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要讓未來的多數使用者
在公版標準下
普遍的進行自由市場的換電選擇
而不會被電池規格卡住
不會買A的換電車
卻無法在B換電站換電
無論在B換電站C換電站D換電站都能換電
就像加油站一樣
不論你買哪一家的汽油車
都可以在各家加油站加油
另一方面則是把餅做大
因為有了公版
換電市場就可以快速普及
這對於推廣電動車是很有幫助的
************************
GOGORO的資訊電控系統與電池與電站全都綁在一起
因此變成公版的可能性就很小
除非由政府成立專門的財團法人
買下GOGORO的電池與電站的資訊專利權
然後以這套規格來授權各業者自行運作
充電相關資訊則是由財團法人統一管理
列入個資管制來保護與使用
GOGORO的充電站可以繼續經營
中油加油站想要建置充電站也可以同規格進行
你向GOGORO月租也可以在中油換電
由政府的財團法人根據車輛換電資訊
進行使用者付費的轉移
就好像電信業者跨網的通話費一樣
各家換電業者可以推出自己的換電專案
有的算里程計費
有的月租
有的單次換電池的用電量來計費
這才是公版該有的樣子
以GOGORO目前號稱的免費授權來說
基本上就是獨佔換電站與資訊電控系統
別家車廠就只是單純代工做車子而已
其他加油站業者也只是租場地給GOGORO獨佔經營
這完全不符合公版的定義
政府只有87%的機會接受
其他車廠的接受度應該也是87%
政府跟廠商相關單位,
對未來的程序及所有可能性的走向,
應該已經做過無數次沙盤推演了。
會讓他們敲定的方式盡可能合理化。
先進國家很多有防止壟斷的法規,
在台灣政府要出資幫忙私人企業壟斷,卻有人大聲稱好,還真不可思議!
上面的話尖銳了點不過這就是實話。
GO迷真的對GO有信心的話,那他不用政府資金一樣可以發展的很好不是嗎?
只是不要再說什麼會錯失搶佔國際的先機了,
除了不要看輕自己,還要正視現實情況,
台灣沒有足夠大到,可以撐起制定國際公規的市場。
sonic172 wrote:
以GOGORO目前號稱的免費授權來說
基本上就是獨佔換電站與資訊電控系統
別家車廠就只是單純代工做車子而已
其他加油站業者也只是租場地給GOGORO獨佔經營
這完全不符合公版的定義
政府只有87%的機會接受
其他車廠的接受度應該也是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