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三 wrote:
隨著電動車已是全球各大車廠的發展趨勢,德國各豪華車品牌正展開馬拉松式的拉鋸競賽,各車廠都大舉投入研發資源以免在此場車界新時代革新中落後,BMW 目標至 2025 年推出共 12 款純電車型,而保時捷最新表態,將於 2022 年前在電動車發展領域投資超過 60 億歐元,較原先規畫大增 1 倍,並確定旗下首款純電動力超跑命名為 Taycan,於明年正式投入量產。
保時捷指出,將於 2022 年前在電動車發展領域投資超過 60 億歐元,金額較原先規劃多出 1 倍,增資的 30 億歐元中,有 5 億歐元投入 Taycan 車系和周邊基礎設施的開發,10 億歐元挹注於現有車型電動化和油電混合工程,7 億歐元投資尖端技術、充電設備和智慧移動生活建置,其餘用於擴充生產線。
賣油車也很賺錢啊,那為什麼BMW要投資電動車,還投資那麼多錢

都跟你說了 跟環保無關 油車一年能賣幾台 ??

假如規定禁止油車上路 當然只好買電動車 電動車的銷量大概暴增十倍

總之 跟環保無關 ~
登卡普 wrote:
這不是勞不勞煩檢察...(恕刪)


自行向法院申告雖說提告即成立行為
但在現實中尚未經過調查
除了兩造與神事前沒人知道事實為何
或能預知是誣告行為亦無法阻止

而對方若告民事
你確定檢查官會替提誣告公訴?
會不會他自己反被調查
miamivice wrote:
而對方若告民事
檢查官會提誣告公訴?

你的法律常識有待加強!非告訴乃論就是一般說的公訴罪,如:縱火、強盜、詐欺、誣告...等等。

公訴罪是檢察官要主動出擊,是代表國家代表人民主張正義,不是誰公訴好嗎?就算兩造和解,

或是提告者要撤回告訴都沒用,這是一路偵查到底,只要有犯罪事實就是辦到底,沒有撤回

告啥民事?在01是有誰欠誰錢嗎?還是有啥買賣糾紛?不然干民事啥事?扯遠了吧?
miamivice wrote:
自行向法院申告雖說...(恕刪)

點了你的頭像後才知道,原來你有PO車禍賠償的文章,怪不得你會扯說告民事!

你那種車禍賠償就是金錢方面的,屬於金錢方面的糾紛是要告民事沒錯。


登卡普 wrote:
你的法律常識有待加...(恕刪)


開頭就說要看告什麼了…

而告刑事但卻是有所本非虛構
只是證據不足或認知不同未獲罪
單看“無罪之結果”要檢查官自行偵查甚至起訴
這發生了可能性應該更低
說不定反控時檢方自己就將誣告這罪擋下來了
miamivice wrote:
開頭就說要看告什麼了…
.
.
檢方自己就將誣告這罪擋下來

你的這句要看告什麼是啥意思?要告什麼可以自由選擇嗎?這是哪一國的法律?這麼人性化?

檢方自己擋下來?這意思是檢察官吃案耶?檢察官只會依證據起訴或不起訴,不會擋下來吧?


噤若寒蟬 wrote:
火力發電變換成大量散佈在空氣中的pm2. 5而已
風吹到哪就到哪
無論你是不是跟在油車後面
就算你在家也吸得到
吸好吸滿


衛星加濃 wrote:
簡單說明
油車廢氣自己吸
電車廢氣台中人吸
這樣秒懂吧

登卡普 wrote:
你的這句要看告什麼是啥意思?要告什麼可以自由選擇嗎?這是哪一國的法律?這麼人性化?


當事人要告人可不由檢方提公訴
可以委任或親自上法院提自訴
提告者當然可以自由選擇要告什麼
要不要成立是別人的事不會妨礙其提告權利

登卡普 wrote:
檢方自己擋下來?這意思是檢察官吃案耶?檢察官只會依證據起訴或不起訴,不會擋下來吧?


何必吃案
職權之人證據適用於否效力如何都是份內決定與解釋
你說是證據就是證據?
他說是才是
說證據不足就不起訴不就擋下來了?
至於是否真是不足或一派胡言瞎說
你可以去檢視你高興就好
當然你也可以自訴對方如何隨你便
油車的排煙是到處跑,根本無法控制,而發電廠的排放可以集中處理,甚至核能就沒有空汙問題,核廢料也有新雷射技術可處理了。最簡單的,當你停等紅綠燈時有多少隻油車在你旁邊排放,肺腺癌已經越來越年輕化,初期沒什症狀,多一發現就三四期,只剩三年可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