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擠了其他方案開發的可能??
是在說公版嗎? 阿不是暫緩了?
政府的預算? 是指政府投資? 還是電車補助?
你這說法有點模糊喔~
bbegg2 wrote:
你不開砂石車,但你會怕砂石車會撞上你,而選擇保持距離嗎?不管什麼車,使用國家公資產營運的交通工具,都是公共議題,如果今天GGR不上馬路,你這樣說才有道理,上了馬路,管你什麼車,都應受公評!
油車系統好歹也發展了快百年,才到今天的規模面貌與生態,而電動機車不過就近20年,老話欲速則不達,當系統的完善程度是有差別時,在商業上要搶短與突破,是否該將商業利益凌駕於人身安全之上? 尤其是要去建立一個換電生態,卻沒把該有的核心安全技術先全備,再進行商業化部署!這對GGR跟消費者,仍至於路間無辜的第三者都是輸局,今天GGR就是因為沒準備好,就全面部署了,甚而連台灣環境的壓力測試都還搞不定,就急著想全球部署跟募集資金,也因這樣,今天面臨這種接觸不良的問題,才會尾大不掉,GGR有可能因安全性改版,而放棄所有已部署的投資嗎?
這可不像手機,軟體有問題重開機,大不了就當是清記憶體,死不了人,機動車斷電重開機,那可是會殃及無辜的!很可能會造成人生斷電跟重開機,尤其還是犯這種低級的技術bug! 而諷刺的是,GGR卻投資了很多廣宣投資在此!
更而甚,今天GGR已經佔據了政府預算,排擠了其他方案開發的可能,台灣政府是不可能再投資第二方案,然當GGR已投放了十來萬顆電池,還有修改的可能嗎?
真正愛GGR, 就應該讓其接受市場競爭,唯有競爭才能精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