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區遇見MSX電動版高手~


shinchu1017 wrote:
身為路人我也覺得是...(恕刪)


我們討論的內容是電車跟電車,
謝謝。
PPC 王道
一切是政策問題,學中國禁摩,油車瞬間不用再討論,但空氣霾害有因此變好嗎?所以台灣一直拿機車族開刀,好像萬惡根源一樣,實在很無腦

不過中國也因此,就算是老舊社區,住家停車棚車位依然會有插座的規劃,這就是共產政策的力量

台灣南部我一般是看住透天的老人或婦人買電車,停自家騎樓充電方便。

住大樓的車位多半沒法充電,拉個電還要管理委員會同意,怎麼記電費都是一堆問題,車主就少見許多,所以我反而認為換電才是電車目前電池技術的救贖,解決充電便利性,以及每次充電的等待時間,然而GGR的問題,是車價與電價不夠親民,車款目前來說,也太別緻不夠實用,性能上是說比過去一般電車優異,但是連續爬坡問題,油門太猛限速問題,也表示電車科技還有一段路要走

其實不用與油車爭啦,未來趨勢絕對是電車的天下,即使油車還是有其魅力,但搞不好與照相拍底片一樣,變成黃昏產業。

遇到狠一點的政府,打著空污名義消滅油車,那麼電車時代就會提早到來,老百姓還是只能摸摸鼻子不情不願的換電車啊,只希望配套的充電措施有做好,而不是消滅二輪叫你去搭大眾運輸配UBike,這樣的話就太像共產國家了,在北京生活,電車續航不滿意,地方太大怕騎遠回不了家,我真的幾乎都是地鐵加公車,然後配上大量的行走在過日子,沒摩托車的世界,超級不方便,依然天天霾害,走路吸廢氣,真的很悶
woimiow wrote:
我們討論的內容是電...(恕刪)

你自己看9F說什麼? GOGORO不是電車@@?
更何況電車和油車的比較在這版是很常見的事
這說法怪怪的,不是那麼合理。
如果不行,為何GOGORO要跟125機車比較速度?
為何大家會拿特斯拉與一般汽車進行比較?
如果車輛屬於工具,比較的當然是各方面的性能,
電動車與汽油車不過都是工具而已,而且用途一模一樣,
所以就會被拿來比較,這是理所當然的,


多餘的不是討論重點我就刪除了~見諒

前面說的,不要用加油車的思考去思考電動車

這是對於大家既有的觀念下去寫下這個

今天GGR和加油車比較速度,合情合理,就像"小金魚"寫的,要比較

上篇我回的文中,其實本來要寫下GGR和油車類似,因為不用充電,是換電的模式(如同加油)

這是電池非自有的狀況下,GGR電池與車子是分開計算的,特性很像油車(燃料費另外算)

當與油車有相同的性能,又有類似大型重機的扭力的電動車,這個花費與一般的125機車價格相當

可能甚至價格比加油車低,想請問小金魚,是否有接觸過電動機車呢?非一般試騎,而是了解馬達、電池、控制器等金額

上篇寫的思考模式,是沒接觸過電動車的人,只去看加油車與電動車的馬力,這時候講到續航,我不相信剛接觸電動車的人

不會說貴!!樓主有寫,15萬這是車加電池,電池就10萬了

油車的思考=我買車,沒有買燃料費,所以車好便宜,一台一般125V2可能5萬就有,車子就是車子,加油是加油,加油好便宜,一公升23元(95),每次100-150元

電車的思考=我買車,我還要買燃料費,所以整體好貴,因為車加電要15萬,車要動,就是要電池,電池是整台車最高支出的地方(這邊指鋰電池),但是往後不用付燃料費

所以思考的地方不一樣,加油車每次只看到車子,卻沒看到燃料費,因為分期付給中油,我一直在說車和燃料要分開看,GGR
也是走這個模式,所以他要把電池損耗算進去,相對的月租(燃料費)會和油車貴上一些(許多?)這個要請騎GGR的車主說明比較正確

