池老化費用,
但未來電動車會是「換電為主、充電為輔」嗎?
我持懷疑態度,
以油車做舉例,
假設你家的牆壁上可以接油槍,
每公升汽油的費用比中油、台塑低,
你還會想出門去加油嗎?
是不是除了出遠門,
去一桶油用完200公里還不夠回家的地方時,
你才會想在外面加油吧?
現在來談電車,
假設充滿電機車可以跑100公里,
除非你去的地方是往返累計超過100公里,
不然在家充飽電出門就好啦!
真的出遠門再使用換電站延長續航力,
雖然大陸的電動車都是電動自行車居多,
但那只是限速的問題,
他們很習慣在家裡、公司、路邊充電,
生活上的通勤移動一樣沒有大問題,
都市中大家住在公寓大廈居多,
在地下室設一排充電插座停車位,
車子就在地下室充電就好,
不需要提電池上樓,
至於繳費的方式就由管委會去開會決定。
qiyunn wrote:
你的想法很好啊!
...(恕刪)
充電的白牌車賣價要含電池賣,換言之,售價會比現在綠牌貴很多(電池也貴很多)這些電池衰退到8成、7成,你的充電車就開始面對行駛里程退化狀況,跟換電車不同的是,你無法「即時」更換補充,你的單日行駛旅程可能無法滿足往日所需。
如果買新電池呢?費用還是你出,舊電池沒有回收管道無法高價賣出(睿能有完整回收管道與銷售對象利潤高)。你只考慮如何省電費,卻付出了電池費,犧牲了行駛暢快性與續航力(除非你一輩子都用機車跑短程)。你贏了嗎?其實你輸了。你以為充電車賣不好只是因為是綠牌車原因嗎?其實不是主因,而是因為充電車除了看得見的電費外,其它各方面都比輸換電車。銷售比例也揭示了這殘酷的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