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柑仔店,再怎樣多裝幾支日光燈管,也不會變成7-11 的!!

別人說不定是家樂福.或全聯
MaxKK4125 wrote:
傳統的柑仔店,再怎樣(恕刪)


7-11早就不夯了沒人想變7-11

現在大家比較想變全家或是全聯

光陽有錢燒不用擔心

比較要擔心的是睿能的銷售量

連首席馬達工程師都離職了

這幾年出的車都是沿用之前舊馬達

老狗變不出新把戲??
MaxKK4125 wrote:
傳統的柑仔店,再怎樣(恕刪)

有差嗎?

我管他是柑仔店還是7-11?
消費者能買到便宜又好用的產品就是好店!!


如果一家獨大卻不知長進
產品又貴品質又爛
那就一定要有第二家...第三家...第N家....
有競爭才有進步
消費者之福啊
7-11不是絕對,
也不是沒有7-11開到倒的。
同理,有競爭才會有進步,
消費者才會有更多選擇~
MaxKK4125 wrote:
傳統的柑仔店,再怎樣(恕刪)


我關心光陽的油車主力機種racing S150的下一個大世代改版!
不是要把中間的液晶改成導航,怎摸作!
我很害怕光陽做不出來導航機螢幕,做出來車價又要灌5000上去!
還有....為何racing S右邊的按紐,中間有一片狗皮膏藥貼起來!?
顯然這殼是預留給下一次小改款使用開殼的!
真難看!

都賣到10萬塊了!
把他磨平或是隱藏起來會很困難嗎?
幾百塊的黑殼耶!
有夠落漆的龍頭!
30cmbird wrote:
7-11早就不夯了沒人想變7-11

現在大家比較想變全家或是全聯

光陽有錢燒不用擔心

比較要擔心的是睿能的銷售量

連首席馬達工程師都離職了

這幾年出的車都是沿用之前舊馬達

老狗變不出新把戲??


不,這點是正好相反的,首先…各位肯定有個疑問,國內也好、國外也罷;機車也好、汽車也罷,為什麼傳統的汽機車生產廠,總是在電動汽機車上面的發展停滯不前?總是那些新創立出來的公司來衝刺?

答案很簡單,因為電動汽機車直到今天,也都還不是一個能獨自競爭的產業,它若不是靠著各國政府各自給的各式各樣補助,根本也就生存不下來…(所以我說…睿能有獲利財報了嗎)

但新創公司與傳統公司的差別就在於這裡了

傳統公司的股東,大多是要領股利分紅的,像是親族、老員工都常列在其中,股利重點會來自於公司至少有一定程度的實質獲利。因此,這些公司在不違背股東的思維下,自然不能投資一些明顯會過度燒錢的產品。

而新創公司的股東,大多則是投資客,投資客不管這些,他們要的是『市值不斷炒高,讓自己逢高之後即可賣出脫手』,所以新創公司大多不用管產品會不會賺錢,而是要作一些能吸引民眾目光的產品或事情,就對岸的講法,也就是『造夢、講故事』的能力要強大,然後不斷的炒高市值即可。

所以就能用的資金來說,光陽遠遠沒睿能來得多,於是一直虎頭蛇尾,只是淺淺的切入看風向,然後回頭繼續賣會賺錢的燃油車。
我要笑死,這不就跟當年種花電信老大哥心態一樣嗎?

別人後進之秀就說不成氣候,果然不愧是靠錢疊出來的企業,

短短五年就養成官僚風氣
電動車現在根本還是小眾市場,自以為新潮,就嘲笑別人是柑仔店
結果整個市場幾乎都是柑仔店把持
通常賺錢的都不是第一家新創的公司
這樣有回答這個問題了嗎?
就賺錢來說
相對gogoro,我比較看好光陽
畢竟光陽早已走出台灣

"絕大部分"死守台灣市場只有死路一條
去看看Nokia是怎樣在手機界翻車的案例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