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電動車的現況以及未來

icewind123 worte:
怪怪,怎麼會有那麼多...(恕刪)


很簡單, 如果新廠有突破性技術當然可能殺出重圍, 問題在投資人和政策...
整天在電動車,不要被政府騙去買電動車好不好。

整天討論電動車,害現在的小朋友都想買電動車。

真男子漢就要騎汽油車,感受引擎的脈動。

最好是騎紅黃牌,才能有路權。

一堆人被拐去買電動車,等於自我放棄路權。

買重機上快速道路,再進一步上國道,才是王道。
icewind123 worte:
現在的市占率不代表什麼啦,因為
大咖還沒出來~...(恕刪)


是光陽+中油嗎?

估計你預估的兩三年內爆發完,他們還是做不出來!
肥貓宅男 worte:
很簡單, 如果新廠有...(恕刪)


照新聞的說法,政策應該確定往電動車方向走了,
油車只會慢慢慢的轉成電動的,變成時代的眼淚

今天也是看到電視新聞才有興趣聊這個
政府好歹有開始關照傳統的車行了,輔導他們開始學著轉型
這麼多人的生計也不是開玩笑的~

而且以後加油站也都不用工讀生了(工讀生哭哭)~
cowwcow worte:
整天在電動車,不要被...(恕刪)


沒辦法阿,
哪一天沒油可加的時候怎麼辦
久了就會習慣了,趁現在趕快多騎一點嘿
eriks626 worte:
是光陽+中油嗎?估計...(恕刪)


市場會逼著她們走,不然就等著被淘汰阿

雖然你說的也是有可能啦
光陽股票沒上市,中油又是國營事業(董事長的位子都有政治因素)

真要那麼廢的話也沒辦法阿
打贏打輸是一回事,有人當陪打,才能激發鬥志,
畢竟燒錢比賽也是要有人跟著燒才旺阿

不過呢,
看一下最新的補助內容

電動機車最新補助政策出爐

用中油電池芯的電動機車,補助多六千~
政策做多~ 6千也不少了~

多家競爭的結果,最後得利的應該會是消費者
(方便,好用,省錢,潮)

不知道換電聯盟有沒有限制成員不能推充電車款,

如果光陽和山葉未來有順便推出1~2個採用中油電池的充電車款的話

那就刺激啦
畢竟中油一定是來者不拒,多多益善,外加有政策的補助比較多
icewind123 worte:
怪怪,怎麼會有那麼多...(恕刪)


又一篇滿滿廢話.01不缺鍵盤CEO啊!
講實在我是蠻失望的,其他裝下裝下的至少還會提下本田山葉的.
你是直接就瞎扯別的去了.唉唉唉!
Wow_Senior worte:
又一篇滿滿廢話.01...(恕刪)


這位兄台,就時事聊聊阿,看幾分腦補給分
別第一句別光說這種噴人的話,也說點有內涵的東西吧

既然是聊天就可以討論阿,你可以站不同的角度來客觀回覆
但能不能別一開口就兩三句噴別人的話阿

這樣很難讓人想和你聊嘿,
我也沒說,我講的一定是對的(腦補不少)
如果你不想聊也不用噴別人吧

國內目前所有的機車就是兩陽一葉
不是有提三葉嗎? 目前他是換電聯盟的阿

換電聯盟也搞很久了,
現在最新的是中油代表的充電聯盟剛出來
有新的元素比較好聊,你有高見的話可以提你個人的看法阿
就算不對也絕對不噴你

鬼扯也要有點理,沒點理還不行的
電視上的名嘴在聊天,不也是扯一堆,
還有古人和歷史故事都可以拿出來
只要能講出一點邏輯又有何仿呢,你說是吧
想請教一下ice 大,你說的大咖就是蘋果?蘋果來台灣賣電機車?你覺得這些事情民國那一年會發生?

icewind123 worte:

電動車要開始白熱化了

大家不要被短暫的現況蒙蔽

大家應該知曉在台灣電動車市場
gogoro是先用錢"燒"出了一條搶先的小小市占率(當然政府補助也有功勞)

