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ny25877 wrote:答案是B,因為兩者用的機器構造不同,發電廠的機器轉換效率遠遠大於機車引擎的轉換效率。這以前文章就有人討論過了。至於電池儲存電能損耗很低,電池轉換速率高。
我比較好奇的是
A...(恕刪)
pony25877 wrote:
我比較好奇的是A....(恕刪)
你的A跟B的舉例是錯的
應該是
A.挖礦(採油)-->運送-->煉油(這邊轉換效率最差)-->運送-->汽/柴油-->內燃機-->動力
B.挖礦(瓦斯.媒)-->運送--->發電機--->電網(這邊轉換效率最差)--->電瓶蓄電-->馬達動力
A.是最浪費能源
你說的油電車是一般混合型油電車
構造由2顆馬達加上行星齒輪購成的變速箱(E-CVT)
這2顆提供瓦數很低
且純電動 電池只能維持20公里的里程數
純電動 時速上限只有40Km/h
這算是上一世代油電車
目前都推行的是PHV 油電
電池大上上一代數倍(重車 因使用新式底盤重量 沒有增價多少)
純電動 電池能維持63公里的里程數(一般上夏板很夠用)
純電時速上限只有135Km/h
能回到家插墊充電(油浩破百的原因)
------------------------------------------------------------------------------------
本國一般家用電使用 220V 50A供給
換成瓦數(直接乘法) 11KW
220V電壓是可升壓至1000V
一般來說
線材只要安培數(A)越高
線材要越線要粗
當安培數越高
線材越長時
損耗越高(發熱)
理論上
當上升到220V 50A上升到1000V
那1000V 安培數變成11A
簡單來說
現在研發的高電壓充電
是降低損耗
只要充電時要控管抑制溫度來延長壽命(電池怕熱 會影響壽命)
----------------------------------------------------
目前手機的快速沖電大同小異
一般5V 3.1A 15W瓦數的充電線
要變成滿足60W充電效能
只能提升到20V
就只能變成提高電壓來滿足(APPLE的最新的MacBook就是這樣弄)
看看特斯拉目前的解決方案. 是用7000多顆的18650電池組合而成.而18650電池並不是專利電池.
所以是看政府是否有心發展"電動產業".
可以用Gogoro的界面.然後裡面塞18650或是聚合物電池. 怕殼無法散熱,那可用雙殼中間加墮性氣體隔開熱源.
然後每顆電池都線上管理來防山寨/破壞----當電池交換時就能用機台撿視,無法確認時到原廠鑒定. 同時一顆電池對一車,這能利用行車電腦自動達成.
所以.....電池技術,如果不行,就要提出目前解決方案而不是兩手一攤.
鬼島電動產業推不動是官想要新技術,商想要低價格.偏偏鬼島這都沒有,所以產官學商就兩手一攤.壓根就不想提出"解決方案".
蛋生雞,雞生蛋。電池的成本降低,才能根本解決電動車不普及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