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能最大誤區是: 用新創產業的腦袋去經營自以為新創產業

每天膜拜就會賺大錢?

月租費收不到$2100,永遠都是賠錢的

阿門
睿能有沒有賺錢乾你屁事 ?

去跟你的老闆說啊 ? 叫他們爭氣點,不要只會出模型車 !

在這裡抹黑賣得好的車廠不會讓國王車業進步 !
你認為快遞業算不算傳產?
睿能的大數據讓他們知道每個站的電池情形,像你說的,只是協助管理,知道電池該怎麼去調整,這種大數據有價值嗎?
我現在的公司一年要出兩千多個貨櫃,而且有淡旺季,物流部累積多年的經驗,對每天貨櫃進場,離場,出貨平台人員最精簡,替公司省了很多錢,也連帶創造利潤,這套規劃系統有價值嗎?

我舉個例子,像是臉書,或是大陸的淘寶,他們蒐集用戶的瀏覽紀錄和習慣後,精準的推送廣告,這就是有價值的大數據,有價值的大數據在於可以複製,平移來獲利,如果今天睿能能利用電池的情形或是紀錄每個車主的移動路徑,來製造出商機,那這就是有價值的大數據,但是目前有嗎? 就是一套自己的電池管理大數據,自爽,狗迷自嗨

換電系統的算法你能自行搜一下嗎? 不然也貢獻一下你的算法吧?
因為你看到別人的算法就知道換電系統必倒了




舊衣回收箱需要管理
箱子裡面衣服的電量、溫度
壽命以及和是誰放的嗎

我不太懂你是想表達換電站其實超簡單的
隨便什麼公司都可以建設,所以根本只是傳產

還是說你想表達系統收集的大數據只能用來自己公司協助管理,不能賣所以不值錢




然後這裡這麼多文章我怎麼知道哪個是你算成本的....
你可以把算法再po一遍嗎?
魯拉拉拉 worte:
我現在的公司一年要出兩千多個貨櫃,而且有淡旺季,物流部累積多年的經驗,對每天貨櫃進場,離場,出貨平台人員最精簡,替公司省了很多錢,也連帶創造利潤,這套規劃系統有價值嗎?

我舉個例子,像是臉書,或是大陸的淘寶,他們蒐集用戶的瀏覽紀錄和習慣後,精準的推送廣告,這就是有價值的大數據,有價值的大數據在於可以複製,平移來獲利,如果今天睿能能利用電池的情形或是紀錄每個車主的移動路徑,來製造出商機,那這就是有價值的大數據,但是目前有嗎? 就是一套自己的電池管理大數據,自爽,狗迷自嗨

換電系統的算法你能自行搜一下嗎? 不然也貢獻一下你的算法吧?
因為你看到別人的算法就知道換電系統必倒了(恕刪)


不太懂你開頭說的快遞業算不算傳產是表達什麼?
你覺得跟計程車坐起來也沒有什麼差異的Uber算不算傳產?


物流部數據來精簡和管理替公司省了很多錢,也連帶創造利潤,
這套規劃系統沒有價值嗎?
這套本身就是因為對公司有價值才存在的,沒有價值的話那乾脆移掉也對公司沒差吧?

Facebook,google掏寶蒐集用戶的瀏覽紀錄和習慣的這一套大數據
這些數據對公司可以拿來精簡管理省錢嗎?
只有以那些數據來賣廣告才會有價值

數據本身有沒有價值這件事或許你有些偏見


等等來看看到底怎麼算換電成本,你的文章發太多了,點進去你頁面的根本找不到
魯拉拉拉 worte:
我說過我來這個版都是抱著看笑話的心態來的

雖然髒了點,還是可以用的:



還是那句話,時尚最貴,今天要想要時尚,就須要付出更多費用,並不是你的付出有多重要
魯拉拉拉 worte:
睿能一直把自己包裝成...(恕刪)


看到魯特助的發文
直接可以無視了

說不過人家就開 無雙模式
無限打轉 恥度無下限
用鳥毛想也知道要來黑
很抱歉 我話說得直接
每次看到魯特助的發文,我就知道睿能市占率又要提高個5%了
如果睿能股票公開上市,魯特助發文的時機點都是股海明燈
魯拉拉拉 worte:換電系統的算法你能自行搜一下嗎? 不然也貢獻一下你的算法吧?因為你看到別人的算法就知道換電系統必倒了...(恕刪)




換電站建設成本大概一站100萬台幣(曾經看過的,主機加周圍建設,忘了來源)
一站平均有三個主機,每個主機四組電池(一組兩顆)每站會少一組來作為交換用

目前1211站(已啟用)供給目前18萬車主,一站可以滿足148位車主
平均養一個車主的建站成本是6756元

根據Bloomberg 鋰離子電池的成本統計 (電池包組,不是電池芯)


2016年 時每kWh的電池是288美元

Gogoro電池一顆1,374Wh
一台車用一組,但是要加入換電站內的電池

以平均的三主機一站,22顆額外電池配給148位車主
一位車主分配使用2.14顆電池,也就是2940Wh
成本846美金,約26450台幣

26450台幣 加上 每位車主換電站成本 6756台幣
等於需要從每位車主上賺33206才能回本

月租平均499(應該稍高於這個數字)
一年算6000元,需要五年半可以回本

以gogoro曾經說過的一顆電池根據他們統計至少可以使用5年以上,可以到6年
以這個數據計算可以回本的,但不太能賺錢

但是他們在初期就有說,使用年限退役的電池不是壞了
是衰退到達只剩80%容量,依然能使用只是不夠騎乘

因此退役電池芯可以拿來做為儲能系統(或廉價電池)販賣
(目前還沒成品,因為還沒到年限)
類似Tesla powepack的廉價版,這就可能讓這電池再繼續創造能賺錢的價值

=== 以下另外計算 ===

如果以 2018年 的電池包成本
176美金來計算,每位車主的成本是517.4美金
也就是16168台幣,加上換電站成本是22924台幣

那麼4年可以回本,並且以電池使用週期可以再賺2年
並且加上退役後的儲能附加價值

這裡的車主基本上是指定訂閱人數
畢竟車不是重點,原本的車主賣了也只是等於移轉到下一個車主


加上政府有補助計畫(新聞請查一下,總之一站補助30萬,光陽、中華也有)
並且電池組價格依然在逐年大幅下降,gogoro每年賣車也都是比歷年總和更多
也就是目前一直處於總電池的一半都是今年的低價格狀態

以及同站點現在有A,B,甚至C基座減少周圍設施成本
每站建設成本下降,加上新電池減少換電頻率
每站可滿足的車主數又可以上升

就我自己的極簡計算,同車主只要年份足夠應該可以賺錢
而且回本年數愈來愈低,加上如果電池可以更有效率生產

但是在2017撒下去的300站還沒賺錢時
已經又投資蓋到1200站了
我是路人,沒有機車,更沒有Gogoro....
不過,看到有人把換電站比喻為舊衣回收箱...如此沒有技術成份,真是驚為天人
看起來特斯拉應該也沒什麼技術成份,到現在都賺不了錢,搞個一大堆超充還得讓人免費使用才有吸引力,只能靠募資存活,真是個廢物...
Google也沒什麼,GoogleMap的路況就跟路上的回收三輪車的技術成份差不多,三輪車晃久了當然知道哪裡塞車是吧

看樓裡有人說這位天人的職位是特助,不知是哪家公司的特助? 這公司值得瞻仰上饗
特助通常有兩種,一種賣美色,一種靠血統,這位天人是哪一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