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買Gogoro的理由懶人包

gogoro一顆電池裡面有多少個18650、電壓多少福特我是不曉得

但就我以前做電動機車的經驗來看
電動車的電池並不是把一堆小電池塞進一個箱子這麼簡單
鋰電池越多就需要越複雜的保護設計,來預防電池過充、過放、過熱等任何會導致電池損毀或減少壽命的狀況發生
這些都是電池的額外成本
bookman66 wrote:
電池報價真的笑了
你以為品牌價值來自哪裡?
去看看小牛選擇松下電池組的理由吧


kc105 wrote:
市售電動機車1KW電池,都2萬多左右
GOGORO用最貴最好的電池
要人家1KW只能賣1萬?
我覺得電池成本有轉移一點到車子上
不然他的電池月租費,怎麼算都太划算了


小牛電池1.5KWH成本不到1萬台幣,
而且能量密度比G牌還高。

G牌月租比大多人油錢還貴,
加油站每公升賺你1元就能賺爽爽了,
就算考慮換電站成本,
Gogoro這價錢還是太不划算了。

很多人覺得划算其實只是因為他把電池價格喊得很高,
實際上成本根本沒有那麼貴。
CUFOX wrote:
這一陣看到不少大家...(恕刪)


樓主可再加個理由

那個不耐看的外形加上無法百搭的車型

上次在01某篇某人po 的顧顧路騎乘照

整個人塊頭大又戴個全罩騎顧顧路...

一整個怪!好像大人騎玩具車在路上耍寶

他騎個Many我都覺得比顧顧路適合
好專業的分析來標記一下哈哈,上次有幸遇到有人買這台,力馬看了一下
krado wrote:
gogoro一顆電池裡面有多少個18650、電壓多少福特我是不曉得

但就我以前做電動機車的經驗來看
電動車的電池並不是把一堆小電池塞進一個箱子這麼簡單
鋰電池越多就需要越複雜的保護設計,來預防電池過充、過放、過熱等任何會導致電池損毀或減少壽命的狀況發生
這些都是電池的額外成本


你說的沒錯,不過成本也沒這樣高,你去看看左岸鋰電池也沒賣這樣貴,1KW大概是台幣五千出頭,台灣成本超級高給你算一萬好了,也不會賣到GGR這種價格..............
DC10 wrote:
你說的沒錯,不過成...(恕刪)

就我所知,電池遺失、損毀的賠償價格是25k,賠償金本來就是隨契約主喊價,用這種錢衡量電池價格其實不正確

因為目前我本身待在IT產業,公司是做工業電腦的,以前也在通訊軟體公司待過
一般消費者比價只會比bom cost,像是同等重量的鋁合金多少錢、同瓦數的電池多少錢、同功率的馬達多少錢

在我看來,GGR有很多東西的成本是消費者看不到的
1.藍芽鑰匙:除非是他們自己開發,否則通訊的加密技術是要授權金的.
2.電池:同藍芽鑰匙,除非是他們自己開發,否則通訊(對電池站)的加密技術是要授權金的.
3.行車電腦:除非是他們自己開發,否則就跟你電腦的作業系統、軟體一樣是要錢的。光是他支援iPhone這點就不知道要付多錢給apple,除非apple是股東。
4.車架組件:這東西大部份的成本都在加工上,就我自己公司在做特規電腦的機殼、Heat-Sink開模都是幾十幾百萬在花的,這東西得看產量而定.
5.認證:過認證是得自掏腰包付錢去給人驗的,除非官商勾結就另當別論.


我是不會去酸這台車值不值12萬
我比較質疑GGR為何要花那麼多成本在這些東西上面來提高自身的售價,以台灣消費者素質的角度是看不到這些東西.

講到這我很感慨台灣的通訊軟體產業跟服務業,因為台灣的消費者對於看不到實體的東西(軟體、服務)就認為它沒價值
可笑的是IT產業兩大龍頭google、apple都是靠軟體服務賺錢的.
krado wrote:
就我所知,電池遺失...(恕刪)



你好,對於看不到的價值,不僅是台灣,全世界的人的眼光都是如此

我覺得產本的優劣,並不是來自於技術的本身,而是來自於消費者心目中所產生的印象價值



在現今凡事都可以被量化的時代,價值這兩個字往往被IT人員過度的量化,數學化

我們常可以聽到,做出這麼好的東西,為什麼會賣不好




問題就在於,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價值觀是否一致



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價值有落差的時候

在消費者的眼中,再怎麼昂貴的產品也是一文不值


這就是GGR目前所面臨的困境


消費者被教育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特別是在成熟社會中,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中心想法


我們不需要GGR來教我們什麼是好產品
DC10 wrote:
你說的沒錯,不過成本也沒這樣高,你去看看左岸鋰電池也沒賣這樣貴,1KW大概是台幣五千出頭...(恕刪)


用說的真的比較快, 小的我有自組電動自行車電池的經驗

一開始一定也是選大陸比較便宜的電池, 便宜啊怎不買 , 可是真的不耐用

幾次之後就會學乖了

算下來如果大陸電池能用5次, 那正牌電池(hobbyking) 至少是50次
可是成本 hobbyking 並不會是大陸電池的10倍

算來算去, 大陸電池是最貴的,
hot635241 wrote:
你好,對於看不到的...(恕刪)


你好
確實如你所說,不符合消費者的價值觀,再怎麼昂貴的產品也是一文不值
所以才會有「行銷」這個概念,以取得消費者的認同感

消費者被教育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這句話我並不認同
現代這個資訊開放的時代,從你的生活中就無時無刻在被這些資訊所「教育」,所以你才會有了自己的價值觀

好笑的是,人總是能輕易講出自己不要的是什麼,卻很難講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這是板上酸文的共通點

既然說道「我們不需要GGR來教我們什麼是好產品」,想必閣下可以分享何謂才叫「好產品」對吧?

雖然GGR不完美,但是在我看來,不以價格來衡量的話它已經是國內最好的電動機車了
krado wrote:
你好確實如你所說,...(恕刪)



如果從因與果的角度來看

GGR在產品的定義與行銷而言

銷售量已經給GGR一個痛擊了



不過你也有提到重點

但我認為教育的意義在於在"前所未有"的"全新"產品下為前提



但以GGR來說,幾乎都是固有技術的應用,產品的價值,功能的價值

對消費者而言都有普遍的認知以及既定的價值(在這個錨定效應的情況中)

固有技術對於教育而言,是非常難以產生1+1大於2的效果



至於消費者想要什麼,我認為是抽象的,當你越想定義出一個範圍,或者範疇的時候

往往研發人員會被這一個框架所綁架,也造成目前普遍統計與分析上的偏誤

買東西不見得需要理由,這是一個非常抽象,而且浪漫的結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