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容晴 wrote:
可以參考gogoro...(恕刪)
長遠來看, 電池月租比起成本一定是賺的
而且是大賺, 我認為這塊才是睿能的主要獲利來源...
試算如下:
首先電池壽命, 我猜睿能的充電設定應該是以電池壽命最佳化為準
畢竟電池壽命跟他們獲利模式是高度相關的
以85%-15% 來估, 保守估計應有 1500 cycles, 就算打八折1200 cycles好了
一般人電池月租費以500來估, 可以騎300公里
電池從滿電騎到沒電算50公里就好
一個月交換次數約6次 也就是說, 2個電池可以產生1200/6=200次的月租費, 台幣十萬
一個電池成本約200 USD, (其實更低, 鋰電池目前約150 USD/kwh, 電源管理IC / 電路板應<10 USD)
就算把充電成本(一度算5台幣的話, 充電費 5台幣/次)算進去,
管理成本, 充電站土地租金比較難量化, 因為每個站點可能不太一樣, 我算月租費的10%好了.
電池收益為50000*90% - 200*30 - 1200*5 = 33000台幣
每一顆電池成本6000, 可以產生33000的利潤, 這有甚麼好擔心的!?
我還沒算1200 cycles後, 電池的再利用(例如拿來建太陽能電網的儲能系統)產生的利潤呢.
拉長到十年, 如果睿能電池的數量成長到100萬甚至兩百萬顆, 這利潤......
當然月租費可能因競爭(目前看不到)會降價, 但是別忘了鋰電池成本也會降, 壽命會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