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財務角度淺談GOGORO......

你的算法1200/6=200次的月租費是不成立的,謬誤在於:
1.200次月租費? 你自己算200次月租費是幾年? 16年! 鋰電池長期放置,內部阻抗隨著材料老化加大,電池容量隨著年份降低,笑話!哪顆電池可以放16年? 你記得前一陣子陸續有電池更新嗎? 我認為睿能對於18650電池壽命太樂觀,前一陣子就陸續有電池下崗,代表理論值和實際值有出入
2.電池成本美金US$200? 你自己去看松下18650一顆要多少錢,睿能用了幾顆電池,即使睿能是大量採購,但是也不會是你算的美金200,你是在打臉其他狗粉阿,況且裡面有BMS,有NFC等模組,哪來的美金200元就搞定?

所以你的理論基礎200次月租費基本就是錯的,你對營利的推論也是完全錯誤,不需要再討論下去


bacon wrote:
我想你沒有看懂我的算法.
我的假設是499月租費, 每個月電池交換次數是6. 總共騎300公里.
另, 鋰電池成本 網路都查的到, 往上幾樓也有版友貼出類似的數據
你不相信我也沒辦法...或者你覺得睿能會以市場價的好幾倍生產電池?
1200
喔? 另外一棟大樓你就丟著? 我還在等我的乖兒子回去蓋呢
那麼,我們就來蓋這棟吧
1.所以你還要拿培根的每顆電池收益50000來繼續搞笑嗎? 而且你們兩個都忽略電池容量降到80%以下時,客戶能否接受??
2.你用總體來算,你要笑死人? 220個月? 18年? 哈..你要繼續算下去嗎?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培根大算的是 **每*顆**
電池收益為50000,
扣掉雜支 = 33000台幣,
就算 "每顆" 電池成本不是6千, 而是取極端上限2萬5,
3萬3還是比它多很多~
(目前網路上查得到的已知最便宜電池是特斯拉每度電 110美金,
但不太可能G社拿得到這種價格.)
培根大算的是 **每*顆**
電池收益為50000,
推導過程中有哪一段有疑問都可以提出來.
電池收益要為推算的50000,
電池必須可以被完美的平均平衡交換循環.
就算達不到理想循環,
少被光顧的冷門電池, 或被猛操過的電池, 自然損耗造成的收益損失應該最後的總平均收益也不會比50000差太多.
還是你無法理解什麼叫平均?
培根大算的 "電池如果有1200循環壽命,
每月每輛車平均收500元, 走300K, 每循環平均走50K, 每月平均可消耗 6循環,
表示(被完美的平均平衡交換循環下)平均每顆電池可使用200個月, 收200x500/2=5萬元平均月租"
有哪段不懂?
你說 "真的是亂算一通... 就用車上這兩顆電池一直騎下去?" 表示你真的不懂什麼叫平均~
不懂平均, 我們來算總體,
為了讓你好理解, 我們假設現在會員數平衡凍結不再增加~
想像一下 15萬輛車, 換電站備有10%電池, 共有33萬顆電池, 每顆電池可使用1200循環,
表示總共有33萬x1200=39600萬顆次循環.
每輛車平均每月走300K, 耗 12顆次循環, <=== 不管是不是一直用哪2顆
全體車主每月耗 15萬 x 12 = 180萬顆次循環,
110% 的電池總共可平均服務(收月租) 39600萬/180萬 = 220個月.
扣掉換電站備有10%電池, 也就是100% 的電池可平均服務(收月租) 200個月.
有幾個數字是可以討論的, 像是1200循環壽命,
平均每月每輛收500元, 走300K, 每循環走50K等等這些,
但其實影響不會太大.
例如照交通部統計的全國平均每月每輛走400K, 耗8次循環, 每電池平均可服務150個月, 而月租是平均約700元;
或是G車車主騎的比平均值還多, 像是每月騎到500K, 耗10次循環, 每電池平均可服務120個月, 而月租是平均約800元;
不管哪種情境算下去每月每顆電池平均收益也差不多是5萬這數字附近.
其實我支持你說的,睿能電池應該比實際便宜很多,畢竟松下是股東之一,我認為睿能拿的18650電池成本遠低於你我想像

