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學文具社 wrote:
我想請問一種情況,...(恕刪)
你還沒弄清處喔!!!
從一開始 GOGORO 售價$128000 就沒有包含兩顆電池的所有權!!!!!!!!!!


必須要花每月 $899 的月費才能從廠商那邊 "租到兩顆電池" 進行使用!!
所以你問到的電池新舊問題不"成立" ~~
但舊衍生了你要保管維護好租的電池~~如有損壞 遺失 一顆電池須賠償 $25000 >> 兩顆 $50000



6/27 首批是有免月費兩年 << 當成首批測試車主的紅利!!
如果明年購車以目前的方案價格來算 >> $128000 + $899X12 = 138788 價格才能有首年的使用能力!!!
當然如果要解封版 時速可到 95KM >> 再加 $299X12
而且因為 車貴 電池貴 >> 可能須要保個險 以免發生意外....那價格就再繼續往上加!!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當時相對於 "成本", 麥金塔的訂價算合理的, 但相對於 "購買意願", 它的訂價就太高了.
這和目前 Gogoro 的問題也有類似的地方.
其實理智的稍微算一下, 車子定價和月租費, 相對於成本是合理的 (可能還都定太低了),...(恕刪)
成本跟「量」有很大的關係
麥金塔那時候由於走封閉系統,又賣得貴,量一直起不來。
iphone如果只賣給幾萬人 那它是虧到死,100個蘋果公司都不夠賠
但是它賣了幾億隻,就賺到爆
攤下來每隻iphone的研發、設備成本就不算什麼,材料成本也不高,變成每隻淨賺很多錢
但是如果它只賣幾萬隻,它的作業系統不知花了幾仟萬美金研發、通訊專利不知花了多少錢購買、精心打造的模具、外觀不知花了多少錢。
如果只賣幾萬隻 照它花的成本 攤下來一隻賣你一百萬也不算貴
通常,廠商的研發跟設備成本,是無法完全轉嫁給消費者的
消費者只會跟其他的產品比較
有人說GOGORO賠錢賣、小牛賠錢賣,那是廢話,哪家廠商一開始不是賠錢賣
賣1台賠、100台賠, 但量上去就開始賺了
如果不管怎麼賣都是賠 會有人做?
而且所謂的研發成本其實也很虛無飄渺
你養了百人的研發團隊想不出來,說不定人家幾個人就弄出來了
那你能說因為你百人高級團隊,所以研發成本非常高,所以我要轉嫁給你嗎?
你說你設備頂尖,所以成本高。那你為什麼要用那麼貴的設備? 人家用很便宜的設備就做出來了。
講那些沒有用,重點是商品出來有沒有競爭力、賣點在哪。
你能用很經濟的方式,做出比別人好的東西,那麼你成功的機會就很大。
使用Google的服務都不用錢,廠商用它的作業系統也不用錢,但是他從別的地方賺。這就是厲害之處。
我誰呀,我瑪爾Gy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