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是未來趨勢,但台灣缺電...

CcCManCcC wrote:
前面我也早說過吹西南風時台北會被中部污染影響到
但是台灣還好,不太容易出現對岸那種等級....根本史蒂芬金的迷霧驚魂...
氣象局有模擬風力風向的網站
如果你常觀察這個網站,可以發現大陸內陸的平均風力遠小於台灣
另外台灣土地小又四面環海,總排放量小,一擴散就到海上...

如果台灣跟大陸的空汙總量和擴散條件相似,結果會差不多!

風場預報顯示圖
chiashin wrote:
氣象局有模擬風力風向...(恕刪)


雲科大的研究,有名有姓!

CcCManCcC wrote:
大卡車.客運來個大罷工.包圍機場..政府怕得要死..有辦法嗎?沒有


真的沒辦法嗎? 不願意付上足夠的代價罷了
我大概算過一台大貨車的PM2.5排放大概相當於200台機車以上
如果政府補助大貨車汰舊或強化空汙防制設備的金額
拉高到相當於200台機車的補助金額(200萬以上)
應該可以解決很大比例的問題

但是政府為什麼不這麼做?
說穿了, 還不是施政優先順序與政治利益的考量
過客4112 wrote:
我大概算過一台大貨車的PM2.5排放大概相當於200台機車以上
如果政府補助大貨車汰舊或強化空汙防制設備的金額


其實我覺得都不該補助,應該業者自己負擔
包含民眾機車也是,沒錢就別騎車開車,去搭大眾運輸

政府只怕選票,該夠力的時候不夠力,那些疫苗有的沒的又莫名堅持
298305漳泉 wrote:
雲科大的研究,有名有姓!
這是五六年前的研究成果,10年前的數據
但中國大陸過去幾年已經大力整頓空污
你覺得還適用嗎???
CcCManCcC wrote:
其實我覺得都不該補助,應該業者自己負擔


那就需要更大的Guts了

政治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
因此對於特定的政策給予不同的資源投入來加以引導是很正常的
近的就好像購買節電家電免貨物稅, 遠的如科技業的投資抵減

當然不同的議題有不同的尺度,這些都是可以討論的
完全不補助而執行退場機制, 是理想化的想法
實務上要推行會是困難重重
CcCManCcC wrote:
其實我覺得都不該補助,應該業者自己負擔
包含民眾機車也是,沒錢就別騎車開車,去搭大眾運輸
之前看過報導,二行程機車的污染是四行程最新排放標準的【數十倍】
所以前面提供的數據,二行程的數量遠遠少於四行程,但污染總量差不多!
chiashin wrote:
這是五六年前的研究成果


空汙的問題建議還是儘量使用新的資料
否則很容易跟現況脫節

11年前的30%, 現在還一直拿這個說嘴是真的過時了

就以 TEDS10.1的推估資料來看
2010年的全國PM2.5 產量為 73510公噸
2015年 TEDS10.1的基準年 已經降為 63743公噸
少了1萬公噸
推估 2021年更會降為 56292公噸

11年之間, 差了至少20%以上
Wow_Senior wrote:
一公升汽油就讓gogoro 行駛80公里 你哪台燃油速可達能辦到
80公里是不是一般燃油速可達的平均的兩倍

他的算法我本來就沒太大意見啊
我只針對「用引擎發電給電動車的馬達用 可用的里程就是燃油車輛的兩倍」提出質疑
一公升油給電廠燒能跑80公里
換作給效率不到電廠一半的發電機燒能跑多少?
過客4112 wrote:
空汙的問題建議還是儘...(恕刪)

所以你覺得台灣的空氣品質,一年比一年好嗎,污染不是只有PM2.5?
我怎麼沒有感覺,也沒有學者說污染變少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