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hero wrote:重點中國是走核電路線...(恕刪) 1300萬輛電動機車用電會佔發電量1%,用火力發電等於佔0.8%。考慮離峰電力剩0.5%以下。所以火力發電需要額外發電嗎?不用。如果考慮煉油廠用電量因而降低,運油量減少。那麼發電廠根本與現在一樣,但是都市裡少了1300萬根排氣管。各位酸酸們,要嘴火力發電廠就拿數據來說話,別用腦補法又炒這假議題。
單位能源用利用效率(C/P值,性價比)用電熱水瓶煮熱水,比用瓦斯爐煮熱水省錢。這個是有人做過研究實驗的,同樣一壺水,分別用電熱水瓶和瓦斯爐煮沸騰,比較所花費的電費和瓦斯費,結果是用電煮水較省錢。油車,最大的浪費的在於停紅燈,30~120秒不等,停紅燈時引擎怠速運轉,仍在不停吃油。電動車,停止時是不耗電的如果有太陽,還能發電!↑ 太陽能光伏板(發電,充入電池),廉價又實用,缺點就是:難看醜死了,大家心理一定這樣想吧。*****************************************那這個又如何?人民幣電動三輪車,車頂內建 太陽能板(隱藏式)號稱曬一天,發電量可走 30公里不足的部份由電池頂,回家充電。台灣位於北迴歸線,夏季烈日毒辣,光照充足,不利用真是太可惜了如果每台電動車都有太陽能板,發電廠可以少燒幾頓煤?開放三輪有頂機車多好,車頂可以裝太陽能板,電動的靠那個發電,短程就不必電費了,躲裡面還能吹電風扇,防曬又清涼。雨天都不必愁。國外太陽能板,價格是普及到可以實際應用的台灣的....嘖嘖嘖,只會作秀,又是精品來著
fedora wrote:精品,高昂的價格,註...(恕刪) 個人認為,換電站比充電樁、專屬充電車位,來的實際與省空間。另外我不認為電池科技進步,可以贏過換電,因為科技進步,換電效率只會更高,除非一分鐘快充,不然換電還是主流。即使充電科技變快,他可以改提供越來越大容量,換電還是有優勢,而且眾所皆知,電池科技進步太慢,高鐵時速破三百已經是半世紀前的事情,但市售車輛破三百則是近年才有,問題一直都不是馬達,而是電池。然後標題講圖利太過頭了,很明顯是其他業者睡太久,拿不出競爭產品來。台灣空有許多好技術,過去卻一直整合不起來,代工很強,設計卻一直不行。睿能可貴在於,運用在地技術、人才,整合出可行的商業運轉,以及用心打造的電能車輛,讓性能、換電體驗等等,躍進式的領先對手,就宛如iPhone當年橫空出世的驚艷,在更早以前,智慧手機根本難用,多數人也不認為需要通話PDA,但如今誰還用PDA、也沒什麼回頭用傳統手機。傳統油車大廠,就如同底片大廠柯達,還在穩穩賺,推電能不積極,當年數位相機可是柯達發明的,但它選擇放慢腳步,凍結技術,之後的發展,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closer0616 wrote:我是覺得啦花錢要花...(恕刪) 就是因為人們不會在乎環保,人性問題所以才會有相關的政策,補助或是罰款等等甚至更狠的向大陸一樣禁止油車這個因果關係還是先搞清楚吧~~以目前來講電車怎麼可能比油車好用?就是因為不好用但又要環保政府才會使出手段懂?
你的數據哪裡來?你要用車用油消耗,轉換發電數據。tjptw wrote:1300萬輛電動機車用電會佔發電量1%,用火力發電等於佔0.8%。考慮離峰電力剩0.5%以下。所以火力發電需要額外發電嗎?不用。如果考慮煉油廠用電量因而降低,運油量減少。那麼發電廠根本與現在一樣,但是都市裡少了1300萬根排氣管。各位酸酸們,要嘴火力發電廠就拿數據來說話,別用腦補法又炒這假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