騎在路上遇到問我車的價格,只會說怎麼這麼貴,電池貴又不是我願意的,我也可以用爛的電池啊

整車含電池6萬打死(鉛酸電池)<=這又不是我要的(報給想買的人,也不是我真心想要的)

6萬有沒有好便宜,有啊,我也是和加油車一樣便宜,我的扭力也有好大大,但是只能跑20公里

對啦,代步真的夠用了,但是想去哪裡都去不成,充電時間又久,無能的政府又沒充電站,玩死自己嗎?我不想!!

不是說不能比較,是你要看比較的點在哪裡,永遠只比較整車的價格,不把電池分開看,只看跑多遠,不看公用充電站有沒有廣布

只看充電要好久,不看自己用什麼電池、什麼充電器,寫了這麼多

建議去GOOGLE里柯的大功率,我接觸電動車,自己改、自己修、自己賣也不過從2013年中開始碰,那時候遇到搬家通勤才接

觸,而且完全非本科系半年的時間就可以差不多上手了,相信板上還有更多神人,也更低調,我只是把現況寫出來,再者我

也沒說電動車一定多好多好,也沒說加油車多好多好,只是個移動工具,自己心中有最適合的工具,這樣就夠了
住大樓的車位多半沒法充電,拉個電還要管理委員會同意,怎麼記電費都是一堆問題,車主就少見許多,所以我反而認為換電才是電車目前電池技術的救贖,解決充電便利性,以及每次充電的等待時間,然而GGR的問題,是車價與電價不夠親民,車款目前來說,也太別緻不夠實用,性能上是說比過去一般電車優異,但是連續爬坡問題,油門太猛限速問題,也表示電車科技還有一段路要走

對於這段來討論^^

住大樓的車位多半沒法充電,拉個電還要管理委員會同意,怎麼記電費都是一堆問題,車主就少見許多,所以我反而認為換電才是電車目前電池技術的救贖,解決充電便利性,以及每次充電的等待時間

其實台灣目前就是政府和大樓的決心不夠,GGR的速度也讓真正的一般使用者,在適合的使用速度區間上,加上不用充電,不用照顧電池,所以GGR憑藉這幾點,很快可以吃下來

不是說不好,但是實際的換電(TESLA也做過)不知道這樣比較可不可以,參考看看,最後TESLA也是放棄用換電模式,不過這是

汽車的情況啦,所以說參考參考~~

如果今天大樓和政府提供充電座(還不是站唷),我認為GGR不一定可以在目前有吃的下來的可能

就說了~前面有人騎車和武嶺,真的電池不用大,配上高壓充電座(220V),大C數的充電器,就可以達成了

再來,連續爬坡的問題^^

其實油門太猛而限速,並不是電車科技有一段路要走,而是GGR的電池30AH最多3C放電,也就是90AH,當油門太猛,加上遇到

爬坡,GGR是為了保護電池而開啟限速,電池很貴的XD,可能內部的偵測覺得溫度升溫太快太高,會傷到電池,才有限速的情

況發生喔^^
電動機在很多領域早就證明過它的好,但問題始終出在電池科技跟不上,或是過於高昂,像高鐵這類的有軌道供電就沒差


道路微波供電二十年前就有人提出,但建設費用過於高昂。


一顆電池十萬,不知道重複使用下,多久會衰退,又能跑幾公里呢?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電動機在很多領域早就...(恕刪)


現階段TESLA的保固我忘了是幾年,多少公里了,懶的回去找

以目前朋友幫人做電動機車的情況,依照對方的使用情形

目前2、3年聽說好像衰退2%吧~

朋友做電池的好像有採用TESLA放出的專利,作類似的方式的電池

目前電池還是頭好壯壯啦

這都是需要時間去證明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