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dy Mate wrote:我幹嘛保證?我當行政院長再來保證。不過看樣子,滅油車是世界趨勢,我不是算命的,不過我賭趨勢這邊,不會去賭在你一個小小網民的意向上。
還僥倖勒, 自...(恕刪)
skys wrote:
214.63萬 * 2.81KWh / 29852.99MW*24h = 0.842%
換電池的電都改用火力發電的情形下
214.63萬 * 2.81KWh / 25993.49MW*24h = 0.968%
假設油車完全不會汙染環境的情況下
你這計算有小小盲點.
以產生的污染量這樣算可能沒錯
不過以瞬間耗電(充電)量來看並不是這樣.
你是以 214.63萬次充電次數分散至24小時來看
而實際使用卻不會平均分散換電時間,一定沒電就去換.
所以一定會有所謂的換電高峰期,也就是充電高峰期
因此 假設這些電池是剛好同時段充電,這時所耗的瞬間電量可是會往上衝至 近20%
214.63萬 * 2.81KWh / 29852.99MW = 20.208 % (拿掉24hr)
總汙染量可能只有增加1%不到,但瞬間充電量(最大)/汙染量 可能會增加至總發電量/汙染量 20%
一個 深澳電廠就會增加150萬台車的汙染量,
為了這可能增加的 20% 電量,需多少火力電廠?
要發展電動車不是不行,先決條件就是要足夠的乾淨電力來源(ex核能),不然只是轉移污染來源而已!!
NTD300 wrote:
五十年前火車還在燒煤,今天的我們根本不可能接受這種交通工具
五十年後的人一定會覺得現在的人竟然用這種到處汙染的交通工具在為害自己跟他人
這個比喻很恰當! 因為若要解釋現在油車為主的台灣車主要叫大家接受電動機車與電動汽車,就是要拿出50年前的這種新能源、新科技所帶來的環保以及趨勢發展來做對照。
其實看了這個主題這麼歪的樓,也不過就是幾位言論比較偏激在Mobile01這裏打打字說說嘴而已,目前社會上還沒有太多的反彈聲浪,因為大家都有一定的教育水準,知道任何一位目前擁有吃油機車的人,只要買了一台電動機車後,他的身份馬上就是雙重的,也同時是電動車也同時是油車的車主。
既然現在補助的方向這麼明顯的朝向電動車這裏走,那打打嘴炮之後晚上順便去試騎一下GOGORO或是其他品牌的電動機車的話,也有可能很快就跟著風向去買車得到補助了,有空的人就繼續在Mobile01打字蓋樓,沒空的人就去做其他事情了所以這個主題再怎麼歪也與他無關了!
能夠降低民眾的"鼻前污染濃度"當然好! 打個最簡單的比喻---放屁---這件事情好了! 若是自已在人多處聞到屁味的話,若是暫時無法離開此地的話,要嘛就暫時停止呼吸! 要嘛就稍微拿衣服或是手或是手帕等遮一下,藉由透過衣服或是手帕之外來呼吸,這就是"降低鼻前污染濃度"最佳的例子了。
而若是在坐捷運時,某人坐下時鼻子的高度剛好在旁邊站著的人的屁股方向的話,若是你很確定該屁八九不離十是這位站的人的屁股對準你的鼻子方向放的話,即使你坐在位子上,要嘛就忍著暫停呼吸一下,要嘛若是對方不僅是只放屁、又有很明顯的放屁聲音持續出來的話,你可能也會離開位子到別的地方站,這個動作都是為了"降低鼻前的污染濃度"的最好例子!
所以,以上下班尖鋒時間騎機車為例,"降低鼻前的污染濃度"大概幾種,要嘛停止呼吸個30秒等綠燈,若是紅燈太長或是會遇到好幾個的話,那可能上路前口罩先戴好,減少吸入量。
不過比較好的方式,就是你自已"儘量避開車陣"!! 不要一直往前與幾十台幾百台的機車擠在一起互相薰! 遠遠的看到紅燈就可以就近靠路邊安全處停了,不要猛去騎到別人的排氣管後面,這才是能夠有效的"降低鼻前污染濃度"的有效辦法!
關閉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