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檔車式樣白牌電動車抵台!Super SOCO TC & TC Max 正式上市!

三角鐵 wrote:
Super SOCO(恕刪)


額定功率本來就沒有標準

只要馬達不燒或有效散熱

廠商要說多少都可以

重點是多寬的高效率區間...
https://kknews.cc/car/b6gqerj.amp

原來是中國品牌,謝謝再聯絡
friendeo wrote:
不要誤導別人,你提到(恕刪)

鋰電500次是指0%~100%的深度充放,改變使用習慣很重要。何來誤導?
所以對岸電車才有大容量電池和雙電版,加大電池容量來增加里程和電池壽命。
如果想要有車子主導權,不想綁月租費,我覺得這是另一個替代方案。
先只看車型外觀的話有吸引到我,檔車型的電動車目前選擇真的不多
如果要說的話 ZERO的是走科技風,SOCO的是走復古風 兩者市場也不同,
買一台TC MAX 改分離把 平衡桿後照鏡,再找個單座蓋 整個Café racer味道應該還不錯,
反正白牌動力我騎路上就是要騎吸睛了,要騎快我直接換重機出門或是開車啦
但我家是在台北市山區,爬坡能力我就有點卻步了
不知道是否會有試騎乘可以體驗解實際的運行感受,甚至是如果自己加裝行車紀錄器等對電系的影響
沒有檔位差拉轉速的感覺
失去檔車的味道
而且也不好看
Chialung Wang wrote:
鋰電500次是指0%(恕刪)


討論鋰電池循環次數從來都是以完全充放電次數為標準在討論的,不然我每用1%就充電一次,可用次數怕是要超過10萬次了,但這種自欺欺人的數字根本沒屁用。

再者,所謂的改變使用習慣就是要消費者單趟里程必須控制在25公里以內(還不能騎太快)。問題是會買這款車的人你覺得他們是那種慢慢騎25公里就會趕快停下來充電的人群嗎?

不管油車還是電車,車子買來就是要爽爽騎的,要我花8~13萬去買一輛行動範圍這麼小的車我不如去買一輛電動自行車就好了。現實就是充電式機車無法滿足當前絕大多數消費者的使用需求,所以銷量才會這麼差。

總之,照一般消費者的正常騎法,這輛車沒幾年必然要面對電池衰退的問題,廠家只說可以省多少油錢卻不說更換電池的費用,這明顯是避重就輕。
friendeo wrote:
討論鋰電池循環次數從(恕刪)

一般消費者的正常騎法?油車也不是每次都騎到0%再去加吧!
報告已經寫得很清楚了,要用那種偏激的使用方式,我沒意見。
1次循環正確算法可以去查,只是提供訊息給大家而已,無意跟你爭論。

40,000次循環,從30%到70%
35,000次循環,從20%到80%
28,000個循環,從10%到90%
15,000個循環,從8%到92%
7,500個循環,從6%到94%

只要不是深度放電,電池都可以用很久,更人性化的話,也可以透過電路去設計。
前面也寫了雙電版或大容量電池,超過50公里不是問題,又可以延長電池壽命。
偶爾撐一下也沒多傷,我不是油門一敗的黃金右手,對我來說上班通勤很夠用了。

在台灣騎電動機車CP值本來就不是最大考量,要騎快騎遠也不會選電車。
市場本來越多人競爭越好,寡占或獨大只會造就傲慢不長進的廠商,
代理商提供另一個選擇給大家,就看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

在別串我也提過,如果有人願意代理〝倒三輪〞充電車款,
雙電版出價10萬我也願意買,就像樓上說,要的就是與眾不同。
銷售量本來不是決定一個產品是否應該存在的論點,只要他們還在做即可。

期待市場的多元化競爭 ~END~
電動車 若住在山區 真的沒屁用
騎到一半沒電不就

況且爬坡扭力應該也不會好到哪去
這只是給你再平路騎爽的
Eurobike wrote:
近20kWh電池就至少100kg,應該是增加60v 30AH 誤植為60v 330AH


今日已透過經銷商取得正確資料,原本車上電池為 30Ah 規格,第二顆電池一樣也是 60V 30Ah 規格,內文已經做出修正,感謝提醒!
肥貓宅男 wrote:
這200KM續航力是怎麼測的?


官方說明是以 TC 車款在增設一顆 30Ah 電池組,也就是總共 60Ah 電池組的情況下,騎士體重小於等於 70 公斤,以 20km/h 不間斷行駛騎乘得出的數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