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能提出的合作模式,其實是要各廠白做工甚至是賠錢 ,來幫它賺錢

CcCManCcC wrote:
問題是「未來」
要變通勤車前,所有門市都要有能力把馬達分解維修。
就像油車...哪間車行不會分解引擎修的,可以關了。
如果這台電動車不是定位通勤,哪還不如買台偉士牌有經典加持的回家供著是真的XD...(恕刪)


未來睿能的門市會不會修我不知道
您說問題是未來, 所以您已知道未來門市不會修囉?

yurue wrote:
9成以上的人選擇油車,而不選擇電車,就是因為油車的CP值高。
在消費者中,永遠有少數族群,不在意CP值,那些人是Gogoro的主要客源。...(恕刪)


那我這樣說好了, 依照您的說法
九成的人選油車, 是因為油車CP值高
剩下一成的人選電車, 其中有八成多選GOGORO, 所以GOGORO是目前電動機車CP值最高的?
桃枝夭夭 wrote:
大宗消費者想換電動車並不只是要一台只能跑60的車...所以他們寧可捨棄便宜卻只能跑60以內的充電車...(恕刪)


其實我對電動車到達實用性定義前面已經說了

1. 140公斤載重能跑時速70up
2. 能夠提供2位體重過80的人乘坐(目前125大多座墊都可以)
3. 急速狀態下續航力150km
4. 維修費用同125油車,不會有車禍瞬間爆額的費用,除非整台撞爛無法拆修
5. 維修據點,基本上在市區拋錨要能隨意推到維修據點的狀況
6. 售價不能破8萬
7. 不管電池是月租還是怎樣,平均下來的錢不得超過油車(不要拿那些灌水超愛車型大保養來說油車養護成本貴@@)

以上滿足,才真正的是電動車普遍化時代


桃枝夭夭 wrote:
較貴的GOGORO是CP值相對高的,而充電車的CP值相對低


我不會單純拿電車與電車比較
因為在馬路上都是白牌機車,應該是油車與電車比較
現階段的電車CP值實在是比不上油車,一個不是沒細算就傻傻被政府補助吸引去買的,另一個就是嘗鮮族。
碰到我們這種一算就打退堂鼓...



我很期待台灣剩下三大廠丟出東西來和GOGORO拼,日本山葉如果肯砸錢開發那更好
GOGORO這間公司發展對我來說沒興趣
重要的是有競爭,價格就會降,消費者才有享受
CcCManCcC wrote:
我不會單純拿電車與電車比較
因為在馬路上都是白牌機車,應該是油車與電車比較
現階段的電車CP值實在是比不上油車,一個不是沒細算就傻傻被政府補助吸引去買的,另一個就是嘗鮮族。
碰到我們這種一算就打退堂鼓...

其實就是立基點的不同啦

因為這邊是電車版...

所以我就以一個打定主意就是要換電動車的人的想法做出發點(反正幾年後一樣都是要騎電車)

當然以油車跟電車比...撇除掉對於GOGORO車子外觀有特殊喜好的人

只看CP值絕對是選擇油車沒有問題

但是就電車跟電車比...目前CP值最高的還是GOGORO了

其實別說什麼三大車廠...我看nod大說的他們家的車,我就覺得很期待了

有同等級的充電車來跟換電搶市場,對於價格應該就會有波動了

三大車廠要去衝擊自家最賣的白牌油車,

說真的我完全不看好,還是覺得他們還是會把電車重點放在綠牌

電車嘛...還是交給只做電車的品牌來做就好了
CcCManCcC wrote:
1. 140公斤載重能跑時速70up
2. 能夠提供2位體重過80的人乘坐(目前125大多座墊都可以)
3. 急速狀態下續航力150km
4. 維修費用同125油車,不會有車禍瞬間爆額的費用,除非整台撞爛無法拆修
5. 維修據點,基本上在市區拋錨要能隨意推到維修據點的狀況
6. 售價不能破8萬
7. 不管電池是月租還是怎樣,平均下來的錢不得超過油車(不要拿那些灌水超愛車型大保養來說油車養護成本貴@@)...(恕刪)


我會建議, 您大概至少五年內可以不用來電車版看討論了, 因為五年內絕對不會有符合這七項的車子出現
光是第3項, 現在市面上所有的電車, 沒有一台辦得到!
就算要滿足第3項, 第6項也一定爆表.

所以建議您別來了, 因為電車絕對無法滿足您的需求, 您也不會換, 幹嘛浪費時間在這個討論版?

靈長類 wrote:
您說問題是未來, 所以您已知道未來門市不會修囉?...(恕刪)


我的意思就是說現在不適合阿..

未來當然等未來嚕

靈長類 wrote:
我會建議, 您大概至少五年內可以不用來電車版看討論了, 因為五年內絕對不會有符合這七項的車子出現
光是第3項, 現在市面上所有的電車, 沒有一台辦得到!
就算要滿足第3項, 第6項也一定爆表.

所以建議您別來了, 因為電車絕對無法滿足您的需求, 您也不會換, 幹嘛浪費時間在這個討論版?...(恕刪)


1.因為這篇在首頁出現所以我進來..並非我本身有習慣來電車版

2.第三項如果本身能夠續航到300km..那急速下150km就有機會,這算油車標準

3.第六項能達到時,代表油車系統普級化,售價幾乎down到底,有機會,但就不是現在
桃枝夭夭 wrote:
其實就是立基點的不...(恕刪)


我是覺得gogoro應該考慮找Adiva這種車廠

1.三輪+蓬有獨特性
2.小廠應該沒太多經費去搞電車系統
3.這種破20萬的車,真的摔車維修貴,不會感覺太心疼


其實我就很簡單的態度...
我不覺的gogoro爛
也不覺的其他廠牌弄的好

但總是市場要有多種不同型式讓消費者選擇
獨大,對消費者來說未必是好事

期待看良性競爭,前提是gogoro不要先燒光資本收掉

Frey wrote:
你犯了斷章取義加上以偏概全的雙重論述錯誤了, 如果邏輯觀念不是很清楚的話, 還是別回文的好, 不然臉會很腫.....大笑...(恕刪)



引你全文,就算我斷章取義,以偏概全,,雙重論述好了,這裡不是只有我在看你的文章,還有很多人在看。或許還有人跟我對你文的解讀是一樣的。
我不怕被打臉,如果你說的讓我認同,那我會對你比讚,你專業的。就怕你不敢打我臉而已。趕快啦,還在等你對大數據的定義耶,我也希望你一戰成名啊,別讓我等太久
我上個月才去X陽公司開會

只能說現在還沒大廠願意把重心放在電車

因為看不到利益 雖然睿能看起來賣得很好

但其實還是在持續燒錢 說不定哪天資金入不敷出

說倒就倒也是有可能的

再來也是利益 各大廠都有自己的材料工廠或配合廠商

光全台一天賣出的機車材料包括機油 是很龐大的金額

可以說 光賣這些材料都賺的比你賣出的電車總數還賺

睿能在電車賣第一名非常強 但跟油車賣了幾十年來比

真的只是毛毛雨 所以要等電車普及化 沒讓人看到利益的話

真的有的等

一般經專銷店 光維修部分一個師父平均能創造20萬的業績

別懷疑 一家店如果有三個維修師傅 那營業額大概有5.60萬

還不包括賣車的部分 如果改賣電車 可能都要失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