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政府補助是很好, 但錢從哪邊來?

眼光看遠一點
如果電動車真能推廣的好,影響的是全台灣的空氣
受益的也是全台灣的人

更進一步
如果GOGORO成功推廣到世界
更可能影響整個地球環境
到時受益的是全地球的生物

GOGORO在增設換電站的成本應該不小
我覺得政府給些補助是ok的

但…我覺得政府可以要開放多點廠商共同加入"換電車"的行列
一起分攤這些成本
讓環保電動車能更加競爭成長
也避免一家獨大的情況
是呀!但北方還是會吹來髒空氣
nilkkk wrote:
是呀!但北方還是會吹...(恕刪)
北方吹來的髒空氣飄揚過海經過大氣稀釋後進入你的肺。而你周圍機車的排氣透過你的肺過濾稀釋,再回歸大自然。
olleg123 wrote:
找了一下原來空污基金...(恕刪)

大部份是工廠好嗎。

coolive wrote:
一個月22萬的人要繳...(恕刪)


五月才剛過,請問你真的有繳過稅嗎?


別說鋪柏油
小心瀝青公會把你變成消波塊
按照經濟學上分析,所有的補貼政策,幾乎都是補貼廠商,少有補貼到消費者的。
所以,補貼政策不是不能有,而是補貼要有其意義,不然只是圖利廠商而已。


電動機車有其在減碳及空污管理上的好處(補貼的義意),故為培養技術及產業生根,適當的補助是能說的過去的。但,補貼率應隨時間減少以維稅收使用的效益及正義。像目前的補貼政策數年不變,還對白牌電動機車加碼補助的現況,並不健康;易成為廠商或財團的斂財工具(或政策圖利)
汽機車舊換新補助就真的說不過去了~政府政策過去是鼓勵節能減碳,鼓勵報廢效率低的舊車還算有正當性,但要買新車才有補助就與減碳政策抵觸,比較像是圖利政策。個人認為不當。


另有鄉民提到的燃料稅,其稅收目的是要做為道路維護使用的(建議改名為道路維護費,簡稱道維費)。理論上,所有使用公共道路的車輛都應繳納。
現行政策對於低排量機車及電動車免徵,個人認為也是不當。建議恢復都需繳納(改成道維費徵收比較沒有字面上爭議,不然連油電車主都會吵)。增加的稅收也助於道路的維護或一些交通設施的改善。


scwuadela wrote:
按照經濟學上分析,所...(恕刪)
這是你自己創造的經濟學嗎?政府補助的對象是民眾,錢也是進到消費者口袋,沒任何一分進入廠商口袋。試問,如果是補貼廠商,不是補貼消費者,那麼最近gogoro消費者這麼關心補助是否是靈異現象?你可以說補助政策可以提升電動車業者的銷量,但不能說是補助廠商,因為那是含血噴人。

此外,燃料稅就是燃料稅,每個稅目有其來源不能隨意開徵,你可以去徵收電動車其他什麼碗糕稅,但是不應該收燃料稅,那可能會違法甚至違憲。

聰明萬用詞 wrote:
大法官釋字第426 號解釋:空汙稅是"特別公課",這個稅的稅收專款專用,只能用在改善空汙的政策上,跟菸捐的性質一樣

油用得多稅就繳得多,非常合理,讓那些用油大戶多繳點稅補助我們用油少的老百姓買電動車不好嗎?


我現在騎油車,之後也是繼續騎油車,除非電車哪天可以又快又便宜


只是很看不慣那些不明就理,動不動就說"官商勾結"的人

專款稅收拿來補助人民換電動車也要被罵,早知道放進自己口袋裡不就都沒事了挖鼻孔




所以說要多讀書啊

有讀書就能決定他人繳稅繳多少,或至少知道怎麼保護自己的權益

沒讀或讀太少當然就只能叫叫叫,說都是勾結啦

髒gro wrote:
又不是在當地生活過
這麼會看,直接列出來供大家參考吧

一方面一直說人家好, 一方面卻又不清楚人家的狀況
你是不是很矛盾?
電車最貴的是電池,現在的技術要更長的續航力就要更多的電池,
電池讓車價居高不下, 若沒有政府的補助,有能力負擔的人會少很多,
或根本沒意願想買, 還是需要政府補助,
另一方面也藉由補助扶植產業發展,補助當然要逐年遞減,
讓產業能逐步獨立, 此外,民眾的環保意識也是推廣的重要動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