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商業的大數據庫和睿能大數據的討論

你說的這些感應器獲取的資料,全部都只對想進入換電系統的人有用
我舉個例子,一個20歲男性車主,習慣大油門,每個月採最高資費,走固定通勤線路,大部分去固定的換電站分析後可以得到甚麼結果?
你們知道他的喜好嗎?可以推銷他什麼產品?

你其它說的電池,馬達係數都只對你們日後改進產品有幫助而已,根本沒有商業化的應用

醒醒吧? 這些數據是不是只能幫助你們的貨車能及時送電池而已? 有任何商業化的可能嗎?
越說越露骨了,希望沒影響你們的第四輪融資


iem2000 wrote:
年齡,性別,騎乘里程,油門習慣,資費方案, 騎乘以及換電路線
電池需求, 電量衰減量, 充電速度, 電池溫度/電流, 馬達溫度/負荷
氣溫
車上30個感應器, 電池上25個感應器
一堆有用的東西你說你看不懂不知怎麼使用???
這代表你老了....

靈長類 wrote:
如果你對睿能的大數據認知僅止於這樣,那代表你對能源這塊完全不熟,同時正符合馬雲說的,你看不懂!
我幫iem2000回答樓主一下
大數據分析就是用現有的資料做未知的推估
當然現有的數據也要夠多才有意義(5萬位車主夠多了)
例如用現有車主的習慣推估其他車主可能的習慣
A君20歲買gogoro會買哪些配件
未來的20歲買家或許也會買這些配件
也可以計算出車主年齡、性別、用車里程、保養次數.....等一些數據
來推估未來可能的20歲潛在買家
可能會購買的配件
用車習慣是否要增加電池站或保養中心
用數據可以減少資金在無意義的地方浪費

講一個較扯一點的
光是用戶的騎車耗電記錄
就可以知道這個人是否是單人或是雙載使用
適時推銷雙載的配件甚至推銷第二台

如果常上網購物
會發現下面有一排廣告
購買這個產品的人通常也會搭買下面這些廣告的產品
由一些相近的選擇慢慢抓出大部分人的可能選擇選項
讓企業可以提早準備這些產品銷售
減少庫存量

這個年代的大數據可應用的範圍太廣泛了
我愛一條柴 wrote:
我幫iem2000...(恕刪)

GGR連車都交不出來了,還要數據去預備賣配件
您想法真的跳太大了

需要啥配件,有需要的人早就自己去買了,靠這些數據能增加的利益能有多少
買台機車是要多少配件呢?
個人是雨衣+安全帽就夠了也許有人需要買大鎖
但這些都是建立在賣給GGR用戶才成立,就算以後成長10倍用戶
50萬個使用者,你靠那些數據能比沒數據多賣多少東西?

最可能賺錢的配件搞不好是保險業,騎車數據給保險公司看過,愛騎快車的搞不好會被加收保費
cdx wrote:
GGR連車都交不出...(恕刪)

是要讓現有的資金做最有效的運用
畢竟錢不是無限的
你的問題
就請教睿能吧
我也不知道

以上只是部分大數據的可能應用
我想不必一一解釋大數據可以做什麼
本樓只針對大數據的討論
所以稍微談了一下大數據的分析應用

睿能可以拿來用的大數據會更多
也不是我們這種局外人可以知道的

如果還是不懂大數據能幹嘛
請自己搜尋資料
畢竟大家不是職業的
能回答的也有限
如果只是想砲睿能
那就砲吧
我個人是沒意見
反正下一台車我也是選gogoro
大家都有發言的權力
這個時代很民主的

我愛一條柴 wrote:
是要讓現有的資金做...(恕刪)

政府說前瞻你覺得前瞻了嗎?
GOGORO說大數據你就相信是全天下只有他有本事

真的覺得台灣科普教育需要加強,太多人基礎知識有問題,尤其是政治人物,
雖然我也看不出他們是不懂裝懂,還是懂卻裝成不懂,如果是後者會讓我更厭惡
cdx wrote:
政府說前瞻你覺得前...(恕刪)

這裡不要說政治啦
忍耐幾年就好了
你的問題要找專門人士詢問

大數據不是萬能的
但是可以幫助企業減少庫存成本
並且預測潛在消費者未來可能的選擇與走向
就是幫助企業經營的工具而已
不必想太多
樓主要表達的很明顯

有些數據,花大錢蒐集來
結果不一定有價值

換一種說法是
"取得數據的成本"必須小於"數據本身的價值"....才會賺錢
目前睿能蒐集數據的成本很高,建置了整個實體據點
以及用上了許多額外的感應器....
而蒐集的這些數據卻看不出什麼商業價值,也無法改變營收的結構
所以頂多拿來節省內部成本而已

相較之下,FB蒐集資訊的成本較低,數量又多,資訊含量也多
整個數據庫滿滿都是有價值的資訊,也創造了很大的營收...

