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oy200 wrote:
這可不一定哦!問問...(恕刪)


這樣的說法讓支持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的人情何以堪
不過這離題了,雖然正好就是你說的狀況

之所以要補助,就是對這產品的未來是有所期待的
而現況尚未能對現有產品形成絕對的競爭優勢
因此給願意在初期投入燒錢的廠商一些鼓勵
當然對願意從口袋掏錢的各位也是一劑強心針

換個角度說,如果今天這產品已經超成熟
不管價格、續航力、動力、使用方便性通通屌打現有油車
那...請問幹嘛要補助?油車自生自滅就夠了

您說的對,補助根本不應該是現在這樣齊頭式平等
更不該是雨露均霑的方式在發放
對於一些十多年來根本沒有進步的產品與商業模式
連研發設計新產品都不願意投入的廠商
或是多年補助後仍然未見成效的阿斗
政府應該做到監督與篩選的責任
直接將這類根本只是想搭便車的踢出去
但不幸政治現實就是年初發生的狀況
運行實績最佳的產品,在都已經通過一連串考核準備公告成公規時
承辦單位又唯恐被扣上"圖利廠商"的大帽子
所以又回到您所說的大鍋飯情況
這政府真的垃圾,您說的對!

guderian wrote:
連研發設計新產品都不願意投入的廠商
或是多年補助後仍然未見成效的阿斗
政府應該做到監督與篩選的責任...(恕刪)


齊頭式的補助本身就有爭議,就像大大說的,有些根本無心在此戰場的廠商,只要「資格」符合也能領補助,這樣的補助一點意義都沒有!
但我更在意的其實是補助的模式!一定只能售價補貼嗎?政府對這些廠商而言難道沒有其它的存在意義嗎?廠商遇到哪些技術性問題呢?政府資源可否介入?前陣子不是老說想組「國家隊」嗎?又說ggr非常適合小範圍的都會區,那有沒有想過到各先進國家都會區駐點呢?例如東京。過程一定會遇到許多難題,透過國與國的交涉,或許會順利許多!政府可以幫多少忙呢?當然這也要廠商本身有意願才行啦。

廠商究竟有多少意願並做到什麼程度?真的只有老闆才知道,也無法勉強。
其實看看國內車市生態,政府封鎖市場其實就已經是幫了車商最大的忙了!這種情形下還要再給予價格補貼?難怪國內車價水準是世界第一高!消費者權益何在?而在這樣的「溫室」環境下又能激發出多少車商的競爭力?為什麼連研發設計新產品都不願投入的廠商可以仍舊有穩定的市佔率?沒有競爭的寡佔甚至是獨佔市場,消費者往往花一流的價格卻只能買到二流的商品!這樣的扭曲市場,廠商只要做出二流的商品就能享受一流的利潤!還需要追求卓越嗎?大概不必吧。
xboy200 wrote:
齊頭式的補助本身就...(恕刪)


之所以會變成直接將補助款給消費者,而非補助廠商
這要回頭看十多年前一連串的補助案悲慘的成效
拿電動汽車來說,每年數億元的預算直接砸給廠商與法人合作
一堆的科專計畫,大把大把鈔票砸給廠商的結果
就是現在市面上還是沒有任何一台國產電動車可以買

從這邊可以觀察得到,本身已經有利基市場的廠商
為什麼要花額外的預算、負擔更高的風險去開發新技術?
即使拿了大筆公家的預算,最後也只是想著達到計畫的KPI
讓大家在結案時都能開心拍手開記者會宣告計畫圓滿成功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對於已經擁有十倍以上油車市場的廠商來說
電動車根本就是比雞肋還不如的東西
不管你給他再多預算、再多保護、再多優惠他們都不會想去碰
為什麼?因為油車實在太好賣,在政府莫名法令的推波助瀾下
給了廠商用不完的漲價藉口,立意良善的法規都成了雞毛令箭
"五期漲價、六期再漲、怠速熄火漲、ABS又可以漲"
過了這麼多年,大家有看到國產機車品質提升了嗎?
唯一提升的只有售價,加上成本幾百元的零件,車價可以調幾千元
還會有不明就理的護衛隊怕車廠虧錢認為漲價合理!
有這麼高的利潤來源,誰會想碰電動車?

