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相同輸出功率的電動馬達,其啟動扭力與最高轉速也是難以兩全的...
若是要滿足起步快尾速也快,換更大功率的馬達雖然是最簡單的方式,
但也提高了耗電量與體積重量,不見得會比較好喔~~
因為一旦車子起步後,就不需要那麼大的扭力,需要的反而是轉速~~
大功率的高轉速馬達在中高轉速雖然仍能輸出充沛的扭力,但其實那是不必要的,
速度一出來其實只要有大於阻力的扭力就能持續加速了,多餘的扭力也是一種浪費能量~~
若是透過變速系統,就可以簡單有效的滿足啟動扭力與最高轉速,
讓小功率馬達也能起步快尾速也快,沒有多餘的扭力浪費,
將馬達的每一分動力都用於行駛上~~
電動遙控車之前也有流行過配備兩段自動變速,不過因為電動遙控車都是直接用馬達煞車來煞車,
所以配備兩段自動變速會影響煞車的精準性(因煞車時會自動退檔),因此後來就式微了...
但是電動汽機單車仍保有傳統的摩擦式煞車,所以自動變速對煞車精準性的影響就不明顯了~~
最近很多人將有兩段變速的遙控引擎車改成電動動力,煞車則沿用原來引擎用的碟式煞車,
就完全沒有煞車準度的問題了,而且動力更狂暴~~
若是採用手排的變速系統那就更沒問題,電動車沒有怠速,所以起步也不需離合器,
只有馬達轉速拉到紅線時要進檔,遇到紅燈則要退回一檔,夠容易吧~~
其實各位可以試試看直接用一顆馬達取代速克達引擎直接驅動離合器罩(碗公),
就會知道其實這樣是最好的方式~~
缺點是成本比傳統機車或馬達直驅電動車更高,但卻是性能與續航力最好的~~
Roger陳
DasunLin wrote:
感謝個位大大踴躍的發...(恕刪)
或許小弟才疏學淺~有點不太了解...跟所學有點差異~~
電動車之所以有高效率就是因為沒有傳動系統與變速箱~
更不用說調變就能達到無段變速怎麼還會有CVT的存在??
馬達直接輸出動力給胎皮起步瞬間就是最大扭力就是他的優勢~
驅動模組的設計就決定這台車的不同路況時的扭力與轉速變化~也就取代了機械離合器的功能~
更可包含電動馬達做剎車做反轉剎車以及充電,一切取決這套系統怎麼設計~
整個驅動系統的複雜度不能用電動遙控車的模式來形容~兩者差太多了
改變馬達本體、驅動模組、電池模組的設計都能變化出不同需求的效能~
他跑不快絕對是他本身設計就是這樣跑~
不是目前技術無法達成這些東西早就有了成本也沒有高的嚇人~
或許考量的是市場需求、法規限制、成本考量~
在這些限制下產出的就是你所看到消費者較能接受的產品~~
只要市場夠大~絕對有嚇死人不償命電動機車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