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ro 因為沒有CVT變速只有減速齒輪)你說的(只要速度一樣,在可負載內無論負載多少轉速都是相同的)是對的話。假設減速齒輪比是10:1那5000轉,輪胎就轉500轉。8000轉時輪胎就轉800轉。那請問你那一種尺寸的輪胎在500轉是65公里。800轉是100公里呢?因為速度不同,負載不同,重力加速度也會不同。電動機車如果設計成這樣,很奇怪不是嗎?如果再利用一些慣性原理就會好一點。

nob159 wrote:
那請問你那一種尺寸的輪胎在500轉是65公里。800轉是100公里呢?因為速度不同,負載不同,重力加速度也會不同。電動機車如果設計成這樣,很奇怪不是嗎?如果再利用一些慣性原理就會好一點。


8000左右:5000左右 約是 1.6:1 跟 100km/h:65km/h 也是約 1.6:1 很合理不是嗎

請問你說的因為速度和負載導致的「重力加速度」也會不同是什麼概念?
是指重力造成的向下的力嗎?
相同的速度下轉速一樣,但是要維持同樣的速度所需的出力(輸出瓦數)會根據當前負重有所變動不是嗎

利用慣性原理是指馬達轉子的慣性嗎?還是機車負重前進時的慣性
(8000左右:5000左右 約是 1.6:1)因為速度和負載導致的重力加速度不同,我舉個例子:開車0加速到100公里。是很耗能源的。但車速到達100公里以後,要保持100公里那消耗能源就非常少了。又例如一輛汽車總重1000公斤和另一輛汽車總重2000公斤,兩輛車時速同時為100公里在剎車或放空檔時,2000公斤的車一定跑得比較遠。這是重力加速度的原因。要想使電動機車或汽車馬力強,續航里程遠,只要將馬達在控制上的,模糊設計及弱磁設計改掉不用,這樣效率就可以增加很多了。

nob159 wrote:
懂馬達的人都知道,交...(恕刪)



重點連BMW都要出電動車 幾年後也不出油車了
別在恐慌電動車 不就是你在這行樣怕被淘汰

nob159 wrote:
(你要不要先去瞭解一...(恕刪)


如果你講是真的 就不會有美國時間在這裡講X話
(重點連BMW都要出電動車 幾年後也不出油車了)先向先進說對不起,因我比較笨,研究電動車已經過超過20年了。到今年才有一點成就。等我耐久測試完成後就會發表的。因為電池芯不是我做的,必須等單組電池測試超過200000公里才會完成。等測試完成後,產品發表會歡迎你來指教。謝謝喔。
現在還不是買電動車的時候
尤其是 想省錢的人
技術也還沒很成熟, 續航力及馬力還有進步的空間
目前零件也比較貴,維修要花比較多錢

電動車不會比較環保, 發電會產生污染源
台灣要全面綠色能源 不是短短幾年就能達成

還有現在維修點很少 萬一顧路 可能要找道路救援
要花比較多錢

所以想買電動車 可以先等等

音浪太強~ 不晃會被撞到地上 !
faxio wrote:
現在還不是買電動車的...(恕刪)

大家都不買,等電車都倒光光,那誰來發展電車?
無言…你自己不想買沒人逼妳,但散播似是而非的言論真的不可取

faxio wrote:
萬一顧路 可能要找道路救援...(恕刪)


你簡直把電動機車等同 "顧顧路"嘛 我都稱作狗車 狗狗螺 吹狗螺的螺
你一直反覆強調自己有幾十年的經歷
但你舉的例子在我看來都沒有完全依照焦耳定律右手定則的邏輯
就像是在地球上講火星文一樣,自說自話.....

nob159 wrote:
GOGORO電動機車7200W3600轉最高時速100公里。有人設計一台電動機車,只用了1800W5600轉載重70公斤,最高時速100公里以上。那麼這台機車的效率就超過100%。(恕刪)

可否請問一下你是用何種公式得出效率超過100% ? 該不會又跟我說這也是機密技術.....

你應該不會不知道,馬達效率是指 輸入功率轉換成動能的過程吧?
還有,若要做比較的話應該是要把對等條件都列出來.....

另外還有慣性就慣性,你還可以自己重新定義 重力加速度 這個名詞真是經典
看你不斷在顛覆現有物理學也挺精彩的
若不是個智商超過牛頓的天才,那就只是在閉門造車
腦袋稍微不清楚的人就會被輕易被你唬弄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