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燒肉丸子 wrote:
台灣在國際上算哪個...(恕刪)
台灣人就是像你野心不夠,我贊成他的話,我們第一次很有機會走向世界,成為規格的制定者
浦燒肉丸子 wrote:
這不是野心的問題...
而是自我膨脹的問題...
在這之前你必須窮極一切的可能先把GGR給獨大獨佔...
不管消費者拿到的是否是好東西...再用台灣經驗走出去...
那你確定走得出去嗎???
歐美強國的工業這麼發達...為什麼一定要接受一個小小的台灣???
有甚麼好處???
特斯拉當初也在嘴砲說換電很快...
結果咧???現在也在搞超級充電???
特斯拉甚至還說歡迎油車來使用他的技術不收權利金...
結果咧???
你看到的是虛無...我看到的是現實...
這跟野心無關...跟認清事實的能力有關...
風的感覺 wrote:
Gogoro 揮軍北上日本沖繩,布局智慧雙輪共享服務
Gogoro 正式進駐巴黎,首批 400 部 Gogoro 悠遊巴黎街頭
台灣之光 Gogoro 千騎橫掃德國柏林
台灣真的不想做,歐洲可是很想要的,因為別人的禁油政策是玩真的,而台灣政府目前看就是預定要打假球
Gogoro 掀電動機車革命,美國前副總統高爾也投資
雖然gogoro還沒有上市,不過公司經營就是如此,看投資占比說話
第一輪5000萬美元(15億台幣)主要投資人尹衍樑和王雪紅,無關政府的事
第二輪1.3億美元(39億台幣),國發基金看有利可圖,才跟進了10億,勉強到單輪融資的1/4
第三輪3億美元(90億台幣),政府佔比0%
比股權和投入資金,政府現在10%都不到,變成外資主導比較符合現實
不喜歡國發基金的投資,我記得現在公投法的門檻降低很多了,記得去連署公投國發基金撤資,別光說不練
電動機車和自行車的補助,是所有符合電動定義的載具都一體適用,不是只有買gogoro才能用
一些老廠應該自我反省的是,為什麼自己做了10幾年的電動車(2003就有車上市),卻被一家營運未滿3年的公司搶走市佔
強如台積電也有從200多元掉到70元的經歷,新創公司能撐多久我不知道
但是以投資角度確實比老車廠們表現要好得多
至於主題的觀點其實不是那麼重要,有起就有落,跟不上時代就會自然被淘汰
期待其他新進廠商們共同競爭,有時比硬要救時代的眼淚要現實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