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r0616 wrote:我讓某些粉絲爽個兩...(恕刪) 只有你最知道、最厲害????睿能當初根本不想自己做車他要做的是"換電能源系統規格"所以當時才會說歡迎來談授權他才不在乎其他廠商的電車競爭只要核心掌握住最好是百花齊放、百家齊賣睿能就可以專心在能源管理上所以不管GGR還是山葉電車麻煩大家用力購買
closer0616 wrote:我讓某些粉絲爽個兩天...(恕刪) 雖然你不想了解睿能,但你真的弄錯了。睿能本就是想做的是能源服務,Gogoro車子是為了睿能開發的車子。你在別棟樓說要改買山葉的電動車,其實目前的規劃也會是使用睿能的能源服務啊!
kakeu225 wrote:你在別棟樓說要改買山葉的電動車,其實目前的規劃也會是使用睿能的能源服務啊! 突破盲點之前一直喊不要月租~照里程收費車子換YAMAHA就忽然說要買了到底是口嫌體正直還是為了反而反
這樓釣出一堆go粉,包括我這個go粉也被釣出來了~很多偏激go粉對人不對事,看到C大發言就有他講一定是錯的成見,但我倒不這麼認為試問有哪家國際大企業願意將命脈交到別人手上?當全世界只有一家在做時,你採用他們的系統,生意做到穩定後系統商跟你說,明年要漲價30%,你不能不接受,不接受你的產品就不能動也不用賣了一間跨國大企業有可能接受?,生意還要不要做就跟C大說的一樣,山葉只是在探路而已先推出幾款車試試市場的反應,順便讓民眾慢慢適應改變,等時機成熟,成本更低時再大舉進入市場,提供消費者更好更便宜的商品與服務,否則早就談授權將換電站建到國際市場上去了,還留在小小的台灣台灣就是個試驗場而已還有另一種說法就是應付政府規定的油車電車比例,可以做出換電型式的車種,又不用自己開產線,只要設計圖畫畫給別人代工,成本比自己開產線造車還便宜提出兩種可能,因為我是中肯go粉,不會像某些偏激go粉認為社會還像以前學校考試,一個問題只有一種答案,沒有其他答案,我認為一個問題有無限多答案,也有無限多可能的解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