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將電動車打造成具有全天候與深度涉水的能力,的確比汽油車容易,
畢竟汽油車引擎運作需要燃燒氧氣,一旦進氣管進水了,一切都完蛋,
當然有人說可以把進氣管造的很高,一樣可以提高涉水能力,
但是引擎系統周遭各部件的工作溫度平時就不低,
一些密封墊圈的老化問題,很難長久維持一定的防水效果,
再來是舉著一根高高的進氣管,這樣的造型應該不會太受歡迎吧!
所以就天生結構上的差異來看,電車在這方面比較有潛力,
就看廠商願意花多少成本投注在這上面,
只是現階段的電動車,雖然在防水能力上有一定的程度,
但仍不應將其視為常態使用條件,畢竟廠商沒給你掛保證以前,
有個啥萬一,花錢是免不了的。
目前電動車的防水能力,大多以現有防水認證為主,
目前防水認證最高大概是IPx8,為啥前面用個x?
因為那個x是防塵能力,不是防水能力,兩者驗證是分開計算,
而IPx8的標準是「水下1.5米內,浸泡 30 分鐘不進水」,
他有明定水下深度、浸泡時間,就代表超過這深度、時間,
就可能不是無敵的了。


個人積分:0分
文章編號:82059519

個人積分:955分
文章編號:82130586

個人積分:4451分
文章編號:82131180
小惡魔新聞台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