不過,看到挖出來的睿能財報,每年虧10幾億阿....
我之前就提了,睿能正用造車的利潤來養換電站阿....這根本與陸學森的夢想相去甚遠,他還幻想睿能要做能源管理公司哩,怎麼會用賣車來養換電站呢?
目前看到可能的3個推測
1.造車利潤不錯,所以睿能努力接了YAMAHA和其他車廠的電動機車訂單
2.換電站到底能不能獲利? 或許無法獲利,但是管他的,反正睿能造車有利潤來養換電站也可以,就像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站,為了賣車來蓋!
3.絕對不能再向狗迷唬爛說賣車虧錢



bacon wrote:
如果是這種討論態度那就不用再說甚麼了
要算成本 然後什麼都用最極端狀況去估
算電池用量用吃到飽的月租費和里程?
算電池成本用睿能給一般使用者的電池售價來估?
這種算法開公司沒有人會賺錢的啦
照你的邏輯 睿能員工應該個個年薪千萬 然後執行長領個幾億
這樣就可以保證睿能永遠不賺錢
你以為投資睿能那些人都是吃乾飯的嗎?
財務資料可以不對大眾公開 要人投資可以不給他們看嗎?
如果投資人看到你的算法還會想投資?
順帶提一下 我說的淘寶上2.5美金的18650,已經說了是Panasonic 3400mah的
你要質疑這種電池的品質? 那你倒是說說看哪一家的品質比他更好啊?
如果你要質疑電池品質 那我乾脆拿淘寶上一堆不到美金一塊錢的阿貓阿狗牌18650來算不是更低?

小Pe wrote:
從車輛開賣以來,看...(恕刪)


如果不單看GOGORO品裨
我們來看這家公司,他不是賣車,也不是維修
背後最大利益是在賣電
bacon wrote:
如果是這種討論態度那...(恕刪)


1.電池製造出來後容量和內阻有分等級。不是同容量就一定同內阻。
電池製造廠製造出同容量級距、同內組級距、又符合狗車需求的提供狗車用。
就算容量和內阻都分級了,每一顆電芯的衰退程度也只有使用過後才知道,無法事先分級。

狗車什麼價格 收什麼規格貨不清楚,要不要自己做電池分級,對電池組的成本和循環次數影響很大。
每批生產的18650電芯配方都可以客製化調整,功能也不一樣。
不是淘寶最便宜的多少就多少。就算每個人都信了,我還是不信。

單個電池實驗室可以循環1200次保持80%容量。一個電池組,能不能循環1200次保持80%,才是問題所在。
單顆18650和整顆電池組,是不同的。

如果狗車研發和成本計算人員在溝通上,用單顆1200次循環,加料錢工錢,就等死吧。
電芯、感測器(線)、版子是一片還是功能分開多片、外殼裝甲、五金、膠水、絕緣片等等想不到了、製程。

2.電池組如果無法達到80%,報廢是整組電池,不是1顆。

我估兩組電池成本3萬,使用36個月以上容量還有80%(能繼續提供車主使用),狗車有賺錢的契機。
不是用月租費回推的。是算完後才發現和月租費相近。

3.在續航力討論區,跑一次70換電的,也有跑一次40-50換電的。一台車兩組電池,一天換一次電不是夢。
100%容量,出廠值90~100%都有,依內部電芯等級而定,恆溫恆濕環境,狗車用90%容量的新電池給消費者也沒關係,沒違法。
狗車使用限制,剩餘10%強制停車。
天氣溫度低於測試溫度,容量會變低,高於測試溫度,容量會變高,5%就送他,反正狗車電池很熱。
電池散熱系統對壽命的影響。等等等 等等等 等等等。

容量理論值在出廠後,車主實際使用就已經是85~95%的容量。
實際在放電時,單顆電芯容量剩餘10%達到單顆電芯的電壓下限,整個電池組就會停止放電。
隨著循環次數越多、單顆電芯衰退速度不同、內阻有沒有分級,影響就會出現。
電池內才會有電池管理系統,單個電芯差距無法靠電池管理系統調整回來,也是報廢。
電池管理系統太強大,會造成隨時都在浪費電做平衡調整,續航力就減少。

還有什麼因素可以影響電池組循環次數,能用多久不報廢,不會是單顆電芯那麼簡單。

4.不要覺得創投基金、大公司、大老闆、投資者都很聰明,穩賺才投資。
王阿姨自己的公司這幾年舊的手機事業和新的VR事業穩賺了嗎?

