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陽將顛覆電動車的核心技術: 專心造車, 不布建自己的充換電系統


我中文不好 wrote:
初期沒有經驗的話跟著國家走沒錯


你以為國家有經驗嗎?
到底賣幾台才是重點吧!

會發光的洋目前賣兩個月
每個月都不超過1000台

三隻小羊上市後賣幾台才是重點
不要像上一隻羊,只有造勢會
卻賣不出幾台!!
(等一下一定有人說這些洋油車賣多好等等.....)

這是要用愛發電的概念?
Lahtinen wrote:
可能是自己的學識不...(恕刪)
ecmeel wrote:
很多公家機關都是這...(恕刪)

這劇情真貼切
尹董再有錢也敵不過國營的中油~~"睿能"再找不到錢進入,就等著被強制"入股"了,看尹董如何在短期內搞定"基石條款"讓他起始回升

Lahtinen wrote:
可能是自己的學識不...(恕刪)


個人覺得這樣很好,就像現在車廠專心車子本體研發和造車,不需要投入【汽油】燃料這部分,將來比照辦理,這個投資讓中油來,錢也讓中油去賺,當然互相怎麽配合是個學問,避免將來出問題各説各話推卸責任,例如95事件。

superwjj wrote:
到底賣幾台才是重點...(恕刪)


有沒有錢賺才是重點

吳董果然是想永續經營三陽
因為自建系統真的太燒錢
而且還要研發動力外還要花精神研發電力
至少用公版的有問題還有中油撐住
如果用其他品牌電池,電池放置位置,與大小毫無協調空間外,如果需要自己品牌機車的相關用電數據,還得看對手臉色,如果延遲提供或技術性阻擋,自己公司的電動車根本就被對手掐住,兩陽都不可能增加自己經營不確定性
台灣三葉,日本母公司不可能花大錢給他建布電池網,還有另外兩家應該也是資金問題,想在短時間上路才會用G牌電池,後續發展的自主性是值得關注的

不長眼 wrote:
狗肉跟台灣油車廠商學壞了
換換貼紙也是一台新車.....(恕刪)


這點我不能認同

有些是與生俱來的能力,還不用人教,不用學,自然就會的,青出於藍勝於藍,甚至還幹掉老大哥的咧

什麼召回啦、整新品,咔呸,換個名字,優化、優生件,豈不好聽多了,搞的好像廠商是佛心來的

三陽本來就只有選陣營站的分

只是最有趣的是不站GGR也不站光陽

選個影子都不知道在哪的中油

然後你說要去發表什麼東西?

電池都不知道在哪裡了 要發表大餅一塊?

台廠心態說穿了用別人的東西就是不爽快

對中油來說

就算哪天真出了自己的充換電系統

但老實說 就是個錢字罷了

最後哪個系統用的人多

中油勢必還是得把最多人用的系統擺進去而且擺得最多

那麼想想會是只有你一個三陽選擇的陣營會最多人用嗎

我再怎麼傻也不會去選個國營企業中油的系統

不過其實也就是改個系統嘛

就算最後所為中油國家隊弄不起來

再回去選光陽或是GGR

我想也花不了多少時間

交點學費罷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