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冷回馬斯克:電動車並不環保,那只是一種生活方式

ace ventura wrote:


說老實話 本來不...(恕刪)

那些把環保掛在口中的,不清楚他們為什麼?
環保從自己做起,宣揚什麼!
298305漳泉 wrote:
那些把環保掛在口中的...(恕刪)


難道是要求別人自己卻什麼也不做嗎...
肥貓宅男 wrote:


難道是要求別人自...(恕刪)

我做了,但是沒有幫特定廠商說話!
可是我也覺得跟環保扯不上關係!

ace ventura wrote:
...(恕刪)

說了那麼多, 就只是一再來來去去的跳針鬼打牆
"因為火電很髒, 台灣多用火電, 電車有用電, 所以電車也很髒"
多年來看了太多遍了, 這本身就是毫無邏輯.
你底下發言的其他謬誤相較來說變成小問題了~


> 戴奧辛來源很多 跟很多重工業和焚化爐有關 跟"車輛"關係很小 (最多只有4.7% 美國)

連發好幾篇扯說 煤電廠有很多, 油車完全沒有 戴奧辛 的人不就是你嗎?
現在有很多各國和各研究單位, 連你自己找的資料也都一致說油車也有, 數字算出來也相當, 表示有相當可信度;
你又突然改口說關係很小, 話都是你在說. 發電也不是 "重工業和焚化爐".
那照你同樣的標準, 這個煤電的數字(x 電車用電率)關係算大還是小?


>. 除了美國 台灣 澳洲 以外, 在其他國家(包含日本 中國 歐洲 巴西 南非) 車輛(汽油和柴油)並未列入戴奧辛排放來源 (其實如果把柴油去除 應該是幾乎沒有) 你知道為什麼嗎? (難道其他國家沒有車? 還是都是電車?)

早年的台灣環保署發的報告, 許多汙染物項目也沒有在計算 "移動汙染源",
沒有計算不代表沒有, 只是他沒想到要計或測量很困難.
環保署只有要求車輛排氣要符合 CO, NOx, NMHC, THC, (PM 是7期環保以後才有的規範, 所以6期以前的車不會排放 PM?) 等等規範, 所以油車不會排其他汙染物?
油車也會排戴奧辛(比最髒的火力電車多數倍), 鉛(比最髒的火力電車多數十倍), 砷(和最髒的火力電車差不多), 汞(比最髒的火力電車少1~2個數量級), 及各種重金屬.
我前一篇附的台灣2016環保署發的報告和莊教授的報告連結點進去看也知道,
許多統計在圖面上或在內文中都有說明 "移動汙染源不計" 或是 "只計算固定汙染源"
各地行業別工廠鍋爐煙道檢測,
當初移動汙染源(只計 TEDS 手冊之 "點源", 未計 "線源")沒有想到要去算.
近年來出的報告才注意到要計移動汙染源, 才漸漸加上去.

> 戴奧辛排放來源其實如果把柴油去除 應該是幾乎沒有

我前一篇附的台灣2016環保署發的報告 表4-4,
汽油車戴奧辛排放系數是輕柴油車的3倍, 是重柴油車的10幾分之1 (我也覺得怪? 排氣造假?),
汽油車戴奧辛排放量是 1.21%, 輕柴油車 0.07%, 重柴油車 2.15%, 機車 0.91%;
我前一篇也寫了, 另一連結中央大學那篇有特別分出 "無鉛汽油" 比普通汽油的確是少很多,
但相較於發電(x 電車用電率), 我也不會稱之為 "幾乎沒有".


> 台灣 的 燃煤發電 佔戴奧辛來源10.5% 天然氣 6.4% 車輛 是 3.1% (台灣自己公布的 雖然存疑3.1%怎麼來的)
> 就算全部車輛改成電動, 那還不是要增加天然氣發電? 那天然氣的 6.4% 戴奧辛排放 是不是要再增加到 10% 以上?!

顯然你的解讀有明顯錯誤.
天然氣的 6.4% 戴奧辛排放? 全部車輛改成電動會造成再增加到 10% 以上? 這怎麼胡扯來的?
天然氣, 照各種找的到的汙染清冊, 戴奧辛和各種重金屬汙染可以說是 "幾乎沒有",
莊教授還多次大聲鼓吹 (最乾淨的)煤電汙染是(最乾淨的)氣電的100多倍,
你天然氣 6.4% 是哪來的? ==> 再增加到 10% 是哪來的?
你以為 10幾年前 2008 的 "Fuel" 是指 "天然氣" 嗎?
那是 "燃油",
從環保署清冊(也就是我前一篇附的台灣2016環保署發的報告 表4-4)
可看到近年來工業燃油(不只發電, 其中包括發電和其他工業油爐加總)排放戴奧辛占 1.52%.
現在 台灣 油電 已經用的很少, (如果再 x 電車用電率 = 占不到 0.1%)幾乎可忽略不計.
全國平均每度電發電的汙染可以說幾乎 "就是每度煤電汙染 x 4成" 的量 (硬要算就是加權 油電汙染 x1成, 和忽略不加差不了多少).


>. 沒人把 "電車的電" 完全等於 "燃煤"發的電.
> 可是事實是 現在台電 38.9%的電來自燃煤 38.7% 來自天然氣, 新增的發電機組(可穩定長時間供電)的不是天然氣 就是 燃煤, "最大部分的電"來自燃煤 不是嗎?