電動機車政府直接補助給民眾或許讓很多人不解
在四年之前整體的成效簡直可以用笑話來形容
油車廠不力推,連只有電車業務的廠商也拿不出像樣的產品
就這樣電動機車成了只有年長者或是極少數環保人士的選擇
直到光頭推了個莫名其妙名不見經傳的品牌出來

沒錯,狗車離完美還有差距
但卻已經是這十多年來電動機車對油車威脅最大的一次
因為他提供了真正接近油車的動力,在搭配換電系統後
在區域內也有了足以與油車匹敵的續航力與方便性
買電動機車不再需要住透天、搬電池
即使你只是個租房子的大學生,也可以不用改變騎油車的習慣
差別只在於你要去的是換電站,而不是加油站

一開始一代應用了鋁沖壓車架、單臂前懸
甚至比當時多數汽車完善的物連網界面
說實在,初次看到這產品只有一個感覺:
"這公司穩死的"
這樣的產品實在超越市面對手太遠,遠到根本沒必要
只會讓成本過高造成一開始推行上的困難
加上一般人對電動車的刻板印象與月費制度
都不是短期內能讓市場接受的做法
而一開始的訂價風波和後續的降價退差價也反映了這些問題
在這個階段,油車廠都是以看笑話的心情,繼續快樂的賣油車

但在二代推出後,隨著換電站越來越多,銷售量穩定上揚
到了禁售燃油車的最終時間表已經被排定
甚至經濟部準備公告以光頭的作為公規換電系統之後

油車廠笑不出來了

這是確確實實的威脅,而他們手上沒有可以對抗的武器
不是對手太強、不是政府太殘忍,而是他們浪費了太多的機會,太多的時間
更因為市場上從來沒出現過不具任何造車背景與經銷體系
就能從國內外募集大筆資金的對手
在國內家族企業掛帥的環境下,養尊處優的他們
根本也沒遇過有對手可以不計盈虧,就只為了推動一項技術的運行

而這些,在國外根本司空見慣
多少現在知名的跨國企業電商,當年就像這樣,靠著募資
靠著吸引人的信念與產品,一塊一塊咬下被視若禁臠的市場
而這些國內的龍頭廠商,直到最近的記者會,仍然談著"賺錢"

他們不會懂,為什麼可以用賠錢的方式來經營企業
他們更不會懂,為什麼要犧牲自己的利潤來提升客戶的體驗
也有更多的消費者不懂,為什麼要選擇還是有相當多軟肋的狗肉

因為這是這麼多年來,第一次有一間廠商真正想改變些什麼
而不單單是談利潤、談成本、談商業利益

狗肉不完美,但這恐怕是讓那些含金湯匙出生的老闆好好反省的一次機會



guderian wrote:
之所以會變成直接將補...(恕刪)


說的太好了
政府快點禁油車吧!
少了汽油1公升6.83元,柴油1公升3.99元的貨物稅,看看還有多少能力補貼電動車!
我是新北人
目前地方政府補助已額滿
花不下去
所以明年有緣再說囉~~~
江霓 wrote:
政府快點禁油車吧!少...(恕刪)


補貼是空汙基金

xboy200 wrote:
這可不一定哦!問問...(恕刪)
無腦政府選在產品最不成熟、車價最高的階段給予價格補助,這個政府要嘛無能,要嘛就是官商利益勾結,選一個吧。

正是因為高價不成熟才需要政府給補助去活絡市場
就跟太陽能一樣
guderian wrote:
油車廠笑不出來了

這是確確實實的威脅,而他們手上沒有可以對抗的武器
不是對手太強、不是政府太殘忍,而是他們浪費了太多的機會,太多的時間
更因為市場上從來沒出現過不具任何造車背景與經銷體系
就能從國內外募集大筆資金的對手
在國內家族企業掛帥的環境下,養尊處優的他們
根本也沒遇過有對手可以不計盈虧,就只為了推動一項技術的運行...(恕刪)


