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去探討一個問題! 為什麼日系四大廠他們研發的是油電車而不是電動車?因為他們很清楚,電動車終究只是再增加發電廠的負擔,提高隱性汙染程度而已,而且到時電池壽命達到回收又是個汙染問題。他們不是沒那個技術,而是他們嘗試過,也發現這個問題存在。台灣GOGORO電動車很厲害? 其實只是再走別人走過的路,永遠看得不長遠!
willjhuang wrote:你有沒有去探討一個...(恕刪) 你是不是誤會了甚麼?首先,電動車輛不會增加發電廠的負載.事實上全台灣的汽機車都換成電動的.只占不到1%的用電量!再來,誰跟你說他們都發展油電車?HONDA PCX有電動機車,還是換電式的.再來,大企業的思維很簡單.你公司小我就併購你,你公司還有疑慮我就投資你,或者跟你合作.哪一種方式能夠用最低的成本獲得最高的獲利就是真的.只有蠢蛋才會想要開發新品來對抗,那會是誰我就不說了,先合作,先得到相關的技術,自己的產品要催生出來就不是甚麼困難的事情.我說啊,難道我這種在50大企業服務過的人已經是20%了嗎?怎麼搞不懂狀況的鍵盤CEO有這麼多了?要當鍵盤CEO很可以,但至少不要連產業趨勢都搞錯吧(還油電車哩~不是純電動的都不是未來趨勢了!)
> Wow_Senior: ...> ...電動車輛不會增加發電廠的負載.事實上全台灣的汽機車都換成電動的.只占不到1%的用電量...這邊數據要修正一下.如果只算機車,全台灣的機車都換成電動的.確實只占不到1%的用電量;但如果全台灣的 **汽機車** 都換成電動的, 會占不只1%, 會占到約9%的用電量.至於原來 will 大的問題就是被典型謠言農場的扭曲言論蒙蔽了~其一, 確實, 電動車輛的 "用電量" 和 "發電廠的負載" 的確是沒有關係的.要分清楚 "能量" (電量, 度, kWh) 和 "功率" (kW) 的差別,"發電廠負載的能力" 是 "功率" 的限制, "在什麼時間的瞬間耗多少電".電動車輛只要在夏天最熱的那幾天的中午最尖峰那1~2個小時不要充電,就不會增加發電廠的負載.如果全國車輛充電時有接上智慧電網之類的設施, 反而還可降低發電廠的尖峰負載.其二, 油車換成電車, 沒錯, 的確只是使用能量的轉移;但根據世界各國各種研究單位的報告結論,車輛造成的汙染占全球汙染的相當部分(以台灣來說, 車輛排碳約占15%, 排PM約占1/3~1/4),油車燒油造成的汙染, 遠比換成電車使用的 發電充電+電池的製造+報廢+回收+再製 所造成的汙染還要大很多.(例如, 油車排碳是電車的2~4倍, 油車排PM是電車的10倍以上, 這都還沒把煉油業的排汙計算進去~ <== 少用油車少煉油)所以將油車換成電車已經是世界各國決議的共識並訂為既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