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RO斷電問題 到底公告解決了沒?

tjptw wrote:
縣市政府的補助是給車...(恕刪)

請問這有差嗎?廠商最後收不到錢嗎?
君沒見過百貨折扣怎麼玩嗎?
七七三 wrote:
你跟我說狗狗肉為什麼一定要我們政府?
縱使政府不補助買車人好了,他的車子照樣可以賣得很好。



就一堆人倒果為因,以為GGR關係好,事實上三年前,的確是GGR求著人家一起做,現在是政府想辦法要推GGR做標準,才不會又發生蚊子換電站的鳥事.......

只是事情往往不一般人想的這麼簡單



相關電車業者? 當然樂意,但...............最好不要錢(先前用抹黑的不成,現在又一堆吵著最好不要錢的討論串出現了)

相關油車業者?當然不樂意,最好打迷糊仗,拖越久越好,別人換電,我也跟著換電,反正喊喊就好,實質建設........再看看

moacetyl wrote:



就一堆人倒果為...(恕刪)


晏世偉透露,Gogoro Inc.是在2015年初遞件、提出申請,當初申請的投資金額其實更高,最後以新台幣近10億元通過審核

bbegg2 wrote:
晏世偉透露,Gogoro Inc.是在2015年初遞件、提出申請,當初申請的投資金額其實更高,最後以新台幣近10億元通過審核


看不懂您的意思? 您是指國發基金不能投資私人公司?還是?
moacetyl wrote:



看不懂您的意思...(恕刪)

國發會是除原始股東外,第一輪參與投資的,當時的主要股東就是王雪紅,尹衍樑而已,而這投資是GGR主動於2015年年初提案申請的,GGR原本要的還更多,但十億對當時的GGR來說,已是佔相當大的資產比重了,時間序應是這樣的,而其餘有頭有臉的股東,都在向國發會提出投資之後,才陸續加入,相比當時國發會投資另外四家創新產業基金,也就共25億而已,單家廠商能拿十億,不算鳳麟畸角?

bbegg2 wrote:
國發會是除原始股東外,第一輪參與投資的,當時的主要股東就是王雪紅,尹衍樑而已,而這投資是GGR主動於2015年年初提案申請的,GGR原本要的還更多,但十億對當時的GGR來說,已是佔相當大的資產比重了,時間序應是這樣的


相比當時國發會投資另外四家創新產業基金,也就共25億而已,單家廠商能拿十億,不算鳳麟奇角?


呃 事實證明,現在賣得很好,發展得不錯,投資正確嘍


個人雖然不清楚國發基金評選模式,但是要給多少錢,應該是看發展潛力跟計畫書內容(當然背後股東成員是否能支持該產業發展也可能列入考量),我覺得這沒什麼問題

還是您認為,國發基金四家就應該要平均分配25億,搞個齊頭式平等?還是您認為有弊案?

有疑慮的地方可以貼出來,大家可以評價嘍

話說國發基金也有投資台積電................,不知道大家怎麼看?
bbegg2 wrote:
國發會是除原始股東...(恕刪)



以改進大都會區能源分布與管理為目標的新創公司 Gogoro,13 日完成第二輪增資,此次共計募得 1.3 億美元,主要由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Panasonic、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與其他新投資者挹注。截至目前為止,Gogoro 已募集超過 1.8 億美元的股權融資。




在第二輪 1.3 億美元的募資總額中,尹衍樑為最主要投資者,事實上在第一輪 5000 萬美元的募資額中,尹衍樑同樣也是最主要投資者;而 Panasonic 則為 Gogoro 智慧電動機車電池芯的供應商,這次加入投資,更成為 Gogoro 第一個策略投資夥伴。

國發基金也投資 3000 萬美元,國發基金管理透過新聞稿說明投資 Gogoro 的原因,主要是鑒於 Gogoro 多數零組件為自主創新研發,並與國內供應商配合生產,在技術創新、產品功能、品質管控上的堅持,有助帶動我國電動機車上、下游產業供應鏈的技術升級與發展,創造整體產業鏈就業機會。

結合物聯網與雲端技術開發此外智慧電動機車,Gogoro 也獲得 2015 年富比士雜誌(Forbes)遴選為「全球百大物聯網新創公司」(Top 100 Internet of Things Startups)。

Gogoro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Horace Luke 表示:「我們感到非常榮幸,相信所有投資者和我們都擁有相同的願景,希望能改善以及更有效率的管理大型都會的能源使用,積極推動全球各個城市的智慧轉型。四年前,我們創立了 Gogoro,如今,現在已有近 2,000 輛 Smartscooter™ 智慧雙輪在路上奔馳,而在大台北與桃園地區也有佈建超過 89 座 GoStation 電池交換站,Gogoro 能源網路已然成為世界上使用最頻繁、且最成熟的電池交換系統。」


資料來源:

Gogoro 獲得 Panasonic 與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等新資金挹注 Gogoro 總資本額成長至 1.8 億美元
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 新聞稿(104.11.13)


明明是第二輪你卻說第一輪
人家有1.8億的股權國發會也只佔3千萬,現在有3億也不過佔10分之一,講的好像很多一樣。
難不成狗狗肉找不到另一個三千萬美金投資者?
moacetyl wrote:



呃 事實證明,...(恕刪)

台積電當時半個是國家的
GGR當時是尹衍樑及王雪紅的,2015年初,這家公司除了燒錢就是燒錢,你應該類比國發會何時幫私人開曼公司,投注這麼大的資源比重?
另那四家基金是要投資台灣所有新創公司用的,整個台灣,除GGR這家開曼免稅公司,母雞就25億,10億對當時的GGR是多還少?另以每股90元認購,何時能打平也是問題?
七七三 wrote:



以改進大都會區...(恕刪)
「除原始股東外,第一輪」,不是你說的第二輪嗎?
不會算,手指拿出來,你文組的,不意外


我覺得你不懂融資,還是不要戰比較好,你算算國發會是用溢價多少進行投資的,尹王一手賺了多少?

七七三 wrote:
新加坡淡馬錫高爾的...(恕刪)


又在扯這些了

你真以為歪国人傻子❓

没賺錢不能徹資嗎?


老拿這些

松下怎不出面說一下
是電池問題?還是連接器問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