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ncanc83052 wrote:
是年營收喔!以現在來(恕刪)
那來的750元??
自己腦補??
現在一般人騎油車平均一星期加一次油,一個月也才400~500,
睿能月租超過500元,人家買油車就好了,幹嘛買ggr??
還有市場不再是ggr獨大了,中華的399就可以在家充到飽了,有本事ggr就一直維持高月租,
看看過一陣子後是中華賣得好,還是ggr賣得好??
還有,現在20萬輛,一個月給你賣1萬5千輛,一年也不過18萬輛,
加上舊車會淘汰,第一代的ggr應該這兩年就會遇到換馬達之類的維修,
40萬~50萬是很合理的估計,
一年20~30億的營收算是很合理的估計,
銀行估,一定更保守,沒有打個6折也要打個8折,
不估保守一點,倒帳算誰的??
還有,睿能目前因為還沒有賺錢,應該還沒辦法跟銀行貸款,只能用「募資」的,
正常的銀行只能提供「有擔保」的融資,「沒擔保」的幾乎不能做...
估50億就知道沒出過社會,沒做過生意....



年青人多讀點書,不要一天到晚在網路上吹牛....
還有,宏佳騰、比雅久、山葉出來增加不了多少的銷量,
會買那些車的人,基本上本來就會買ggr,只是喜歡不一樣的感覺,
真正的額外需求是中華,因為那些人等的是「充電車」不是「換電車」,
最後,電車能不能賣得好,取決於「政府的補助」,
只要補助後的車價比油車貴一萬,就會落入ggr剛開始的困境,
光差價就可以加多少油了??....


bbctank wrote:
那更慘,台灣一年機車銷量大概70~80萬輛,
才70~80萬輛就叫大,那來的經濟規模??
印度有2000萬、中國超過1500萬、印尼超過500萬、越南超過300萬,
光陽一年30~40萬輛,在世界上根本算沙丁魚,
光陽不成材,但是帥董至少講過,「電動車的成長率很快,光陽只要取代全世界的1%市場,一年的銷量就比光陽在台灣賣得油車數量還多...」
ggr台灣「累積」20萬輛,g粉就覺得很「偉大」....讚讚讚
所以我說是前10大啊 沒有說是第一
台灣人口也不過2300萬 跟印度、印尼10幾億,幾億人口當然沒辦法比啦
能夠排到前10也不能算是小市場了吧
當然台灣的機車廠未來如果能夠揚名世界管他是那一家我都覺得很棒
單純只覺得睿能能在幾年內攪動國內那麼久都沒有什麼變化的機車市場
還算是有點成績啦
其他比較小的油車廠經營那麼久都不見得能撼動了
逼的三大油車廠的價格不再那麼肆無忌憚,推出更好的油車
也逼的中華推出更好的電車
都是消費者之福啊
rchm wrote:你說的打中我心裡,
當然台灣的機車廠未來如果能夠揚名世界管他是那一家我都覺得很棒
單純只覺得睿能能在幾年內攪動國內那麼久都沒有什麼變化的機車市場
還算是有點成績啦
其他比較小的油車廠經營那麼久都不見得能撼動了
逼的三大油車廠的價格不再那麼肆無忌憚,推出更好的油車
也逼的中華推出更好的電車
都是消費者之福啊(恕刪)
因為我也一直這麼認為....
正因GGR崛起才逼得油車和中華電車等更能端出好菜,
看看現在機車廣告不是猛推國民油車款的降價大戰嗎?
IE125沒GGR刺激會這麼容易生出來嗎?
消費者不喜歡GGR月租也可以繼續選更平價油車或充電車,
油車廠長久在政府關稅保護下吃爽爽,
現在再也不敢恣意吃定消費者了!!
充電車大廠也願意推出優質的白牌電車,
這些都是消費者之福,
想不出有什麼理由如此仇視GGR?
莫非GGR影響到這些人的飯碗收入?
bbctank wrote:
不要笨了,誰會做電動(恕刪)
跟你一樣聰明的 兩羊 最後都會在電動機車領域中消失
光陽國王的新衣 今年大放送 把車送給國家 明年就會被扒光 除非他再海送一次

沒聽說撐死膽大的 餓死膽小的
光陽不過在啃老本 三陽拉不下身段
PGO 已經要為他的電動機車 展店全台40個服務據點
宏佳騰的電動機車 一出手 就逼和中華車
人要裝睡 沒人叫的醒
一堆人老愛拿 國外一套一套的理論 還酸
如果國外那一套這麼行 我們的教改今天也不會還在風雨飄搖,死刑廢除也不會搞得天怒人怨、兩性平權也是
關鍵技術 不可以掌握在台灣的睿能 但油價可以讓中油台塑掌握?
公式說調整就調整 一星期玩你一次
關鍵技術不想掌握在人手上 那你跳下來做啊,自已又酸換電投資成本太大
標準的自已不行 也不希望別人成功 失敗中的失敗(這樣的企業 只有沒落與被革命一途)
我在職場上20多年,理念不合我不會看不起他,但嫌別人做不好自已又不拉活去做,這種廢材到哪都是廢材
新創產業倒避風險很高,但一旦堀起勢不可擋
每個商品都有生命週期 沒有萬年青 電動機車 也不可能永遠不敗
但電動機車在台灣才開始青少年期,對一個已經步入老態的油機車
他面對問題時腳步調整很快,適應性很強
電動機車可以被油機車擊敗100次 都不會死絕,但他只要贏油機車一次,油機車的龍頭寶座就BYE BYE了
油機車被淘汰只是時間早晚,換電在台灣不肯能一推出就沒問題
但成果是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最後睿能像GOOGLE一樣 又有何不可
現在安卓手機大廠 還不是每個活的頭好壯壯,誰叫你當初沒有眼光 不敢跟蘋果陣營叫板
全力一搏呢 安卓行發展到現在 被果粉笑了不只一次 現在還有誰敢說 GOOGLE 不行?
GOOGLE 也有向FB 叫板,GOOGLE輸了,但後起的社群 沒有一個間斷的,現在至少三個都不比FB差
時間慢慢平移 在台灣只會讓大家更看清換電的優勢 但要再取代睿能的黃金時間已過,難度指數高了
一堆人 一直拿睿能走不出台灣 睿能在海外的共享機車失敗 來反證在台灣也不行
那就再兩年吧 我相信 還是有些人還是會找新的理由 來說服自已 睿能不行,只是這樣的人 會越來越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