但是......歷史上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從垃圾中發現黃金
大家都看過的東西...一般人沒發現的價值,但他卻發現了

睿能的大數據,我也想不出有啥價值
就等待哪個天才有辦法挖掘其中的黃金了~~

may313 wrote:
你…你…你…樓主你PO...(恕刪)

你是沒在關注這版?
魯拉拉一個住中國、娶中國老婆、要到中國企業上班的人
在這板可活耀勒,每篇文章都是在唱衰狗肉
他2年前發了一篇預測文說狗肉必倒
結果2年後狗肉成了電動車市佔率第一品牌
他被打臉的體無完膚,還有臉自己貼文說他"預測精準"
這種人你還怕他被砲轟
摩拜單車第一代的單車成本高達人民幣3000元,第二代Lite成本也要近人民幣2000,摩拜單車的使用次數經過統計,平均每天約2次,每次1元,一年扣除天氣因素,平均可使用270天,所以一台單車一年收入約人民幣500元,還沒扣掉他們的運營成本,德國媒體說這不是共享經濟,這是白癡經濟,按租金收入來看,永遠不可能獲利...
可是摩拜看的不是租金這塊,按摩拜的統計,一台單車約可以滿足8個人,所以當它們投1000萬台的時候,就可以滿足8000萬個用戶,每個用戶的押金是人民幣299,當然有的人會退押金,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會想說反正可以退,就先放著,在2017年的統計,光押金,他們每個月平均有15億人民幣的資金,請注意這是免息的喔,大陸現在短期定存的利息是4-5%,所以利息錢已經放口袋了,再來的就是廣告收入,目前除了摩拜APP上面夾帶的廣告外,車體就是可以放廣告的地方,摩拜創始人在一次會議中,展示了他們掌握的北上廣深一天24H的出行地圖,這麼細緻的車行路線就是廣告主他們想要的曝光點,廣告應用:

所以郭台銘才會在2017年投資摩拜阿

再談個淘寶的周年慶活動,我太太在淘寶的活動中買了一把人民幣1元的梳子,好便宜阿,1元耶,結果她結帳時,才注意到運費要12元..
這不就等於一把13元人民幣包郵的梳子嗎? 哈,其實很多人搶購後,都是好幾個訂單一起結帳的,一沒注意這麼高的運費就會被賺了,他們很黑? 不,他們手段真高明,我覺得這個厲害,是我們台灣人學不來的

好了,回到睿能這邊,如果說有什麼隱藏在換電系統中的商業價值,可以讓睿能先用超低的月租費來搶市佔,在怎麼燒錢也無所謂,因為在搶完市占後,會有比月租金更高價值的東西出現,目前看起來沒有,睿能就只能實實在在地靠賣車和月租金收入維持;我覺得睿能有兩條路,一條就是趕緊找出躲在換電系統中的附加價值,找到後經過評估,嗯,可以cover掉部分月租費,而且搶完市占後,這個附加價值會放大好幾倍來,如果是這樣,就可以再壓低月租費跟燃油車拚,反正我不看月租費這塊嘛,等我市占夠高的時候,我就成功了;

但是假如沒有,沒辦法,就是靠月租費和賣車收入,而目前的月租費根本遠遠不夠,那就老老實實的等客戶到一定程度時,調漲月租費,什麼調漲月租費? 現在就已經被嫌貴還調高? 不然睿能走不下去嘛,對吧? 反正已經有N萬台的車主了,他們不爽也得接受,不然家裡的GGR就是台廢鐵,要走到這步只有政府配合下令禁燃油車才可能

s00701 wrote:
樓主要表達的很明顯
有些數據,花大錢蒐集來
結果不一定有價值
換一種說法是
"取得數據的成本"必須小於"數據本身的價值"....才會賺錢
目前睿能蒐集數據的成本很高,建置了整個實體據點
以及用上了許多額外的感應器....
而蒐集的這些數據卻看不出什麼商業價值,也無法改變營收的結構
所以頂多拿來節省內部成本而已
相較之下,FB蒐集資訊的成本較低,數量又多,資訊含量也多
整個數據庫滿滿都是有價值的資訊,也創造了很大的營收...
但是......歷史上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從垃圾中發現黃金
大家都看過的東西...一般人沒發現的價值,但他卻發現了
睿能的大數據,我也想不出有啥價值
就等待哪個天才有辦法挖掘其中的黃金了~~
其實不用擔心ggr變成廢鐵
真的有倒閉這一天
也會釋出在家充電方案
出售電池給現役車主
當然也得真到那一天

樓主一下擔心睿能資金
一下又說電池規格怎樣
其實真的是過份擔心了
車主都沒在怕了

大陸市場的確很大可以這樣做
睿能在台灣會不會賺大錢
這也無須我們擔心
金主都放心投資了
或許未來睿能有我們不知道的計畫要推行
如果是投資人會貿然投資未知的事業嗎?
也得有前景才會投資
這些金主難道比投資人更笨嗎?

這篇大數據討論應該可以結束了
開放下篇砲睿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