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付GGR權利金的話,其他車廠還用做嗎?

WOWO88 wrote:


很多新產業 不是...(恕刪)

什麼卡專利?他們為自己的產品與發明申請專利又有錯?光陽不是也申請很多專利?
魯拉拉拉 wrote:
看了半天,根本沒有人...(恕刪)
光陽沒換電車啊,光陽沒換電系統啊,光陽說他發展的充電系統才是未來主流啊!
那奇怪了,用睿能的當公換電規又關這充電廠商屁事?政府充電用「國際公規」也不是這些廠商的規格當公規,他們怎麼就沒抗議?
內燃機百年歷史,有多少前人投入開發,現在的產品幾乎都是用很多免費過期的專利技術所生產的。
不想燒錢開發,又沒有付權利金的習慣,隔一陣子換個殼就是新車種,價錢又可以抬上去,獲利模式已經成形不想改變~ 雖有配合,但不是很全面與積極!

政府看到新能源車是國際的趨勢,也看到近期換電式機車產業在國際上的機會,想要抓住這個契機制定出統一標準,立意良好,時機也很正確,可息考量不夠全面,讓一個菜鳥出來說要收權利金,且公訂價都沒定就讓人家買單,你叫這些老的誰受的了啊~~


魯拉拉拉 wrote:
看了半天,根本沒有人可以提出為何光陽不要做
光陽做他的換電,到底關GGR屁事?

騎光陽的去光陽換電站換電,騎GGR的去GGR換電站
統一? 拿GGR的換電系統統一?
全台的車廠都準備幫睿能代工了? 核心技術都是睿能的
其他車廠都吃大便?


各做各的當然可以
今天就算公家沒有要設3000座站
GGR還是會自己蓋 自己營運
光陽呢?以前笑換電是過渡產品
充電才是主流!!現在怎麼搶破頭???

要完全免費的公版請政府
自己去搞一套系統跟電池出來
然後拿出來給各車廠 說
來 就用這個當公版
我會蓋3000座電池站
給你們用 這樣就不用付錢

這樣40億可不太夠喔~

當初換電車的政策
經濟部最先找的是台灣這些龍頭機車廠
這些車廠領了政府補助
做出一些鳥鳥的充電車
補助領走花光了
連型錄都沒看過半張
更別提路上有看過幾台這些龍頭機車廠生產的電車
政府補助10多年
換電廠商一家倒過一家
好不容易睿能做上來
政府知道換電設備不好做
所有廠商該該叫的也是換電站的設置(勞心勞力花大錢)
如今睿能的這套設備還算有成果
踩著睿能走過的路
其他有心生產電動車的廠商
不用花錢架設電池站,就能使用GGR的電池站
電車廠商專心做車就好
現在公版之說一出口
其他油車廠商馬上跳腳
因為利益重新被分配
龍頭機車廠當然要展現大哥的氣場
幫政府戴一頂圖利廠商的大帽子
有人說睿能拿政府20多億元就不能搞公規這種事
那大家想想
這些油車廠從政府各個部門拿到的補助會少於28億嗎??
這些油車廠又做過甚麼好人好事??

睿能當公規可以加速電池站的設立速度與其他小廠的轉型
當然
龍頭車廠要參與換電站設立非常歡迎
但是
請拿出實際成果出來說服政府與消費者
不要變成一個只會嘴別人
自己完全沒有半點做法的廠商
現階段特斯拉的電動汽車夠不夠先進? 美國怎麼不定特斯拉的規格就是電動汽車的規格?

你怎麼知道不會有比換電系統更好的出現? 比如說快充?

現在離禁燃油時限還早得很,GGR就去做他的換電系統,說不定不只光陽,其他車廠會提出更好的電動機車方案
為什麼現在就要限制死換電系統就要公龜,給睿能做?

電池系統同時綁了電控,儀表板,我猜馬達也被睿能寫進專利了
其他大廠能做什麼? 車架,車殼,輪胎,避震? 然後賣完這些就獲利了結了?
剩下看睿能大口吃肉? 這些機車廠都來幫睿能代工?

