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一直很搞不懂講這句話的人到底懂不懂什麼叫生意?
「所謂賠錢生意沒人做」這句話相信大家都聽過
你只會花錢,沒辦法爭取到訂單
這樣的公司基本上能夠撐個半年都是奇蹟
就好比光陽幹嘛自己好好的油車不做還要跟睿能來搶電動機車的市場?
當然是有利可圖當然才會跳下來做(至於會不會營利那是市場取向,所以我就不討論了)
我這樣說吧
如果有待過工廠的都會知道,量大的話價錢好商量
唯有將「量」衝出來,自然成本就有辦法下修
說圖利廠商的話也太不了解生意模式運作
否則這樣講,麻煩你也做出電動汽機車
加入這個所謂被圖利的「廠商」其中一員可以爽爽賺不是很好嗎?
而且也唯有這樣的「圖利廠商」
才有辦法將電動汽機車相關產業能夠帶動起來
從開始的設計端、如果還有大數據的話則有軟體應用端、製造的生產端、報廢的回收端(包含車體、零件、電池…等)
講的更遠的話就是能源端(電的來源取得)
所以這是一環扣一環的
與其說圖利特定廠商,不如說圖利這相關行業
說實在可以說是一舉數得呢(帶動行業以及工作活絡)
電動車環保只是口號 撈自詡是環保人士的錢用的
最重要的是 台灣人反對人類現階段真正最乾淨的能源 使用著 對環境汙染度最快最高的能源
提倡發展 用愛發電 宣導要用最不穩定的綠能 當作主要能源這種活在夢裡的笑話 來談經濟發展
然後繼續躲在冷氣房間內 妖魔化 任何不是與他們同邊的人
而此舉 註定了 環保 真的只是笑話 還不如幹垃圾資源回收的辛苦工作人員來的有實質意義



























































