但不曉得是否是一條不歸路呢?
為什麼這樣說呢,首先時機

在電池成本還是那麼高,技術還不夠成熟的時後
花大錢切入搞這個大家都還不知道是否能行的模式
也算先行勇者

睿能搞新的東西是用創投的錢來搞,
自己的錢早就燒完幾輪了(燒完再增資),
很多新科技產業剛開始都這樣阿,但是未來如何很難說(看看太陽能)

和網路市場不一樣,創新觀念的先行者雖有優勢,但不一定是能活到最後的

所以真該佩服的是睿能的投資者,真的很敢,
不過他們都是用閒錢投資的,應該也還好(反正不是壓身家賠了就賠了)

至於其他車廠沒看到? 怎麼可能沒看到,下一季充電聯盟就開打了

傳產想法就不一樣,因為本身已經有過去多年的優勢,
花自己的錢總要看清楚局勢再衝
總比當個死在沙灘上的前浪好

目前台灣兩陽一葉
有充換電雙邊壓寶的光陽,壓寶充電的三陽,壓寶換電的山葉(電池錢有睿能來燒,自己穩穩賺車錢)
真正的勝負是在未來的2-3年後才開始

今年局勢已經漸漸明朗了,換電vs充電大戰
優缺點大家應該都討論到爛了

我想說的是另一塊,台灣的電動車未來的市場有多大

全台目前有1500萬輛以上機車,
未來10~15年政策性的全面停賣油車的話

這些1500萬輛的汰換需求,
每輛算5~10萬元(含250以上重車)就好了7500億~1兆5000億的市場
最快分10年,平均每年也有750億~1500億,
當然這個應該是曲線式的成長,這中間哪一年爆發還不知道
(反正市場大餅是有,怎麼畫隨大家)

全球有多少市場?
這是值得興奮的,就像傳統相機轉成數位相機,
影音卡帶轉成CD,CD轉成MP3,Mp4...等

以後傳統加油站,油車機車行再不轉型都要失業了
那些油國都快要趴了
(沒辦法阿,政策和趨勢就是這樣)

而且未來幾年,炒這個的題材的股票一定是大熱門
不會遜色於高科技5G

--------------------

最重要的一點是

現在的市占率不代表什麼啦,因為
大咖還沒出來~
大咖還沒出來~
大咖還沒出來~

殊不知
蘋果一出寶刀屠龍,google不出誰與爭鋒
她們說要用換電,換電就潮,說用充電,充電就high

誰敢說蘋果未來會不會出了個i-moto? google會不會出個G-moto?
(我都想先偷偷去申請商標占個先機了,如果還沒有人申請可能就賺到了)

等電池技術穩定後
蘋果和google應該是用自己的apple或者google系統(畢竟這是他們擅長的),
殺出一條血路,其他廠則會被殺的很慘
那些什麼聯盟都要跪了
在大咖出來前,若沒回本就等著被收割吧
至於只掌握網路的中間平台是否有存活空間,很令人擔心阿

畢竟平台很容易複製,電池技術才是最根本的(而且有難度),
下一個電動車界的大立光,也許是搞生產電池能源的
b90611049-2 worte:
想請教一下ice 大...(恕刪)


這個有8成是腦補的啦
兩成是根據以前蘋果跨界發新品模式猜的(ipod和iphone和電動汽車的投入)
我又不是賈伯斯~就算她們有計畫也不會告訴我阿

不過,我們可以合理的懷疑,只要市場成熟,
她們是有本事跨入這塊,應該沒人可否認吧

電動車我認為算電子產品了,在這些科技廠的涉略範圍
她們的人員沒道理只想做汽車而已

汽車都可以搞了,機車花的錢少多了,
可以順便搞一下阿(關鍵是老闆一個念頭要不要搞)

至於說幾年阿,如果要找人代工切入,也得讓市場稍微成熟一下
3年後市場成熟後也許有機會吧,
如果手機一直變不出來新東西了,換個產業應該也不錯阿(打打小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