大大詳細的回覆卻讓我更覺得禁止油車生產是很難達到的事,因為「共犯結構」不會為了環保而犧牲結構成員的利益,否則今天就能廢掉ARTC了!或者至少廢掉50%進口稅金!讓國產油車商自然淘汰~

看過幾位gogoro車主的評價,我覺得除了極速以外,續航仍然是個大問題!如果將速度維持高速行駛,可能幾十公里就要找換電站了,ggr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只要能滿足騎士的需求,電車取代油車並不是不可能的;但反過來說,如果電車壓根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政府欲透過法令強制禁止油車的生產,這等於要強迫民眾選擇無法滿足其需求的電動車,這是非常不可行的!政府現在該做的是設法讓現階段的電動車或是周邊設備有跳躍性的進化!而不是一昧的給予價格補助!
目前的gogoro掛牌數不知道有沒有十萬台?但台灣機車掛牌總數是破千萬的!ggr確實殺出一條血路!補助後的價格也相當於50cc油車的價格,非常有競爭力!但掛牌數終究是現實的!政府想要將這一千幾百萬台油車全部填海!然後叫大家全改騎電動車?這顯然不是價格補助可以辦到的!但這些納稅人的血汗錢終究還是花下去了,然後呢?希望不要像大大說的「沒有然後」了。

orea2007 wrote:
正是因為高價不成熟才需要政府給補助去活絡市場
就跟太陽能一樣...(恕刪)


不知道目前大型的大陽能設備在經過政府補助後是否活絡了?一般民眾是不是家家大多有一定程度的太陽能設備?顯然不是!

因為價格太高,所以負擔得起的可能是中產階級以上的家庭!但弔詭的是這些相對有錢的家庭難道真的需要政府補助才買得起這些太陽能設備嗎?當然不會有人嫌補助太多啦!就算我很有錢,政府能補助我八萬,我還是很開心嘛!但全民納稅錢應該這樣花用嗎?

電動車補助,許多人說政府拿全民的血汗錢當大爺!拿現金直接補給廠商!但有一派認為這補助其實是給人民的!不是給廠商的!
樓上也有大大舉例,補助前的ggr售價為7xxxx,補助後為7xxxx,廠商根本沒差!是拿到補助的消費者賺到了!真的是這樣嗎?

拿掉補助,ggr還敢開價7xxxx嗎?賣得動嗎?要4xxxx才賣得動?那廠商就要想辦法提升自己的競爭力,設法將售價壓到4xxxx。但是政府卻在這個節骨眼跳出來說:不用緊張!我來幫忙了!結果就是消費者看似只付出4xxxx,但廠商實收7xxxx,中間的價差當然是全民買單了!很好啊!但全民買單能買一輩子嗎?聽說市佔達到某個目標,補助就要撤下了,那4xxxx要恢復成7xxxx嗎?這樣能普及嗎?不能?那之前政府補助全民買單是在買開心的?市場有活絡嗎?浪費啊!
自GOGORO上市以來,大致上每年電動機車補助名額都是五月或六月就用完。
如果像某些人所說的拿掉補助GOGORO就競爭力很差,那應該每年下半年GOGORO都會賣得非常差才對。

可惜銷售報告並不支持這種推論,真讓酸民們失望了。



至於說到續航力,我們每天都在騎了,這些事情車主通通知道。
只是我們比較能分析,知道這是現今化學、材料學、生產技術等綜合限制因素。現在電池能量密度還比不上燃油,這實在不需要你們這些酸民每天照三餐鸚鵡叫。

某羊受補助保護數十年,從燃油機車到電動機車通通沒有國際競爭力,東西賣的賊貴還成天忝不知恥的受訪說我們已經研發多久多久...會選購GOGORO最決定的因素就是:「我不想再給這種垃圾廠商賺我的錢!」

塔綠斑網軍頭子已成淡水河浮屍,各位綠網軍繼續助紂為虐不怕成下一位?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