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能提出的合作模式,其實是要各廠白做工甚至是賠錢 ,來幫它賺錢

其實我真的覺得還滿多G粉的


我覺得GOGORO不差,不過就經濟考量,我不會購入,摔車等等之類修車費太高,油價沒比較便宜。


但我願意買紅黃牌,一來騎起來感覺不同舒適性也高,二來快速道路爽爽走,台北市真的差很多。(現在也在騎)


GOGORO新鮮期過了以後,還是會回歸實際面的,白牌代步車就是便宜好養能雙載耐操才是真的。
之前一堆被政府補助吸引到,沒深入研究就買,等到真的摔到修起來應該就打退堂鼓回油車去了。


但是針對其他廠是否要用GOGORO的技術
我是覺得可以看其他廠自己發展技術,然後GOGORO繼續努力燒資金求生存。
活的下來就是你的,活不下來就..嗯哼

CcCManCcC wrote:
其實我真的覺得還滿...(恕刪)


雖然是很多3C產品的先期採用者, 但是我算是理性的消費者之一, 雖然很欣賞 GGR 的理念與他們所推出的產品, 不過因為我不是天天使用機車的人, 只是休閒、天氣好的時候偶而會騎一騎而己的人, 所以不符合 GGR 所針對的市場所提出來的方案, 因此也並沒有購買, 這純粹是理性的考慮勝過了敗家的慾望而已.

如果 GGR 能在我的區域推出自家充電站的方案(之前曾經有少量試行的方案), 讓我久久騎一次時不必一出去就得立刻去找換電站, 我應該立馬會下訂一台.

當然, 外型最好符合(大多數消費者想要的)帥氣的需求, 別再走可愛的萌路線了, 來個很殺的街車我絕對買單, 不然現在也只能在一邊鼓掌喊燒加流口水而已.......

生命會自尋出路,科技也會、敗家也會....

CcCManCcC wrote:
之前一堆被政府補助吸引到,沒深入研究就買,等到真的摔到修起來應該就打退堂鼓回油車去了。...(恕刪)


你可能還停留在一系列的印象, 被以前的報導吸引到, 沒有深入研究就得出這樣的結論
現在二系列的維修價格跟一般油車差不多了
2系列修起來會很貴?
超級比一比: Gogoro 2 VS 勁戰四代 維修費真相解密
我承認1/S系列的售價和維修費也讓一直以來就認同換電月租的我下不了手~
另外,
2的椅墊比起大多數125油車還長了~
(沒去門市騎也應該常見到在路上跑的,雙載或雙親載小孩三貼都不是問題)

試想一下:
在月租費未調降下,
且G2外型也沒比G1/S來得好看,
為何還能持續大賣?
不正是這個原因嗎?

千萬別讓自己成為馬雲口中的:
看不見→瞧不起→看不懂→來不及...

Frey wrote:
但是我算是理性的消費者之一, 雖然很欣賞 GGR 的理念與他們所推出的產品, 不過因為我不是天天使用機車的人, 只是休閒、天氣好的時候偶而會騎一騎而己的人, 所以不符合 GGR 所針對的市場所提出來的方案, 因此也並沒有購買, 這純粹是理性的考慮勝過了敗家的慾望而已.
如果 GGR 能在我的區域推出自家充電站的方案(之前曾經有少量試行的方案), 讓我久久騎一次時不必一出去就得立刻去找換電站, 我應該立馬會下訂一台....(恕刪)


您真是理性的消費者, 但我相信您不是電動機車的消費者. 否則充電機車那麼多, 您也沒買呀!而且您應該也連機車都沒買!

我因為離公司很近, 所以我騎電動自行車上下班,自家又可以充電, 所以很適用
不過騎車的活動範圍只能侷限在20KM內, 不能也不敢騎遠
而換電正好可以打破這個藩籬, 不然只能開車或坐車了.
Frey wrote:
雖然是很多3C產品...(恕刪)


我是家後面就有換電站

問題說真的,看到那維修費用我就不考慮了...同樣的錢我修紅黃牌還比較舒服點....


靈長類 wrote:
你可能還停留在一系列...(恕刪)


我知道2的車體有改
但那顆馬達呢?汽油車引擎壞掉要修不會說爆表的貴呦,就連我400cc換活塞和汽門2萬多應該就搞定...1/10的車價
好奇GOGORO馬達壞掉修要多少,官方支不支援拆修?撞到引擎CASE爆掉也是有案例,油車沒損到引擎號碼那塊都還能換



寶來旺 wrote:
我也才騎半年,最久...(恕刪)


01的那張工單
馬達總成40000
控制器25000

我不在意該篇到底真的壞了啥,我比較在意是哪天壞了重點零件要花多少錢
沒有不壞的東西
哪天說要換馬達總成就GG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22&t=4918423

工單反正是官方提供的
CcCManCcC wrote:


01的那張工單
...(恕刪)

你沒追蹤齁。實際上只壞連接器兩千多元。日後馬達有問題也可以針對問題點修而不是換整顆。
事實上,馬達比引擎耐用。引擎更貴。
從你的回文,就知道你對 "專利權利金" 的價值跟價格,一點觀念都沒有。

因為,睿能的權利金會收多少,跟他的成本一點關係都沒有,而是他覺得他的專利值多少錢。

你的算法就像,想用成本去估算,Apple會如何幫 I phone定售價,保證失真度會很大。

桃枝夭夭 wrote:
很會凹嘛,就是成本價多一點而已,你沒做過生意嗎?

你有看過廠商進貨的價格比消費者拿到的價格還高的?

睿能要賺你多少就是看你簽約時的量還有誠意

...(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