你說 "沒人", 下一句接著又立刻自己打自己臉~
"事實是.. 38.9%的電來自燃煤 38.7% 來自天然氣, 新增的發電機組...最大部分的電來自燃煤..."
這言下之意不就是要怪到電車頭上嗎?
不然在這裡說這句話和電車的邏輯關係是什麼?
油車全部改成電車, "燃油的汙染會減少多少?" "發電的污染會增加多少?"
如果你不完整考慮前列2項, 或其中1項你不知道, 那你這個推論 就是 "骯髒的火力發電" 汙染 完全怪到 "電車的電".
實情是 "電車用的電" 只占全國的用電不到 10% (只算機車則不到 1%).
為什麼 骯髒火力發電 的汙染過錯全由電車承擔?
如果油車全換成電的, "骯髒的火力發電" 的汙染, 只有其中一小部分是 電車造成的.
如果照你的邏輯, 同理, 骯髒火力發電 的汙染
為什麼不算到石化煉油頭上? 為什麼不算到冷氣? 3C 手機頭上?
你說 "新增的發電機組",
改用電車, 台灣要新增多少發電機組? 火力發電 的汙染會增加多少? 缺電缺口會增加多少?
"電車用的電" 只占全國的用電不到 10% (只算機車則不到 1%),
電車用的電 **不必** 在用電尖峰使用, 也就是改用電車不必新增任何發電機組.
如果算全部的車輛, 用你的數字, 就是 燃煤發電 10.5% ==> 增為 11.55%,
(天然氣的 6.4% ==> 增為 7.04%, 這項顯然是你誤植, 不計)
車輛 3.1% 的汙染完全減掉, 發電汙染%數字增加 1.05%,
從你的數字也明確得出油車排放 戴奧辛 是最髒火電的電車排放的3倍.


> 要增加"燃煤"發電量 那就是不環保 (不管那個讓缺電缺口增加的裡由有多環保) 這就是"假環保"

講這什麼毫無邏輯的鳥話?
那高鐵, 捷運, 台鐵燒煤柴油=>電氣化, 電公車, 燒木材,燒炭=>電爐, 油燈=>電燈, 這些改成電的也要增加發電量, 也全是"假環保"?
現在發電並不是0汙染, 可見的未來短期間也不會是,
任何使得用電增加的行為, 都會增加發電量,
增加發電量就會增加發電的汙染. 照你說任何使得用電增加的行為就是"假環保"?
你的意思就是無論任何理由都不能增加一絲一毫用電 => 燃煤(或任何不是0汙染的發電)?
這種說法才是真正的假環保.
如果那個增加的理由很環保, 使得增加的發電(=>燃煤)汙染量, 遠小於那個理由所帶來減少的大量汙染量,
加總之後整體汙染量大幅下降,
那就是真環保. 除非你選擇根本不做這件事, 那這樣你來機車板討論什麼?
改用電車整體汙染量會大幅下降, 各國各種研究機構也都說明事實確也是如此.
"缺電缺口" 也不會增加.

而且, 這種說法顯然是 "攻擊稻草人" 及 "選擇謬誤" 等最初階邏輯謬誤.
為什麼那個增加的理由多環保, 不管確實可以減少多少汙染, 一定會只有使得發電(=>燃煤)汙染量增加?
"那個理由多環保" 和 "燃煤汙染量減少" 是可以同時成立的.
這2個項目是獨立的~ 是獨立的~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說了那麼多, 就只是...(恕刪)


個人感覺油車全轉電動車電量用量減少, 只重點擋到一堆人不想進步, 只想留在原地或肥貓及不想改變領爽爽的人~

想想油轉電如生產零件更少所以電用量變少及資源浪廢。

開採石油-運輸- 洩油-運輸-煉油-運輸-洩油-加油(這部份省了很多電及能源)

而且電動車充電把台電離峰的時候的電儲存起來 避免浪費,這是gogoro 在講
利用率, 所以台電長久晚上浪費部份, 被gogoro 换電站補起, 所以全轉電動車根本假議題, 其怪在充電自行車沒事, gogoro 就有事,gogoro 换電站不就

是大型充電站只是方便又不占空間最優值方法, 以前及現在充電站, 才是浪費空間占位置,(插電式) 而且最87

的是一台機車占一台汽車空間是那招, 這種給電動車用如特斯拉, 而不是給

機車用浪費, 這種差不多
5年內就會全部消失或更快。

油車真的太臭又發熱又很震早早就要淘汰產物, 只是現在得利者在反抗, 可是當全球政府都要大量發展時, 落後者只能被喊多少都要買單。
298305漳泉 wrote:
我做了,但是沒有幫特...(恕刪)


我們也沒有幫特定廠商, 但是我認為環保能做就做, 不要等失去了再後悔...
肥貓宅男 wrote:


我們也沒有幫特定...(恕刪)

問題是你買了沒有?
沒有買一直說,不是很奇怪!
298305漳泉 wrote:
問題是你買了沒有?沒...(恕刪)


一直問還叫別人不要說,不是更奇怪
298305漳泉 wrote:
問題是你買了沒有?沒...(恕刪)


誰像你們閒時間一堆, 我這甘苦人從早到晚都在忙, 還沒去看車...
電動車最不環保的是電池。

電力來源不是電動車本身的問題。

以人類的角度去看的話,用火力發電,那電動車的電來源環保程度就比較不好,

以水力、風力、太陽能發電的話,電動車的電力來源環保程度就比較好。


但在對於電動車不環保的批評,很大部分都還是用火力在討論。

我認為這是二件不同的事。

一個是電動車本身的環保問題,一個是發電方式本身的環保問題。

電動車之於油車,改善了車子本身的環保問題,但是電力來源目前還是不夠純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