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ManCcC wrote:
問題是「未來」
要變通勤車前,所有門市都要有能力把馬達分解維修。
就像油車...哪間車行不會分解引擎修的,可以關了。
如果這台電動車不是定位通勤,哪還不如買台偉士牌有經典加持的回家供著是真的XD...(恕刪)
未來睿能的門市會不會修我不知道
您說問題是未來, 所以您已知道未來門市不會修囉?
桃枝夭夭 wrote:
大宗消費者想換電動車並不只是要一台只能跑60的車...所以他們寧可捨棄便宜卻只能跑60以內的充電車...(恕刪)
桃枝夭夭 wrote:
較貴的GOGORO是CP值相對高的,而充電車的CP值相對低
CcCManCcC wrote:
我不會單純拿電車與電車比較
因為在馬路上都是白牌機車,應該是油車與電車比較
現階段的電車CP值實在是比不上油車,一個不是沒細算就傻傻被政府補助吸引去買的,另一個就是嘗鮮族。
碰到我們這種一算就打退堂鼓...

CcCManCcC wrote:
1. 140公斤載重能跑時速70up
2. 能夠提供2位體重過80的人乘坐(目前125大多座墊都可以)
3. 急速狀態下續航力150km
4. 維修費用同125油車,不會有車禍瞬間爆額的費用,除非整台撞爛無法拆修
5. 維修據點,基本上在市區拋錨要能隨意推到維修據點的狀況
6. 售價不能破8萬
7. 不管電池是月租還是怎樣,平均下來的錢不得超過油車(不要拿那些灌水超愛車型大保養來說油車養護成本貴@@)...(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