--
車主到底是有多愛換電?
不是每個車主每公里耗電都是實驗室單顆電池的恆溫恆濕定電流放電。

幕容晴 wrote:
1.電池製造出來後...(恕刪)


所以➡要一直找錢
賣越多 欠越多 負債越來越多

這也算是一個奇特的做生意方式

錢到底都進了誰的口袋?
bacon wrote:
長遠來看, 電池月租比起成本一定是賺的
而且是大賺, 我認為這塊才是睿能的主要獲利來源...

你把獲利想的太簡單了,
若真這麼好賺早就百家爭鳴了。

別的不說,光是跑出一個用成本價衝市占的換電業者,就可以完全打壞你的如意算盤了。

魯拉拉拉 wrote:
又有人戳破睿能的電...(恕刪)

如果睿能這種規格的電池只要6000
那那些睿能前輩的電動機車廠的電池大概不用4000吧
結果電池也都要賣兩三萬?真是暴利。
難怪政府要統一電池規格沒有人響應,
這麼好賺的事情怎麼可能讓客人簡單跑掉。
唉,每次都這樣,放完屎就跑了,自己屁股也不擦乾淨
可能等下一個轉角才會在遇見你了吧?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培根大算的是 **每*顆**
電池收益為50000,
扣掉雜支 = 33000台幣,
就算 "每顆" 電池成本不是6千, 而是取極端上限2萬5,
3萬3還是比它多很多~
(目前網路上查得到的已知最便宜電池是特斯拉每度電 110美金,
但不太可能G社拿得到這種價格.)
培根大算的是 **每*顆**
電池收益為50000,
推導過程中有哪一段有疑問都可以提出來.
電池收益要為推算的50000,
電池必須可以被完美的平均平衡交換循環.
就算達不到理想循環,
少被光顧的冷門電池, 或被猛操過的電池, 自然損耗造成的收益損失應該最後的總平均收益也不會比50000差太多.
還是你無法理解什麼叫平均?
培根大算的 "電池如果有1200循環壽命,
每月每輛車平均收500元, 走300K, 每循環平均走50K, 每月平均可消耗 6循環,
表示(被完美的平均平衡交換循環下)平均每顆電池可使用200個月, 收200x500/2=5萬元平均月租"
有哪段不懂?
你說 "真的是亂算一通... 就用車上這兩顆電池一直騎下去?" 表示你真的不懂什麼叫平均~
不懂平均, 我們來算總體,
為了讓你好理解, 我們假設現在會員數平衡凍結不再增加~
想像一下 15萬輛車, 換電站備有10%電池, 共有33萬顆電池, 每顆電池可使用1200循環,
表示總共有33萬x1200=39600萬顆次循環.
每輛車平均每月走300K, 耗 12顆次循環, <=== 不管是不是一直用哪2顆
全體車主每月耗 15萬 x 12 = 180萬顆次循環,
110% 的電池總共可平均服務(收月租) 39600萬/180萬 = 220個月.
扣掉換電站備有10%電池, 也就是100% 的電池可平均服務(收月租) 200個月.
有幾個數字是可以討論的, 像是1200循環壽命,
平均每月每輛收500元, 走300K, 每循環走50K等等這些,
但其實影響不會太大.
例如照交通部統計的全國平均每月每輛走400K, 耗8次循環, 每電池平均可服務150個月, 而月租是平均約700元;
或是G車車主騎的比平均值還多, 像是每月騎到500K, 耗10次循環, 每電池平均可服務120個月, 而月租是平均約800元;
不管哪種情境算下去每月每顆電池平均收益也差不多是5萬這數字附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