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oan wrote:
2019年09月28...(恕刪)
麻煩你不要一直拿"看起來對你有利"的數據 洗版 來 唬弄 其他人好嗎?
你知道 台中火力發電廠是 全世界 "第二大"燃煤火力發電廠嗎? 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世界電廠第一" 嗎? (WIKI 台中發電廠)
然後你要跟我說台中火沒甚麼汙染 很環保嗎(要不然你一直貼這些看似好的數據是幹嘛?)?

你知道 PM 2.5 的 監測結果受 "天候( 氣流)"影響很大, 要不然大陸的霾害怎麼跑到台灣的?
台中的PM 2.5 在天氣好的時候, 氣流會把汙染稀釋吹到遠方 (像台南 高雄)
而且 某一特定時刻的PM 2.5 不能代表 實際排放量
我也可以馬上拿一張某時某刻的PM2.5 打你臉

真正有實際意義的是"年平均 PM2.5" 如下圖 WHO 公布的 出處

這樣你懂了嗎?

可惜很多"正確的資訊"都在"廠商公關廣告"和"假新聞"之中被埋沒了
相信做電車的初衷是認為會比油車環保的
不過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 (製造鋰電池的碳足跡是不可忽略的)
只有在發電碳足跡不高的國家 + "一定行駛里程後(可能5萬公里或更多)" 才比油車環保
在不同國家 因為發電碳足跡的不同 電動車的每公里CO2排放量也有很大的差異 (美國油車平均是253 g/Km)

以上圖為例 印度的電是"很髒的" 電動車的碳足跡反而比油車高非常多 完全不環保
但是的確可以把城市的空氣汙染減少一部分 (轉移到偏僻無人的電廠附近)
另外是 鋰電池的回收
目前除中韓外 全世界其他國家回收率不到5% 而且鋰的回收不合經濟效益(比直接開採貴五倍) 是沒人回收的 (回收的主要是鈷和其他金屬 而且和其金屬期貨價格掛勾 不划算就不回收了)
這些都是鋰電池的問題
現在只能期待新電池的研究可以突破 這樣電動車不但價格可以更合理 也更環保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