你想一下吧?



小葉叔叔 wrote:
當初換電車的政策
經濟部最先找的是台灣這些龍頭機車廠
這些車廠領了政府補助
做出一些鳥鳥的充電車
補助領走花光了
連型錄都沒看過半張
更別提路上有看過幾台這些龍頭機車廠生產的電車
政府補助10多年
換電廠商一家倒過一家
好不容易睿能做上來
政府知道換電設備不好做
所有廠商該該叫的也是換電站的設置(勞心勞力花大錢)
如今睿能的這套設備還算有成果
踩著睿能走過的路
其他有心生產電動車的廠商
不用花錢架設電池站,就能使用GGR的電池站
電車廠商專心做車就好
現在公版之說一出口
其他油車廠商馬上跳腳
因為利益重新被分配
龍頭機車廠當然要展現大哥的氣場
幫政府戴一頂圖利廠商的大帽子
有人說睿能拿政府20多億元就不能搞公規這種事
那大家想想
這些油車廠從政府各個部門拿到的補助會少於28億嗎??
這些油車廠又做過甚麼好人好事??
睿能當公規可以加速電池站的設立速度與其他小廠的轉型
當然
龍頭車廠要參與換電站設立非常歡迎
但是
請拿出實際成果出來說服政府與消費者
不要變成一個只會嘴別人
自己完全沒有半點做法的廠商
魯拉拉拉 wrote:
現階段特斯拉的電動...(恕刪)

還在特斯拉喔
特斯拉當初是在台灣被美國重金”補助“4.65億美金才回美國的,我真覺得很怪的是說圖利狗狗肉的一群人偏偏最愛拿特斯拉做例子。
買電動汽車在美國接近0政府節能補助+電動車補助
美國也到處都是特斯拉的充電沒有美國補助的幫忙,一個充電樁要400萬特斯拉是花的下去哦。
特斯拉如果沒有美國政府當靠山早就倒了。
舉例前不會先查查人家是怎麼”做事”的嗎?
如果按照你標準事實上特斯拉是不能收權利金的,因為大多數成果都是在美國補助下完成的。

七七三 wrote:
還在特斯拉喔
特斯拉當初是在台灣被美國重金”補助“4.65億美金才回美國的,我真覺得很怪的是說圖利狗狗肉的一群人偏偏最愛拿特斯拉做例子。
買電動汽車在美國接近0政府節能補助+電動車補助
美國也到處都是特斯拉的充電沒有美國補助的幫忙,一個充電樁要400萬特斯拉是花的下去哦。
特斯拉如果沒有美國政府當靠山早就倒了。
舉例前不會先查查人家是怎麼”做事”的嗎?...(恕刪)
果然愈辯愈明,
謝謝資訊分享~
David-Kuo wrote:
當時是3G發展起來了、搭配WIFI廣佈基地台,所以WiMAX就GG了
關4G啥事?


中華 台哥大有本錢,為何當時不玩Wimax
有點講對了,3G已經發展起來
Wimax當時政府也是花了不少資源去發展
不過後來國際趨勢是4G LTE,加上Intel不玩Wimax了...

回到主題
跟Wimax道理一樣
若我是三陽 山葉傳統機車大廠的老闆
我一樣不動觀望狀態,繼續生產油車來賣,反正現在也沒停賣
gogoro 光陽 要搞換電是他家的事

因為現在來看 充電 換電 甚至是PHEV(可充電油電混合動力)
都還沒個趨勢出來
明明油車做的好好的,為何要燒本去搞這個
等國際上有個趨勢出來,再談專利跟授權部份,還不遲

grason00 wrote:
中華 台哥大有本錢...(恕刪)

有點商業邏輯都明白,你知道高通一年收4G權利金是多少錢嗎?
答案是一百億美金,你每年什麼都不用做就有一百億入口袋了。
一流的看到一流的商機啊,Wimax當初成功了爽的就是當初投資他的人可惜高通賺走。
其他人跟高通比起來簡直只能吃旁邊掉的渣渣而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