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石油的台塑吃錯藥了嗎? 竟然要補助員工 7.2 億買電動機車!

企業轉型,合理,種不可能50年不變吧,總會被淘汰
台塑把汽油外銷比賣國內好賺多了
當然要希望員工少加油啊!
人類中最卑鄙無恥的是, 權力擁有者和諂媚權貴者, 藏身安全場所歌詠戰爭, 用愛國心將無知者送往戰場!
其實對所有企業動作我都保持觀看態度

畢竟是單純為了環保而掏錢,還是有什麼節稅,或是環保法令目標,沒人知道
表面做的挺不錯的,賺到新聞聲量
實際上呢?是在消費員工吧!
去年賺這麼多就拿這點錢!
7.2億僅是365天裡一天賺的~
全額補助都不為過吧!
各取所需.......~~~~~~~~~~~~~~~~
maya95 wrote:
https://tw(恕刪)


你以為提煉原油只專門給供車輛行駛嗎????
你每天的食衣住行都離不開原油提煉出來的副產品,現在如此,未來也是.
tjptw wrote:
有良心的企業都支持電動車。不僅台塑、中油,光陽也是,都很肯定電動車是環保趨勢。現在只剩狗黑無法接受事實。



除非電的來源是綠電, 不然說電動車環保 只是自欺欺人.....
Paxpie
沒有喔,依照能源轉換效率來看電動車是好很多。
碳權在手 天下我有~
Dwing wrote:
除非電的來源是綠電,(恕刪)


100%煤碳火力供應依然屌打燃油車

留言字數很少. 我就比較完整一點點的描述一下當今的比較形式.
打從電動車問世就是拿著TTW(Tank to wheel 油箱到輪子的汙染)幾乎為0這個大優點在掀起世代載具的革命.
為啥只有這個 因為幾次的戰爭影響到了石油供應 不管是為了環保還是省錢之類的
大眾都開始重視油耗 就不用說發現了PM2.5啦 還有溫室效應
這些早就讓全世界都有了環保就是要減少排放的概念
也就是說買車將油耗跟減少排放污染這個因素早就考慮進去了而這也是TTW而已
汽油一公升排放2373公克 柴油一公升排放2660公克
電動車? 0
有趣的事情來了 第一個反擊不是車商弄得 那個勢力很龐大 我就不明說了
電動車要納入電力供應的碳排放來計算也就是WTW(well to wheel)
電動車WTW(燃料供應碳排放+使用的碳排放) VS 燃油車TTW(使用碳排放)
依舊屌打
於是加入了生產碳排放
電動車生產碳排放+燃料供應碳排放+使用碳排放 VS 燃油車生產碳排放+使用碳排放
還是被打爆了
面子掛不住 怎辦? 死命挑了一個Goldern sample來講
大馬力的電動車 VS 小馬力的燃油車
終於小贏一點了. 那快點買報導....

好啦 等等看那些憨憨又貼啥研究報導講啥火力占比幾%的就不環保的
我也懶得到時候再戳了
答案就在這裡
電動車生產碳排放+燃料供應碳排放+使用碳排放 VS 燃油車生產碳排放+使用碳排放
不計算燃油車的燃料供應碳排放對嗎? 正確嗎?
1000000000000000000%不對也不正確!
你們要直接只看TTW也行 畢竟我就是消費者 我當然只關心我買來使用期間對環境的汙染
你跟我鬼扯啥燃料供應還是生產碳足跡幹啥? 那是供應商的責任
真要更負責任點我也是跟生產碳足跡比較少的廠商購買電動車
或選舉投票的時候選擇認真負責會有優秀良好能源政策的人
死老百姓的責任就是如此而已.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Paxpie
對阿,一堆油車那邊自我安慰,光看電動車的能源轉換效率就知道電動車一定比較環保,而且集中發電廠至少他們在排放時一定有專業的淨化設備,雖然不是100%攔截汙染,但至少比汽機車好,除非汽機車裝GPF。
neochen_01 wrote:
歐美早就要求各大企業(恕刪)


如果說王家不是要捧塔綠班智障政府的LP的話
而是你說的這種上面對企業碳中和的要求.
這種補助員工買電動車就是打假球無誤
我要求你企業碳中和是要求你改善你們企業活動的碳排放
看你有沒有製造生產 還有供應商 等等等
怎樣也只有運輸勉強牽連得上關係 你補助你員工買他的交通工具是哪招?
請問補助一台就換算多少碳額度?
真要這樣搞 10000000000000%全球獨一無二 不愧是世界怎麼跟得上台灣
不就乾脆還補助買環保家電啦 補助員工吃素啦等等等等的
這都是打假球!

再來就不多說昨天的淨零目標記者會
根本就是幹話大會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