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cmbird wrote:
7-11早就不夯了沒人想變7-11
現在大家比較想變全家或是全聯
光陽有錢燒不用擔心
比較要擔心的是睿能的銷售量
連首席馬達工程師都離職了
這幾年出的車都是沿用之前舊馬達
老狗變不出新把戲??
不,這點是正好相反的,首先…各位肯定有個疑問,國內也好、國外也罷;機車也好、汽車也罷,為什麼傳統的汽機車生產廠,總是在電動汽機車上面的發展停滯不前?總是那些新創立出來的公司來衝刺?
答案很簡單,因為電動汽機車直到今天,也都還不是一個能獨自競爭的產業,它若不是靠著各國政府各自給的各式各樣補助,根本也就生存不下來…(所以我說…睿能有獲利財報了嗎)
但新創公司與傳統公司的差別就在於這裡了
傳統公司的股東,大多是要領股利分紅的,像是親族、老員工都常列在其中,股利重點會來自於公司至少有一定程度的實質獲利。因此,這些公司在不違背股東的思維下,自然不能投資一些明顯會過度燒錢的產品。
而新創公司的股東,大多則是投資客,投資客不管這些,他們要的是『市值不斷炒高,讓自己逢高之後即可賣出脫手』,所以新創公司大多不用管產品會不會賺錢,而是要作一些能吸引民眾目光的產品或事情,就對岸的講法,也就是『造夢、講故事』的能力要強大,然後不斷的炒高市值即可。
所以就能用的資金來說,光陽遠遠沒睿能來得多,於是一直虎頭蛇尾,只是淺淺的切入看風向,然後回頭繼續賣會賺錢的燃油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