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GGR成為台灣第一家獨角獸企業?


桃枝夭夭 wrote:
傻傻的,量夠大,更...(恕刪)

也沒錯啦,賣的車越來越多的狀況下,電池老化後確實交換數據量就會快速增加
原來GGR根本不希望電池續航力提升,是為了所謂的大數據,而且大數據才是值錢的部分
這邏輯真的太不可思議了
lordkon wrote:
你可以改用鉛電池阿
便宜又安全

用哪種電池是由我來決定的嗎?
電動機車配哪種電池根本不需要車主來煩惱,市場自然會給出最好用的電池
電池科技只會越來越進步,未來的電池只會越用越好,便宜又安全的電池不會只有鉛電池
時代在進步,腦袋別只會退步
http://scitechreports.blogspot.tw/2017/04/blog-post_26.html
cdx wrote:


也沒錯啦,賣的車...(恕刪)





只能說你的邏輯線斷的很撤底.....
你這樣說你不覺得可笑嗎?
每次看到這種固定面孔,堅定立場為黑而黑的討論都會嘴角上揚。

Gogoro確實在這個市場目前是跑在領先集團的廠商了,前面有些人有點出重點,如果有辦法站穩市場並開始獲利,以目前的資本額,一下子就會被一些大公司吞掉,記憶體市場夠不夠大?美光在這產業裡算不算大咖?被併購掉才花多久?不過即使最後像台積電這樣,股份幾乎都在外資手上,只要生產還在台灣,對國內經濟還是有好處。

另外,GGR目前也還沒建立起足夠的進入障礙,所以市場一旦被做大,有沒有辦法抵擋住其他資本雄厚的企業進來分食市場,也是一個問題。所以在台灣市場先累積經驗,未嘗不是好事。我相信在目前市場上,要知道換電站最佳設置的地點與密度,電池分配與充電數量的安排,以及儀表如何計算與顯示電池容量以取得電池壽命跟牽車風險平衡,這些數字,只有GGR會有實際資料。


doublebp wrote:
只能說你的邏輯線斷...(恕刪)

續航力提升後交換電池的次數就會減少,所謂的交換出的大數據量也會減少,雖然那邊原本就不值錢
數據那樣值錢那是不是該增加使用者的交換次數???
續航力低且人口密度高的地區才有發展交換電池的必要
離開台灣,人口密度高的地方,一堆都不能發展交換電池,不然你去印度投放看看
保證所有交換站電池都被搬回家
cdx wrote:
續航力提升後交換電池...(恕刪)

怎麼搬?
你去換電站搬個10顆給我看好不?
有本事你就想辦法把電池扯出來啊!
cdx wrote:
去印度投放看看
保證所有交換站電池都被搬回家


無知真的很可怕。

GOGORO 電池是卡住的, 要有一組電池放進去才會跳出來。

要強迫拉出來? 請用一台汽車。

但把手也設計成強力拖出會自行斷裂,你怎麽拖?

你能幹走的就只有把手。

你除非把整個交換站搬走。

6:20 左右。 硬幹會啟動攝影機喔。


小葉叔叔 wrote:
退一萬步來講
如果山寨已經拚過原廠的品質,價格只有原廠一半不到
為何不自立品牌來賣??
為何不敢?????
都把做品牌的人當傻子??
(S.O.N.Y這四個英文字母,組合在一起市價將近4兆日圓)
山寨最聰明、最厲害??
全世界很多國家都山寨過
只有中國的恥力最強大!!!
其他國家都很低調
只有中國敢出來嗆原廠~~
果然是強國無誤!!!

因為人很奇怪, 喜歡買有"口碑"的東西而不是用自己的能力判斷品質
在低收入國家這種現象更普遍

這就是品牌價值
web101tw wrote:
知道要去找資料了,還不錯,給你鼓勵一下笑

最後一行你會這麼寫
表示你應該還不知道什麼是獨角獸,什麼是十角獸、什麼是百角獸

再去Google一下吧!...(恕刪)


你貼的連結裡面不就有說明了,怎麼你自己沒看嗎?

doublebp wrote:
你的山寨思維,出了對岸......去哪裡都行不通
現今也只剩幾個沒有法治的國家會允許這種瓢竊智產的行為發生....

經營品牌的重點在於能夠給消費者信心,
講難聽點就是出了事找的到人,
照你的說法....
也難怪對岸山寨造假國家..
能夠出那麼多瞠目結舌的新聞......
反正人多死不完.........
產值、獲利?,還不是戕害自己人民賺來的!
跟詐騙又有何不同?...(恕刪)


如果我說智產本身就是一種保護主義,不知道你能理解嗎?許多東西GOOGLE不到的,又或是有心人故意放上來讓你GOOGLE的,但有些書上是這樣詮釋這個概念的,提供你參考。

品牌之所以能給消費者信心,難到不是奠基於優質的製造力嗎?你恐怕倒因為果了。
品牌從來就不代表品質!那是因為先有良好的品質才能創造出口俾,這個品牌也才有價值。
盲信品牌的人跟迷信沒什麼兩樣,有拜有保祐…

我並非無視對岸的黑心商品(台灣也沒白到哪裡去),只是強調製造力的重要而已,你別二元思考呀~
cruiser58478 wrote:
Gogoro確實在這個市場目前是跑在領先集團的廠商了,前面有些人有點出重點,如果有辦法站穩市場並開始獲利,以目前的資本額,一下子就會被一些大公司吞掉...(恕刪)

睿能又沒有上市上櫃
況且有成立董事會了嗎?

沒有的話怎麼吞? 綁架執行長嗎?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