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有人問電動車很環保,但GOGORO的電怎麼來呢?

煥仔 wrote:

老王賣瓜,自賣自誇...(恕刪)

這世上沒有絕對環保,但電動車比燃油車環保,我想大部份人會同意。
看這版討論環保浪費我時間,尤其是不認同電動車環保的人。
1. 發電廠的污染可集中處理,燃油車隨意飄散在生活圈,靠人肺過濾。
2. 發電廠轉電能的效率遠高於燃油車多以熱消散的效率。
3. 不會每個紅綠綠燈口都有發電廠,但每個紅綠燈口的燃油車廢氣濃度高強烈致癌。

b670806 wrote:
這世上沒有絕對環保,但電動車比燃油車環保,我想大部份人會同意。


這就跟太陽能很環保的假象一樣(太陽能板在生產和回收階段都是超級汙染源)

如果看行駛空汙,電動車是0排放但是汙染轉移到發電廠,標準的眼不見為淨
事實上電動車整體平均汙染比汽油車更高
(除非電力來源全部依賴核能和綠電,還要扣除太陽能)

如果看生產汙染,電動車的鋰電池在生產和回收階段都是超級汙染源

再來,電力轉換一定有耗損 (發電耗損、電力傳輸耗損、充電站耗損、充入電池耗損 + 使用耗損),耗損也是浪費

現階段,在電池能跨世代進化之前,"電動車比燃油車環保"只是假象



專家實測:電動車比掀背小車「更污染」

政府單位的報告:中國電動汽車的污染 比汽油車更多

HousePig wrote:

不懂問一下,
上面有人大略抓出馬達效率,
那GOGORO的鋰電池充電的轉換效率多少呢?

電動車的電力,需要經過:
1.發電的能源轉換率。
2.電網輸電效率。
3.電池充電轉換率。
4.馬達效率。

中間層層消耗,才能轉換成動能。

對比油車的能源轉換率,
電車複雜得多。

有人能用數據換算哪邊更環保嗎?
...(恕刪)

基本上光這一點就已經是內燃機追不上的,
就是馬達的能源效率隨便都是80%以上,
90%以上的也不少,
外加馬達沒有待速的必要,
所以停等紅綠燈時基本上是不消耗電,
對比內燃機必須待速,
所以只要是發動後,
就算都不騎乘也是得持續燒油,
也因此一顆電池的電量有90%是用來推動車輛,
但是一桶油卻可能只有50%是用來推動車輛....。

yufengchien wrote:
1. 發電廠的污染可集中處理,燃油車隨意飄散在生活圈,靠人肺過濾。
2. 發電廠轉電能的效率遠高於燃油車多以熱消散的效率。
3. 不會每個紅綠綠燈口都有發電廠,但每個紅綠燈口的燃油車廢氣濃度高強烈致癌。


看看台中火力發電廠的現況(台灣電力主要來源是火力發電)

整個中部地區空汙不佳,處理方式就是中火降載運轉減少排放
一個火力電廠直接影響的是整個中部地區,飄散在生活圈與每一個路口 (第1.3點無效)


火力發電的效率分為兩階段
第一階段是燃燒熱能將鍋爐內的水轉換超高溫水蒸氣,效能普遍都有90%以上,熱損失少
第二階段是超高溫水蒸氣推動發電機組,氣體壓力轉換成動能,效能很低
普通的火力發電廠,從燃燒到發電的平均效能是在40%左右

汽油引擎的燃燒效率,從1970年代約略30%,到現在新世代引擎的50%(馬自達Skyactiv-X超稀薄燃燒),比火力發電廠的平均效率高 (第2點無效)

全球最佳熱效率引擎點將錄


燃煤電廠的效率低汙染高,生煤儲存的安全性高
燃氣電廠的效率高污染低,天然氣的管線架設與儲存安全低
你說的1.2.3點要成立,前提是全面放棄燃煤火力發電,改用燃氣火力發電+核能+其他綠色發電的組合

問題是台灣的民粹至上,桃園大潭燃氣電廠的機組都就位了,天然氣管線和儲存槽還在卡關.....
肚子三層非一日之饞 wrote:
專家實測:電動車比掀背小車「更污染」

政府單位的報告:中國電動汽車的污染 比汽油車更多...(恕刪)


電動車要每天通勤使用讓電池充分發揮效益,才會省錢也比較環保,電動汽車電池大很多人沒有需求每天跑那麼多路,所以算下來會沒那麼環保,電動機車電池小每天固定通勤使用的話每一二天就用一次電池循環,算下來就會比油車環保。

未來電動汽車會朝向自駕計程車方向發展,透過共用車輛方式讓電池充分使用,現階段除非固定每天有50公里以上的通勤需求,不然不需要急著換電動汽車。
電動車也可以很耐用emoving里程5萬公里達標

肚子三層非一日之饞 wrote:
汽油引擎的燃燒效率,從1970年代約略30%,到現在新世代引擎的50%(馬自達Skyactiv-X超稀薄燃燒),比火力發電廠的平均效率高 (第2點無效)
全球最佳熱效率引擎點將錄




HousePig wrote:
不懂問一下,
上面有人大略抓出馬達效率,
那GOGORO的鋰電池充電的轉換效率多少呢?

電動車的電力,需要經過:
1.發電的能源轉換率。
2.電網輸電效率。
3.電池充電轉換率。
4.馬達效率。

中間層層消耗,才能轉換成動能。

對比油車的能源轉換率,
電車複雜得多。

有人能用數據換算哪邊更環保嗎?


新加坡政府有算過

當時有商人進口一台特斯拉自用,是新加坡的第一台特斯拉,新加坡政府為了怎麼課稅而特別研究計算,雖然是汽車對汽車的比較但是可以當參考

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解釋說,他們測試這輛特斯拉Model S每公里要消耗444瓦時的電量,根據新加坡的法規,所有電動車消耗的電量都要按1瓦/時=0.5克轉化為二氧化碳排放量來進行檢測,這輛特斯拉每公里,「相當於」排放222克的二氧化碳,而同級別的燃油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則約為200克/公里。這輛特斯拉屬於「重度污染」範疇,足以構成「污染源」。也就是說,雖然特斯拉電動車採用的是清潔能源,但是生產清潔能源的過程中產生的排放過多也不成。(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car/lxqkz5e.html)

第一台特斯拉被依照高汙染加稅而且駁回低汙染補助金,
之後進口的特斯拉在XX原因之下都可以正常領牌申請低汙染補助,
但是新加坡政府又駁回第一台車的上訴,很奇妙

肚子三層非一日之饞 wrote:
整個中部地區空汙不佳,處理方式就是中火降載運轉減少排放
一個火力電廠直接影響的是整個中部地區,飄散在生活圈與每一個路口 (第1.3點無效)...(恕刪)


中部空污又不是全部都是電廠排的,降載也只是象徵性質實際上降載的效果跟本感覺不到。

污染源交通工具佔1/3、電廠工廠佔1/3、其它佔1/3,電廠工廠消粍能源比交通工具多數倍,污染排放卻差不多,這就是集中處理的優勢。
電動車也可以很耐用emoving里程5萬公里達標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